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閱讀通信 vol.236》毒與藥只有一線之隔,用藥源頭可能是痛苦而非娛樂
《報導者》團隊耗時6年完成20萬字的《島國毒癮紀事》近日出版。在這本精湛的第一手報導中,受訪者用藥原因大不相同,有人想要被朋友認同,有人是為了撐起耗體力、高工時的勞動工作必須提神,也有人是娛樂性用藥... 閱讀更多
話題》臺灣近現代藝術先驅:《黃土水與他的時代》後記
2008年春天,我第一次踏上臺灣土地,距離現在已經是15年前的事了。從當初只會簡單的兩三句中文,到現在雖然依然流露出日本人的口音,但在臺灣的日常生活,各種溝通幾乎已沒有什麼大礙。這樣的感想,... 閱讀更多
現場》動畫當先鋒,改編書籍、舞台劇陸續問世,夢田如何打造原創親子IP《小兒子》宇宙
2019年夢田影像執行長蘇麗媚接受Openbook閱讀誌專訪時,曾表示:「我們從小看《哆啦A夢》,對他有感情。現在的小孩看《小兒子》,長大以後對《小兒子》也會有感情。大概10年後,問他認識哆啦A夢嗎... 閱讀更多
話題》年月很惡,尚有些能保衛——8套香港保育電影推介
疫症過後,街道又擠逼如故,逼滿異地遊人,廣告牌鋪天蓋地,寫著「你好,香港」四個大字,城市彷彿得到重生。但過去幾年,我城的人卻經歷離別,不少店舖結業,沙田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深水埗梁添刀廠招牌拆卸,... 閱讀更多
英美書房》紐時評論AI推理小說《作家之死》:書中譬喻總是「擊而不中」,及其他藝文短訊
【AI人工智慧】 ■艾登.瑪爾辛(Aidan Marchine)的中篇推理小說《作家之死》(Death of an Author,暫譯)5月上旬由Pushkin Industries出版。... 閱讀更多
東亞書房》由生成式AI擔任副店長的透明書店開張,及其他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近期廣受討論的互動式人工智慧ChatGPT,或可為日本書店經營帶來全新方向。今年4月底,日本首間由AI經營的「透明書店」,在東京都營地下鐵藏前車站附近開幕。... 閱讀更多
話題》第一個讓三島由紀夫在銀幕上死去的男人:關於昭和鬼才導演增村保造
增村保造與東寶的岡本喜八、日活的鈴木清順、川島雄三,東映的石井輝男等人,都被歸類為日本電影工業「摩登派」的導演之一,透過量產電影培養出直覺的電影語言,擅長改編小說與劇作,以精巧的作品構造吸引觀眾目光...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35》隔壁同事都看吉竹伸介《纖細體操》邊偷笑
創作是個人、私密的,通通編一直覺得,這些個人性的創作與讀者連線、產生共鳴時,我們的腦袋中會迸發出一束火光,然後心中的謎之音跟隨著出現「這個我懂你」(挑眉)。 在這類輕巧幽微談故事的創作者中,... 閱讀更多
圖書折扣秩序》電商通路與出版業對話,達成共識建立常態性溝通平台,但成效難以期待
出版業面臨的圖書折扣戰,有解嗎?電商平台的圖書折扣議題自去年底延燒至今,今(19)日由文化部及數位發展部聯手召集「圖書折扣秩序議題」對話平台會議,促成出版業與電商通路代表出席。這也是這波爭議以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