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交會:帶香港作家去龍山寺拜拜】
日期:2022年8月30日
主賓:陳智德 鄧小樺 陳慧 梁莉姿 沐羽
台北代表:李金蓮 張國立 陳蕙慧 陳瓊如 周月英
走讀路線: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集合—穿過三水街巷弄—遊覽兩家傳統糕餅店—享用珍珠餛飩湯—東三水街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逛遊剝皮寮歷史街區、青草巷—龍山寺拜拜—華西街夜市—活海鮮餐廳晚餐
***
8月末午後,大雨未能痛快落盡,徒增悶感濕氣。一眾人做時下流行的城市走讀,背部俱是汗涔涔一片。「秋老虎。」香港作家及電影編劇陳慧說,「我們那裡這麼說,秋老虎。」
我們也是這麼說的,我重複,秋老虎。只是咱這隻虎少了她粵語的「福」音。
秋老虎日子的萬華街巷除了熱氣蒸騰,市聲亦鼎沸,諒難聽清楚一公尺外導覽的內容。這場無配戴頭mic或耳機的走讀活動,列隊鬆散,聲線斷續。行至三水街口,領頭的李金蓮忽熱切地從側肩軟袋裡掏出一本舊書,「當初,這本這本!」她像孩子一樣興奮地尖著聲音,大概就像當年的她尖著眼睛:「我救了混在賣賊仔貨裡的這本,差點被當成『小本』賣的,西西的《母魚》。」
只見洪範書店出版的《母魚》封面上印著一尾蘭壽,眾人盯著那條突然游進龍山寺視野裡,頂著腫脹兜巾的金魚,左一句「西西」,右一聲「母魚」,又有人道:「可能是這『母』字弄得攤商以為有情色內容可觀。」只聽聲波聚攏又蕩開一番親暱,顯示來者都明白了李金蓮的心意。
在《我台北,我街道2》編者序中,李金蓮自言對生長的台北頗為抽離,分明鎮日居處其間,仍覺得台北是在「外面」。她又說,自己是先成了《我香港,我街道》系列二書的讀者,把頭埋在香港街巷裡,才從來台港人陳慧、曹疏影於林森北路陽台探頭時覺得「好似灣仔」的瞳眸裡,回神台北。為了真正投身這個盆底的「裡面」,她擱置「人在局外,可有資格」之慮,接下主編的工作。
《我台北,我街道2》於夏末、秋老虎之交出版,李金蓮起意作東,拉了昔日同事兼出版圈友人張國立、陳蕙慧、陳瓊如、周月英一起,邀請現居台灣的香港作家陳智德、鄧小樺、陳慧、梁莉姿、沐羽齊行。一行人自龍山寺捷運站前的三棵大花紫薇下提步,浩浩蕩蕩走讀《我台北,我街道》二冊裡獨漏的萬華。此處是李金蓮任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時代,每日穿越坐臥遊民及其家當,打卡上班之處。
在李金蓮的安排下,大夥兒先是在三水街口聆聽當年搶救《母魚》的歷史;再是中秋前夕於「二和珍」聞酥油餅皮噴香;擠在「好味老店」的窄室裡,匙撈湯碗裡衣裙若水母皮層薄透的餛飩,邊吞食邊煞有其事地議論起「雲吞」、「扁食」、「餛飩」的同異;為作家特意安排的龍山寺一遊,便不尋月老,改拜文昌。
李姓領隊手上沒拿小旗,亦無約束或整隊的意思,只聽話音這裡一簇,那裡一團,有國台語交雜揚聲讀解萬華風土者:「為什麼叫剝皮寮?剝的是誰的皮?」有比對物事港台別稱或內核的牙牙學語:「月餅嘛,廣式雙黃搭蓮蓉比較滋潤、台式肉鬆綠豆餡更爽口些。」更有逮著機會輕微脫隊、暢講粵語的群落不時成形,還不忘轉頭貼心交代:「我們不小心就講起廣東話,聽不懂的就問啊,翻譯給你。」
想來也是,這群香港作家雖同在異鄉,卻也並非皆居於台北盆底,除了鄧小樺住在市中心條通地段、陳智德以自由學者身分也居於台北,陳慧因任教於北藝大搬至新北淡水,梁莉姿和沐羽則分別求學於花蓮的東華與新竹的清華。此番萬華走讀,或許是他們來台後的難得一聚。
不知是否離散復於他鄉重逢,人與人間便有重力磁吸暗引,只見香港作家們三兩成群,自然流利地互燃手上的根菸,鑽入彼此才通熟門路的話街和語徑。
