人物
人物》有些事情,只能通過奇幻小說才能實踐:月亮熊訪邱常婷《獸靈之詩》
月亮熊:常婷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斑雀雨》跟《新神》都是非常優秀的純文學。這次挑戰架空程度極高的奇幻小說,跟以往的風格一脈相承,但在設定處理跟劇情結構上,卻添加了更多面向大眾娛樂的要素,... 閱讀更多
人物》呈現馬祖人與命運的對賭:阿潑訪《島嶼幻想曲》林瑋嬪
馬祖列島位於台灣與中國之間,是比初步蘭島更小的島群。站在這個屬於台灣的島上遠眺,白天可以看到對岸貨船往來,晚上則是燈火紛繁閃爍──中國只在咫尺之遙。現在從馬祖北竿搭船到對岸黃岐只需半個小時,... 閱讀更多
人物》如果生活若隱若現:專訪黃庭鈺《隱身術》
很難不令人有點好奇,住處緊鄰新竹巨城百貨,在第二本散文《隱身術》裡以豪氣之姿寫出「整座城都是我的更衣室」這般宣言的黃庭鈺,會穿著什麼樣的打扮前來赴約。散文裡她有其直率一面,尤其不避談那些物慾,... 閱讀更多
對談》面對疾病/身障,寫作者的職責為何?韓國小說家金息、日本星野智幸、台灣何致和、張亦絢
何致和:各位好,首先介紹今天與會的貴賓。來自韓國的小說家金息,大學就讀大田大學社會福祉系,也就是台灣的「社會福利系」。她將專業跟文學結合,關心社會議題和承受苦難的弱勢群體,對人物的心理有很深刻的描寫... 閱讀更多
現場》小說有證言功能嗎?韓國小說家金息訪台,談慰安婦題材《最後一個人》的非虛構寫作
大約6、7年前,台灣書市開始有規模地翻譯與自製非虛構作品,除了調查報導、研究紀錄之外,也包括許多圖像文學。這些奠基於真實歷史紋理的著作,飽富知識性及現代性議題的思辨,至今仍深受讀者喜愛與關注。不過,... 閱讀更多
人物》讓花蓮的創意職人被看到:專訪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王玉萍
關注從事藝文傳播工作年輕職人的花蓮「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近日即將歡度一周年。位居董事長一職的王玉萍過去曾任職雄獅美術、漢聲雜誌、時報出版與誠品書店,20幾年前與先生搬至花蓮經營璞石咖啡館,...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8EP1》鐵道迷黃威勝、古庭維/有縱貫鐵道才有台灣共同體ft.追火車的日子、台灣鐵道
閱讀隨身聽第8季第1集,邀請兩位鐵道迷來作客。黃威勝去(2022)年底出版了攝影集《追火車的日子》,而《鐵道情報》總編輯古庭維則與著名插畫家Croter攜手創造了繪本《台灣鐵道》。... 閱讀更多
人物》在山林間養成的膽識,他成為採集故事的人:專訪尤巴斯.瓦旦《魂魄》
早於霧社事件以前,有一群古老的泰雅族面對日軍大舉侵略、頑強而不服輸,曾於山林間以血肉鑿刻出一段壯闊的歷史。這記憶當時被眼神發亮的孩童留下,多年不忘,直至那些孩子被歲月打磨成了長者,... 閱讀更多
現場》與西西不熟,但她曾這樣感動過我們:記台北西西朗讀追思會
一月十四日,在台北大稻埕水洩不通的年貨大街旁邊,有一場關於西西的朗讀追思會寧靜舉行。 穿過窩窩咖啡的前鋪一樓,二樓是簡單佈置的會場,一張桌陳設洪範出品的西西作品,...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