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書評》和煦的醫者之眼:把毛病縮小的生命時間《小毛病》
「生而為人,我只能往前。」吳妮民在散文集《小毛病》自序為全書的有限時間觀定錨,全書卻以循環反覆的月相為隱喻,從全黑的月全蝕、生光、復圓又回到初虧之時。以談張愛玲的孤獨死開篇,... 閱讀更多
OB短評》#309 俯仰山海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洪愛珠著,遠流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樂 老派少女非懷舊文青,其老派乃生於家世、源於家教,是一種昔時台灣殷實人家的生活樣態。... 閱讀更多
專訪》IG限動才是我們該採取的愛情模式:詩人追奇訪《戀人絮語02.21》作者梁慕靈
▇現代愛情的樣貌 追奇(以下簡稱追):《戀人絮語02.21》(以下簡稱《戀》)各篇起筆於2002年,出版於2021年,您在書中加入了許多新時代才有的網絡科技,也運用臉書和Instagram的「... 閱讀更多
書.人生.林正盛》小小倉庫間裡的童年光陰
童年天空裡飛機飛過,拉出一條長長的白雲,當年小孩子的我舉目望著,既嚮往又疑惑:「飛那麼高,要飛到多遠多遠的哪裡去啊?」 然而,民國50(1960)年代的小孩子我所能知道、所能想像的「... 閱讀更多
話題》靈魂與灰燼:胡淑雯、童偉格談《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受難者的時間是無限綿長的。在血肉與言說的無盡中,流淌著一種再怎麼失敗也不會輸掉的、近乎永恆的東西。於是我們面向過去,倒退著走入未來,或者,逕向往昔出發,直取歷史景深中、層次豐饒的空白。在《... 閱讀更多
歐美書房》性別意識作為商品:談女性主義在法國漫畫市場的發展
女性主義在法國社會的發展雖然已有至少兩個世紀的歷史,但在漫畫領域,這股運動似乎到了近幾年才受到更多的關注。首先是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生涯貢獻大獎(Grand Prix)的爭議,... 閱讀更多
童書
4月繪本大師》瑪德琳的創生和傳承:藝術家路德威.白蒙(Ludwig Bemelmans)的傳奇人生
《雙城記》透過法國大革命中一個家庭的遭遇,譴責革命的殘暴,同時也揭露了革命前貴族對勞動者的殘酷行徑。書的開卷語:「那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閱讀更多
童書短評》#69 陪孩子叩問生命的本質,思考未來
●最後一個人 王淑芬著,夏紹智 SUMMERISE繪,巴巴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M3與杉夏,...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蘇斯博士6部含種族刻板印象作品下架,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3月2日是筆名「蘇斯博士」(Dr. Seuss)的童書作家希奧多.蘇斯.蓋索(Theodor Seuss Geisel)117歲冥誕,... 閱讀更多
漫畫
漫射計畫》漫畫教學大不同,漫畫家木笛、致怡+ZEI+對談 ft.3本漫畫教學書
文:小令、吳致良 「漫畫家見面一定先討論工具。」木笛笑著表示,與致怡兩人一坐下來,就先拿出自己的iPad和Apple Pencil,熱烈交換繪畫的經驗。這次的任務,... 閱讀更多
ContentTokyo 2020上》走入日本最大內容產業展會,聚焦角色經濟 ft.台灣代表隊
▇專業人士限定,日本最大內容產業展覽 僅限專業人士入場的日本最大內容產業展覽Content Tokyo,在大疫之年經過延期,所幸仍然在年末以實體方式盛大開展。雖然人數僅有往年的二分之一,... 閱讀更多
餐桌對談》好的漫畫家,畫出自己性癖:Kinono與張季雅的誠實豆沙包
Kinono與張季雅是台灣備受矚目的漫畫家,近期與CCC(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合作,各自發展原創作品——Kinono的《蘭人異聞錄》描寫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