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報導》戀與愛的修習:林薇晨、謝子凡談《彼女的日復一日》
➤構築散文的迷宮 謝子凡:很高興能和薇晨談談她的新書、也是第三本書《彼女的日復一日》。我們上次對談是5年前,她出第一本書《青檸色時代》的時候。這兩本書裡很多文章是同一時期寫成的,... 閱讀更多
東亞書房》躲藏的炸彈犯父親,梶原阿貴推出自傳散文《炸彈犯的女兒》及電影《我是桐島》,及其他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女演員兼編劇梶原阿貴,6月底以自傳散文《炸彈犯的女兒》(Bookman社)踏入文壇,展現她在影視領域之外的創作能量。今年7月4日在日本上映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我是桐島》,... 閱讀更多
報導》「國語之亂」下,語言是否還能代表認同?Boom.磅! ft.社會語言學者萬宗綸
台灣人與所謂的「國語」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對社會語言學者、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萬宗綸而言,若談起這個問題,不只是「複雜」而已,必須使用的詞彙還有「混亂」,甚至還包含了「破碎」。...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vol.340》可能是美食情報站、可能是行李寄放處,可能又美又有很多書的地方是……
通通編有時用眼過度(電動打太多惹吧),就點開podcast聽人說書,聽完一集彷彿就看完一本書了。但這禮拜的閱讀隨身聽,聽完好像就逛了200多間(好啦沒有那麼多,但應該有10間吧)書店的感覺喔... 閱讀更多
現場》12國故事共演奇幻旅程:「故事聯合國」讓閱讀走進世界
閱讀,引領我們走向世界,開啟一場場的奇幻旅程!國立臺灣文學館延續自2021年舉辦的「故事聯合國:每個國家都來講故事」活動,2025年以「奇幻怪獸、冒險旅行」為主軸,攜手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閱讀更多
報導》人如偶,戲若人生:邱祖胤X阮光民對談漫畫版《空笑夢》
➤創作者的決心覺悟與隨順因緣 阮光民:聽到你為了寫關於布袋戲的小說竟跑去拜師學藝,驚訝之餘也深感佩服。也許很多人問過你的起心動念,而我比較想了解的是,你在學習過程中就已經在寫故事了嗎?... 閱讀更多
首爾書展・場外》翻轉視線,翻轉城市的多重風景線:《翻轉首爾》實地解說導覽側記
依據時代變化,「首爾」有不同名字。它原名漢陽,朝鮮時代(1392~1897)成了漢城,戰後則改為「首爾」。首爾(서울)在韓語中,便是首都的意思。 《翻轉首爾》作者郭奎煥、南霄兒在緒論中寫道:「... 閱讀更多
報導》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談大眾文化中的厭女 ft.編劇厭世姬X饒舌歌手楊舒雅
細究《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故事,或許不難發現,最後演變成無法挽回悲劇的根源,來自於這整個社會文化恐性、厭女又熱愛權力的多重「習以為常」。在常民娛樂、大眾文化中普遍透出厭女的偏差,人們卻不以為意。...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vol.339》虎姑婆會從煙囪下來吃小孩嗎?
雖然早就過了相信「被子外面有怪物」的年紀,但除非熱到不行,通通編睡覺時還是會用被子整個蓋住雙腳。幾年前整理老家三合院時,靠牆的鐵櫃有一堆童話繪本,《虎姑婆》薄薄的書頁裡全是通通編小時候胡亂塗鴉的筆觸...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