「我街道」系列的港台書寫始於香港,擔任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兼《我街道,我香港1》主編的鄧小樺於序文裡寫道,2006年香港市區拆遷激起地方保育運動,繼而引發香港文學的「空間轉向」。而其中尤其專注此面向者,便是長年研究香港文學的陳智德,他著述呼喚地方書寫某種更廣闊的「本土性」,希望文學能記錄街巷裡發生的人事聚散,彰顯彼時該地某人的願望和情志。
其後3年,「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畫收納枝繁葉茂的香港社區文學,作者從30年代跨至90後,散文、小説與詩先在網頁,後在書頁上參差行列,變造韻律,混融虛實。這份紙上都市計畫本不為列隊整齊,只求街道經想像扭轉再接縫後,更幽深或發散,更凝練或多維,總之偏好走讀過程不致迷途便好的種種無可預期。
還未四散台灣各地前,這群香港作家所棲居的街巷有別的風景,但西西等作家70年代開始認同的「我城」,那時局已開始罩籠上更多的烟霾暗影。《我香港,我街道》系列裡,陳智德與曹疏影詩語港島,前者問船街已無船的香港,「你可知城市如船?」後者寫罡風灌底的「渣華道的戒心重重」,兩首都藏頭埋哏,有對政治歷史地方個人所歷皆知情者方能解得的迴旋與晦隱,但卻難掩悲憤與深情昭然的詩心。
九龍此章中,各世代敏銳的心靈揭其涉身體察城市變貌與水土不服的症灶:60年代出生的陳慧以小說體例,寫曾經既端雅也熱燙,既有姿色也有性格的尖沙咀,卻於數十載後發現歲月「不是流金其實是鏽」,肺尖更生了屆三期的惡性腫瘤。70年代末葉出生的鄧小樺以輓歌寫菜街不復見的公共性,對大媽歌舞團攤檔產生的「是近於生理反應般的憤怒」。
90後的梁莉姿則記下深水涉一帶的僭建和午夜墟裡寄居鼠族「害怕任何龐大而自以為的善意」,共振於其危顫易潰的尊嚴。同樣90後的沐羽的病看似清淺,實則是另一種門類,他以香港電視節目「獎門人」的笑料開場,寫家鄉亞公角街的荒廢及於認知記憶裡的冷淡,寫那「路遙遠得像一段維基的歷史。」
香港街道寫作計畫的前後兩三年間,這群作家陸續離港來台。從熟悉的街道遠走後,人生都接到哪兒去呢?陳智德早先曾來台念書,30年後的2022年再來,繼續做港台文學互動的研究。「為什麼離開香港?你知道現在那邊學校居然要升旗耶,還不能寫想寫的東西!」擅長城市考古的他回想上次來台還有天橋,又在龍山寺說起台灣東海跟香港中文兩所大學都有教堂,且都名為路思義。
2018來台的陳慧如今和我同樣住在淡水,彼此一起笑嘆居處美食荒蕪。「我在電影系教書,可中文到現在還是講不好。」我們閒聊到台灣電影導演楊德昌80年代上半葉曾至香港拍戲,她跟他合作過云云,如今來台,陳慧也跟學生教楊導的電影。
走到涼茶舖時,跟沐羽看他手背和肩上的幾個刺青,「這個在台灣刺的,還準備要在台南刺一個。圖樣?脖子後面那是一個現實不可能存在的圖形,還有google map的icon。」做過記者的他忽促狹地反問我:「(這篇)妳要寫幾字?3000,那ok啦。」
梁莉姿2021年才成為新生,入學尚不久,人和馬尾上夾著的綠色恐龍髮飾一樣可愛也霸氣,「當年東華大學到香港招生,聽說有以創意寫作能畢業的系所,當下就決意要來了。」
我同他們這般邊走踏邊散散地聊,走散了也就索性不追上再問,見一眾香港作家皆直率可愛,遺憾自己拘謹貧乏,與他們聊得沒頭寡尾的,只好安慰自己側記三千字畢竟只能截其片面而已。
事實是,這許多浮面的聚散,或構成了港人的現實。鄧小樺在《我街道,我香港2》規畫的第二章,便是在離散不斷發生的時刻,邀人不在港的作家,遙寫如今已不知從何「踏實」了的返家路徑。
龍山寺走讀的終站來到老萬華人俱知的活撈海鮮餐廳「熱海」,李金蓮不許其他編輯掏錢,堅持自個兒埋單,老早為包廂點好從滷雞腳、紅目鰱魚片、文昌雞、紅蟳白蝦到銀絲卷等一整桌的鮮味美饌。
