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書評》用圖像擁抱破碎的女性家族史:動盪中國下的家庭苦難《餵魂》
1949年,當時11歲的我外婆站在W城古運河邊,看大船駛過。因為缺乏具體時地紀錄,家人也早已四散各地,這一幕後來只存在於她一個人的記憶裡。她記得,河道上一整船的人急著離開中國,自己卻留在岸上,... 閱讀更多
臺北詩歌節》如何聽見鳥鳴?戰爭、和平與詩:巴勒斯坦詩人馬萬.馬庫爾、劉哲廷、鄭琬融對談
一位十三歲的巴勒斯坦男孩。他澄澈的目光,落在一座蕭索的村莊,村內到處是建築物,不見任何人的蹤影。男孩問,為什麼這麼多建築卻空無一人,住在附近的人答道,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爭端與衝突,...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兒童布克獎將於2026年設立!由兒童與成人共同評選,及其他藝文短訊
➤「兒童布克獎」2026年設立,2027年頒發首屆得獎作品 國際知名的「布克獎」(Booker Prize)基金會總部宣布,將於2026年春天設立「兒童布克獎」(The Children’s...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成為不滅的存在:對梁梓義與新高漫畫集團的再發現
➤發現梁梓義 2022年,國家漫畫博物館的前身、編制於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漫博組」有幸拜訪漫畫家家屬梁乃悅,並親眼拜見臺灣第一代漫畫人梁梓義(1924-1947)留下的手稿、剪報與書信資料。... 閱讀更多
話題》時代邊緣與現實邊緣造就的大正奇譚:日本新潮文庫NEX主編暨責任編輯談《奇譚蒐集錄》
我與真汐與廣章的故事相遇,是在新潮社2017年日本奇幻小說大賞的社內選考階段,那份題為《御骨奇譚(みくちきたん)》的應募作品,初讀之後便立刻讓人感受到「這是必須問世的作品」的強大力量。... 閱讀更多
OB短評》#554重新詮釋過去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大掠奪? 考古、探險與交換 Plunder?: How Museums Got Their Treasures 鄭智明(Justin M. Jacobs)著,李翊寧譯,二十張出版,... 閱讀更多
童書
童書評》冒險之路一定要帶的東西:讀《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讀過無數個冒險故事,做過無數個漂流迷航的白日夢,在自己的祕密基地裡收藏了許多預備在絕境求生的百寶箱,祕密筆記本裡寫了許許多多無人島的探索生存計畫,看著魯賓遜獨自在荒島上生活,... 閱讀更多
人物》繪本是玩具,帶著讀者在想像世界噗泥!噗泥!訪日本幽默系繪本作家赤川明 ft.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
每個創作者都有各自獨特的道路。今年65歲的日本童書創作者赤川明,自認是起步甚晚的繪本作家,過程曲折,花了10年才找到風格定位,正式走上商業出版的道路。 ➤寫過小說、踢過足球,懷抱動畫夢...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是來自廣島的孩子嗎?戰後80年,日本推出戰爭與和平相關繪本
【出版新訊】 日本 2025年是二戰結束80週年。80年前,日本經歷了慘烈的戰爭,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殺傷力巨大且不可逆的原子彈,... 閱讀更多
漫畫
漫畫收藏.小島》不瘋魔不成活的昭和映畫眾生相,日本電影新浪潮與星野泰視《電影浮沉錄》
十幾年前,星野泰視創作了漫畫《デラシネマ》,書名前半部「デラシネ」為法語「無根之草(déraciné)」,後半部「シネマ」為「電影(cinema)」,「デラシネマ」是個合成詞,中文譯為《電影浮沉錄...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每一次創作,都是為宇宙多造一頁棲身的夢:第14屆金漫獎得主布里斯的內向探索獨旅
➤走在焦慮的懸崖邊緣 在英國漫畫家查理・麥克斯的作品《男孩、鼴鼠、狐狸與馬》中,男孩問:「你覺得你最堅強的一刻,是什麼時候?」馬兒回答:「當我敢顯露自己的脆弱的時候。」... 閱讀更多
2025金漫獎 漫畫新人獎》恐怖的世界,讓人想逃又眷戀:漫畫家六牧、卓芭子與藥島,自由大出逃
2025年金漫獎新人獎入圍名單揭曉,六牧《九號天鵝》、藥島《器官拼圖》、卓芭子《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三部作品脫穎而出。 六牧《九號天鵝》描繪優雅而帶有神祕色彩的科幻故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