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鄧小樺"相關的文章列表
現場》作家為何寫作?創作者的逆行:洛楓對談楊佳嫻 ft.《不合時宜的群像》
➤不合時宜者的逆行,談思想家羅蘭.巴特 洛楓回憶,2019年的香港,她的生活完全停擺,生活中一大堆沒有出口的問題:城市、疫情、寫作,或是感情的困境,她只好寄望在書中尋找答案。那時,她一邊讀書,... 閱讀更多
現場》人世需要偵探,但為什麼給我們這麼弱的偵探?陳慧主講方方《是無等等》讀書會側記
➤詰問人與罪的關係,處理憤怒與損失的現代神話 《是無等等》是一本推理小說,以青岩城白梅山「白梅湖苑」樓盤的騙財陰謀為主軸,夾雜命案、刑警偵查等情節開展。小說的整體結構分為三部分,「是」為上部,... 閱讀更多
現場》臺北文學往事,私密地圖與異鄉人,「臺北午後.漫步調」側記 ft.臺北文學館籌備處
假日午後,位處城南的嘉禾新村不斷湧入人群,多數都是為了參與臺北文學館籌備處的「臺北午後.漫步調」文學講座。計畫主持人封德屏在開場致詞中回顧了十年來承辦臺北文學季的積累與成長,... 閱讀更多
現場》香港流行曲中的台灣,形塑出香港人之間的連結:潘源良 X 梁栢堅對談紀錄
近年來不少港人移居台灣,因而有許多香港文化人在台灣繼續推廣香港文化,再次匯聚起台港文化的交流。這樣的交流絕非頭一遭,台港兩地的流行音樂一直有著悠長的淵源,從七十年代的鄧麗君到後來的羅大佑,... 閱讀更多
2023台北國際書展》從台灣出版辨識香港身分,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身影在書展
近年香港遭逢歷史鉅變,台灣與香港兩地的交流也日漸緊密。2022年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曾與14家書店共同辦理一系列「週遊香港」活動,邀請讀者走訪全台獨立書店,參與不同命題的主題書展與講座,從煲湯、... 閱讀更多
現場》我不會跟你說保重,連再見也不必說:側記在台香港作家的龍山寺走讀
【雙城交會:帶香港作家去龍山寺拜拜】 日期:2022年8月30日 主賓:陳智德 鄧小樺 陳慧 梁莉姿 沐羽 台北代表:李金蓮 張國立... 閱讀更多
人物》是時代把你實現了:訪《我香港,我街道》系列主編鄧小樺
OB:《我香港,我街道》剛出版時,您曾在Openbook閱讀誌的Podcast節目「閱讀隨身聽」中提到,這系列書寫原是「香港保育運動」計畫的一環。到了續集《我香港我街道2》製作及出版時,...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2EP2》作家鄧小樺/香港書店的空中之旅,兼談《我香港,我街道》
文化評論人鄧小樺以《恍惚書》獲得2019Openbook好書獎美好生活書,這次,她帶著新作品《我香港.我街道》訪台。在節目中,她將分享香港書業與台灣書業的不同,帶大家從內行人的角度逛香港書店... 閱讀更多
2019Openbook 美好生活書》恍惚書
▉評審推薦語 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關於「書」,舉凡書寫閱讀、設計裝幀、出版印製、購書藏書,甚至及於空間的書店、圖書館、書展市集,鄧小樺在這本《恍惚書》...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