席間,曾任《時報周刊》總編、在艋舺一地混跡多年的作家張國立吆喝著喝酒暖場,順著地緣說起貌似溫良的台北文化圈也曾惹是生非幹群架的當年,來客則以香港也有儒雅文人一言不合竟使出鷹爪拳的軼聞回敬。
武行橋段將氣氛炒熱,大夥兒酣然挾菜扒飯之餘,也閒講些台灣街巷哪裡有夜生活、林森北路為何皮鞋店多、潮州菜分高低檔次但必要「打冷」云云。話題兜繞一陣,最終仍難免轉回出版文藝圈裡。中時老戰友不知怎麼念起「文登兩大報,出書找五小」的台灣文壇盛景,又講陳智德、陳慧等許多港人來台都帶了幾箱書,書從哪裡上岸,也有趁亂邀稿、下本「我街道」該接到哪的情事……
走讀途中,陳智德提到許多年前也有一群港人來台,書寫其志,回香港後更辦書店。陳慧在《我台北,我街道2》裡夾在一群台灣作家間寫自己於條通的藏匿,寫一個「無法適應時差的旅人」的疲憊倦怠。鄧小樺藉「街道」系列、「虛詞」、「無形」等編輯企畫,持續策動和集結港人的多維思辨,或以明亮的理性文風覆蓋前書暴露的恍惚。
2022年初沐羽的《煙街》與年中梁莉姿的《日常運動》在台出版,面對香港街上曾有的彈擊煙硝及運動傷害,或試著抽象觀之以笑其荒誕,於二維裡找三維世界中不存在的回程,或不斷夢魘般重臨現場反覆折騰,便如有小獸常在腦門後方持續啃咬與朝自己瘖啞地低吼著……
如今梁莉姿正在寫她「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談的便是離散。我想起幾年前訪問李昂,她説「偉大的時代不寫自己的肚臍眼」,原先對此頗不以為意,然此番見證香港年輕作家的思考如何被時代催熟磨利,中生代作家又如何以讀看作寫的動詞頑抗曾見識過的,腐敗的恐怖,無力的濕淋。文學的力量與書寫存續之必須,經與他們及其文字相遇,走過讀過,即使是如此側面,如此片面地,也已徹底地為之震顫過。
散場後的「熱海」鐵皮屋外,因白熾燈打著水族箱而漫開藍色螢光的窄巷裡,陳智德、沐羽和梁莉姿點菸指指東側,齊說要去續攤喝酒,台灣編輯群一行則往西打道回捷運。其他幾位已淡出而沒發一語,見狀我也找了條無人群的街把自己從龍山寺安靜地游離。
「你我到此為止吧,這就是我們的現實。」
當你感應到情緒時,是否總要意識那不屬於自己?你有權也應該,但不知如何過問時那該怎麼辦呢?陳慧在台北的街道這麼寫過:「我不會跟你說保重,你也無需抱歉,連再見也不必說。」
確實,對於這些從彼街渡到此街的人,我們不會都能懂,也不便去裝懂,不過至少我們有台灣人會的,如李金蓮做的,或可在一起走讀這段的袋裡包裡,裝些綿薄的心意。●
我台北,我街道2: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
編者:李金蓮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
主編簡介:李金蓮
金甌商職畢,曾任職環華出版公司、時報出版公司、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曾獲時報文學獎、金鼎獎出版報導獎、金鼎獎特別貢獻獎、金鼎獎文學類圖書獎。出版短篇小說集《山音》、長篇小說《浮水錄》;目前為自由寫作者。
|
Tags:
(左起:陳瓊如、鄧小樺、陳慧、陳智德、梁莉姿、李金蓮、沐羽、陳蕙慧、張國立)
前言:啟發自《我香港,我街道》系列的《我台北,我街道》近日出版第二集。不同於前作集結眾多作家的台北記憶,《我台北,我街道2》廣納精神科醫師、政治工作者、建築文資工作者、藝術家、音樂人與出版人加入筆陣,擴充台北的因緣與離散。
新書付梓之際,主編李金蓮起心動念,邀請幾位來台短居或移民的香港作家逛遊台北老街,重新踏上她熟悉卻遺漏在《我台北,我街道》二冊裡的萬華。從另一座離散之城香港流連到台北的作家們,與台灣的編輯群,一行人吃吃喝喝,交流彼此的目光,從香港看見台北,從台北記憶香港。
【雙城交會:帶香港作家去龍山寺拜拜】
日期:2022年8月30日
主賓:陳智德 鄧小樺 陳慧 梁莉姿 沐羽
台北代表:李金蓮 張國立 陳蕙慧 陳瓊如 周月英
走讀路線: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集合—穿過三水街巷弄—遊覽兩家傳統糕餅店—享用珍珠餛飩湯—東三水街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逛遊剝皮寮歷史街區、青草巷—龍山寺拜拜—華西街夜市—活海鮮餐廳晚餐
***
8月末午後,大雨未能痛快落盡,徒增悶感濕氣。一眾人做時下流行的城市走讀,背部俱是汗涔涔一片。「秋老虎。」香港作家及電影編劇陳慧說,「我們那裡這麼說,秋老虎。」
我們也是這麼說的,我重複,秋老虎。只是咱這隻虎少了她粵語的「福」音。
秋老虎日子的萬華街巷除了熱氣蒸騰,市聲亦鼎沸,諒難聽清楚一公尺外導覽的內容。這場無配戴頭mic或耳機的走讀活動,列隊鬆散,聲線斷續。行至三水街口,領頭的李金蓮忽熱切地從側肩軟袋裡掏出一本舊書,「當初,這本這本!」她像孩子一樣興奮地尖著聲音,大概就像當年的她尖著眼睛:「我救了混在賣賊仔貨裡的這本,差點被當成『小本』賣的,西西的《母魚》。」
只見洪範書店出版的《母魚》封面上印著一尾蘭壽,眾人盯著那條突然游進龍山寺視野裡,頂著腫脹兜巾的金魚,左一句「西西」,右一聲「母魚」,又有人道:「可能是這『母』字弄得攤商以為有情色內容可觀。」只聽聲波聚攏又蕩開一番親暱,顯示來者都明白了李金蓮的心意。
在《我台北,我街道2》編者序中,李金蓮自言對生長的台北頗為抽離,分明鎮日居處其間,仍覺得台北是在「外面」。她又說,自己是先成了《我香港,我街道》系列二書的讀者,把頭埋在香港街巷裡,才從來台港人陳慧、曹疏影於林森北路陽台探頭時覺得「好似灣仔」的瞳眸裡,回神台北。為了真正投身這個盆底的「裡面」,她擱置「人在局外,可有資格」之慮,接下主編的工作。
《我台北,我街道2》於夏末、秋老虎之交出版,李金蓮起意作東,拉了昔日同事兼出版圈友人張國立、陳蕙慧、陳瓊如、周月英一起,邀請現居台灣的香港作家陳智德、鄧小樺、陳慧、梁莉姿、沐羽齊行。一行人自龍山寺捷運站前的三棵大花紫薇下提步,浩浩蕩蕩走讀《我台北,我街道》二冊裡獨漏的萬華。此處是李金蓮任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時代,每日穿越坐臥遊民及其家當,打卡上班之處。
在李金蓮的安排下,大夥兒先是在三水街口聆聽當年搶救《母魚》的歷史;再是中秋前夕於「二和珍」聞酥油餅皮噴香;擠在「好味老店」的窄室裡,匙撈湯碗裡衣裙若水母皮層薄透的餛飩,邊吞食邊煞有其事地議論起「雲吞」、「扁食」、「餛飩」的同異;為作家特意安排的龍山寺一遊,便不尋月老,改拜文昌。
李姓領隊手上沒拿小旗,亦無約束或整隊的意思,只聽話音這裡一簇,那裡一團,有國台語交雜揚聲讀解萬華風土者:「為什麼叫剝皮寮?剝的是誰的皮?」有比對物事港台別稱或內核的牙牙學語:「月餅嘛,廣式雙黃搭蓮蓉比較滋潤、台式肉鬆綠豆餡更爽口些。」更有逮著機會輕微脫隊、暢講粵語的群落不時成形,還不忘轉頭貼心交代:「我們不小心就講起廣東話,聽不懂的就問啊,翻譯給你。」
想來也是,這群香港作家雖同在異鄉,卻也並非皆居於台北盆底,除了鄧小樺住在市中心條通地段、陳智德以自由學者身分也居於台北,陳慧因任教於北藝大搬至新北淡水,梁莉姿和沐羽則分別求學於花蓮的東華與新竹的清華。此番萬華走讀,或許是他們來台後的難得一聚。
不知是否離散復於他鄉重逢,人與人間便有重力磁吸暗引,只見香港作家們三兩成群,自然流利地互燃手上的根菸,鑽入彼此才通熟門路的話街和語徑。
「我街道」系列的港台書寫始於香港,擔任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兼《我街道,我香港1》主編的鄧小樺於序文裡寫道,2006年香港市區拆遷激起地方保育運動,繼而引發香港文學的「空間轉向」。而其中尤其專注此面向者,便是長年研究香港文學的陳智德,他著述呼喚地方書寫某種更廣闊的「本土性」,希望文學能記錄街巷裡發生的人事聚散,彰顯彼時該地某人的願望和情志。
其後3年,「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畫收納枝繁葉茂的香港社區文學,作者從30年代跨至90後,散文、小説與詩先在網頁,後在書頁上參差行列,變造韻律,混融虛實。這份紙上都市計畫本不為列隊整齊,只求街道經想像扭轉再接縫後,更幽深或發散,更凝練或多維,總之偏好走讀過程不致迷途便好的種種無可預期。
還未四散台灣各地前,這群香港作家所棲居的街巷有別的風景,但西西等作家70年代開始認同的「我城」,那時局已開始罩籠上更多的烟霾暗影。《我香港,我街道》系列裡,陳智德與曹疏影詩語港島,前者問船街已無船的香港,「你可知城市如船?」後者寫罡風灌底的「渣華道的戒心重重」,兩首都藏頭埋哏,有對政治歷史地方個人所歷皆知情者方能解得的迴旋與晦隱,但卻難掩悲憤與深情昭然的詩心。
九龍此章中,各世代敏銳的心靈揭其涉身體察城市變貌與水土不服的症灶:60年代出生的陳慧以小說體例,寫曾經既端雅也熱燙,既有姿色也有性格的尖沙咀,卻於數十載後發現歲月「不是流金其實是鏽」,肺尖更生了屆三期的惡性腫瘤。70年代末葉出生的鄧小樺以輓歌寫菜街不復見的公共性,對大媽歌舞團攤檔產生的「是近於生理反應般的憤怒」。
90後的梁莉姿則記下深水涉一帶的僭建和午夜墟裡寄居鼠族「害怕任何龐大而自以為的善意」,共振於其危顫易潰的尊嚴。同樣90後的沐羽的病看似清淺,實則是另一種門類,他以香港電視節目「獎門人」的笑料開場,寫家鄉亞公角街的荒廢及於認知記憶裡的冷淡,寫那「路遙遠得像一段維基的歷史。」
香港街道寫作計畫的前後兩三年間,這群作家陸續離港來台。從熟悉的街道遠走後,人生都接到哪兒去呢?陳智德早先曾來台念書,30年後的2022年再來,繼續做港台文學互動的研究。「為什麼離開香港?你知道現在那邊學校居然要升旗耶,還不能寫想寫的東西!」擅長城市考古的他回想上次來台還有天橋,又在龍山寺說起台灣東海跟香港中文兩所大學都有教堂,且都名為路思義。
2018來台的陳慧如今和我同樣住在淡水,彼此一起笑嘆居處美食荒蕪。「我在電影系教書,可中文到現在還是講不好。」我們閒聊到台灣電影導演楊德昌80年代上半葉曾至香港拍戲,她跟他合作過云云,如今來台,陳慧也跟學生教楊導的電影。
走到涼茶舖時,跟沐羽看他手背和肩上的幾個刺青,「這個在台灣刺的,還準備要在台南刺一個。圖樣?脖子後面那是一個現實不可能存在的圖形,還有google map的icon。」做過記者的他忽促狹地反問我:「(這篇)妳要寫幾字?3000,那ok啦。」
梁莉姿2021年才成為新生,入學尚不久,人和馬尾上夾著的綠色恐龍髮飾一樣可愛也霸氣,「當年東華大學到香港招生,聽說有以創意寫作能畢業的系所,當下就決意要來了。」
我同他們這般邊走踏邊散散地聊,走散了也就索性不追上再問,見一眾香港作家皆直率可愛,遺憾自己拘謹貧乏,與他們聊得沒頭寡尾的,只好安慰自己側記三千字畢竟只能截其片面而已。
事實是,這許多浮面的聚散,或構成了港人的現實。鄧小樺在《我街道,我香港2》規畫的第二章,便是在離散不斷發生的時刻,邀人不在港的作家,遙寫如今已不知從何「踏實」了的返家路徑。
龍山寺走讀的終站來到老萬華人俱知的活撈海鮮餐廳「熱海」,李金蓮不許其他編輯掏錢,堅持自個兒埋單,老早為包廂點好從滷雞腳、紅目鰱魚片、文昌雞、紅蟳白蝦到銀絲卷等一整桌的鮮味美饌。
席間,曾任《時報周刊》總編、在艋舺一地混跡多年的作家張國立吆喝著喝酒暖場,順著地緣說起貌似溫良的台北文化圈也曾惹是生非幹群架的當年,來客則以香港也有儒雅文人一言不合竟使出鷹爪拳的軼聞回敬。
武行橋段將氣氛炒熱,大夥兒酣然挾菜扒飯之餘,也閒講些台灣街巷哪裡有夜生活、林森北路為何皮鞋店多、潮州菜分高低檔次但必要「打冷」云云。話題兜繞一陣,最終仍難免轉回出版文藝圈裡。中時老戰友不知怎麼念起「文登兩大報,出書找五小」的台灣文壇盛景,又講陳智德、陳慧等許多港人來台都帶了幾箱書,書從哪裡上岸,也有趁亂邀稿、下本「我街道」該接到哪的情事……
走讀途中,陳智德提到許多年前也有一群港人來台,書寫其志,回香港後更辦書店。陳慧在《我台北,我街道2》裡夾在一群台灣作家間寫自己於條通的藏匿,寫一個「無法適應時差的旅人」的疲憊倦怠。鄧小樺藉「街道」系列、「虛詞」、「無形」等編輯企畫,持續策動和集結港人的多維思辨,或以明亮的理性文風覆蓋前書暴露的恍惚。
2022年初沐羽的《煙街》與年中梁莉姿的《日常運動》在台出版,面對香港街上曾有的彈擊煙硝及運動傷害,或試著抽象觀之以笑其荒誕,於二維裡找三維世界中不存在的回程,或不斷夢魘般重臨現場反覆折騰,便如有小獸常在腦門後方持續啃咬與朝自己瘖啞地低吼著……
如今梁莉姿正在寫她「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談的便是離散。我想起幾年前訪問李昂,她説「偉大的時代不寫自己的肚臍眼」,原先對此頗不以為意,然此番見證香港年輕作家的思考如何被時代催熟磨利,中生代作家又如何以讀看作寫的動詞頑抗曾見識過的,腐敗的恐怖,無力的濕淋。文學的力量與書寫存續之必須,經與他們及其文字相遇,走過讀過,即使是如此側面,如此片面地,也已徹底地為之震顫過。
散場後的「熱海」鐵皮屋外,因白熾燈打著水族箱而漫開藍色螢光的窄巷裡,陳智德、沐羽和梁莉姿點菸指指東側,齊說要去續攤喝酒,台灣編輯群一行則往西打道回捷運。其他幾位已淡出而沒發一語,見狀我也找了條無人群的街把自己從龍山寺安靜地游離。
「你我到此為止吧,這就是我們的現實。」
當你感應到情緒時,是否總要意識那不屬於自己?你有權也應該,但不知如何過問時那該怎麼辦呢?陳慧在台北的街道這麼寫過:「我不會跟你說保重,你也無需抱歉,連再見也不必說。」
確實,對於這些從彼街渡到此街的人,我們不會都能懂,也不便去裝懂,不過至少我們有台灣人會的,如李金蓮做的,或可在一起走讀這段的袋裡包裡,裝些綿薄的心意。●
我台北,我街道2: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
編者:李金蓮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主編簡介:李金蓮
金甌商職畢,曾任職環華出版公司、時報出版公司、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曾獲時報文學獎、金鼎獎出版報導獎、金鼎獎特別貢獻獎、金鼎獎文學類圖書獎。出版短篇小說集《山音》、長篇小說《浮水錄》;目前為自由寫作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話題》我台北我街道2搶先看:台北蝸居者.詹宏志
繼《我台北我街道》由20位作家書寫個人記憶中的台北,近日即將出版的《我台北我街道2》,集合了22位跨領域文化人,包括精神科醫師、政治工作者、建築文資工作者、藝術家、... 閱讀更多
人物》是時代把你實現了:訪《我香港,我街道》系列主編鄧小樺
編按:2021年6月,香港《蘋果日報》編輯部遭到突擊搜查、母公司壹傳媒高層被警方依港區國安法拘捕,並遭凍結銀行帳戶與資金而被迫停止營運,於6月24日以「港人雨中痛別...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陳智德》一百一十箱漂流之書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