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2EP4》導演王小棣/心機最重的人是編劇,跟推理作家一樣:文學改編那些事

2020-04-14 11:30

你那一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在此Podcast節目中,我們找來金鐘獎節目製作人邱顯忠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要改編作家的書,肯定會遇上不少難搞事(咦?),如何見招拆招,推出一部又一部叫好叫座的影集?改編過相當多文學作品的導演王小棣,這集來到閱讀隨身聽,跟讀者分享她數十年的功力。順便來聊她最喜歡看的小說,導演看小說,原來也是行內人看行內人的概念......

▇特別來賓:王小棣

影視界很有魅力的老師導演,他熱情幽默,重視電視的社會溝通功能大於藝術表現。30年來從未間斷的創作電影、電視、紀錄片、舞台劇,作品富有想像力與生命力。民心時期製作的電視劇作品《全家福》、《佳家福》、《母雞帶小鴨》等,是台灣20世紀末溫馨家庭劇的代表;稻田時期製作的電視劇作品《大醫院小醫師》、《赴宴》、《45度C天空下》、《波麗士大人》、《刺蝟男孩》、《長不大的爸爸》、《20之後》等,不停探索各種議題,喚起觀眾對社會事務的關注;1998年的《魔法阿媽》則是老少咸宜的台灣動畫片經典代表作。2016年開始投入電視劇《植劇場》系列,期待藉由多元類型劇種的嘗試和新生代演員的培育,為台灣電視劇注入活力並帶來突破。孵化4大系列8部單元的劇場、培養24名未來星,不僅帶動台灣類型劇,更培養出台灣影視圈新一代生力軍。

▇本集精彩重點

  • 我最早的文學改編作品應該是《大醫院小醫師》,後來文化部希望用戲劇來推廣文學創作,我們在文學顧問(作家李金蓮跟台大台文所教授梅家玲)的協助下,決定了10位作家與作品,並找來7位導演來拍這些作家的作品,密集推出「閱讀時光」系列。那一次我真的覺得所有導演都戰戰兢兢地拍攝。
    11026105_1635183880043586_7858691223294380972_n.jpg
    第一季改編的所有作品,照片取自:閱讀時光

  • 拍攝植劇場時,因為希望台灣的戲劇可以多一點類型,所以那時有愛情成長、懸疑推理、靈異鬼片,最後是文學改編。當時兩位顧問也推薦了不少小說,我個人看了楊富閔的《花甲男孩轉大人》,覺得黃春明老師後繼有人了,它描述台灣本土家庭生活,以及人物、長輩等等,非常鮮活。

    【延伸閱讀】從書本躍上螢幕的鄉土力:訪《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瞿友寧、李青蓉
    【延伸閱讀】透過影視作品的改編,重新認識故事的可能性:吳曉樂、楊富閔對談

  • 拍攝「閱讀時光」時,才開始對文學改編有一些想法。第一個是我們的能力受限——台灣製作條件有限,有時是播出時間的限制——能不能夠做好?第二,影視的尺度和文字的尺度還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必須取得作者的信任,當換了一個媒材,戲劇作為主要動能的時候,跟文字可能會有些不一樣。我們一定會跟作者討論,說明我們需要改編的空間。
     
  • 「閱讀時光」系列作品,其中3位作家,我們是把好幾篇作品融合成一個故事,如劉大任先生的《晚風習習》跟《細雨霏霏》,合成了《晚風細雨》。柯裕棻老師的作品,也是導演把好幾篇合為一個故事。我個人也有把王登鈺先生的《大象》中幾個篇章合在一起,當然有得到他們特別的允許跟信任。anigif2.gif
  • ​過去合作《大醫院小醫師》時,感到侯文詠醫師本身對文化很有熱忱,對影視改編樂見其成。但在合作初期,還是有一些溝通。至今,我都很感謝侯醫師,那時候我想了半天,不得不問他——你可不可以不要自己寫劇本。他嚇了一跳,然後問我,若他不寫劇本,誰來寫?我努力跟他解釋:正因為你覺得我們不懂,但若你寫了,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便會無法破解,無法重組裡面的許多因素。我記得他只愣住一下,然後說:「好」。
     
  • 《大醫院小醫師》,有些人說它是台灣偶像劇的開端,也有人說那是「職人劇」,那時藍正龍、馬志翔、竇智孔還有周幼婷才剛出來。當時,我們都還年輕,裡面一起工作的朋友,現在都當了導演。當時演完這齣戲,導演組跟道具組感覺好似都已經可以去醫院當助手(笑),對台灣的戲劇來講,劇組在學習和執行上的完成度都滿高的。
  • ​文學改編有些部分會有加倍的困難。拿我個人的感覺來說,閱讀時,腦中會一直聽到描述的聲音。文字所建構的畫面,在每個人腦中會有不同的想像。文字裡的時空轉換是非常便捷的,而影像或剪接的組合與節奏,呈現的效果是很不一定的。比如柯裕棻老師用很自由的方式描述被背叛的當下心情的跳換,廖玉蕙老師用非常幽默的筆觸描述她的媽媽,但搬上螢幕後分寸怎麼拿捏?怎麼樣跳出原來文字的想像?我覺得改編對導演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 我常開玩笑說,心機最重的人,就是「編劇」,因為從開頭的佈局、留線,整體架構的鋪陳,以及角色的轉變,都需要細膩的處理。這種訓練,讓我對推理小說的整個佈局很感興趣,因為推理的佈局最精巧。好的推理作家都是做很多功課的。同樣,心機最重的,就是推理作家......

    hoftuiq_460x580-horz.jpg

  • 現在除了動漫比較活潑以外,我們創作的思考還是隱隱約約受著一些規範。電視本身也受一些限制,從以前的思考正不正確,後來的收視率好不好,在經營的困境下變成惡性循環:不確定能賺錢的戲就不敢拍,台灣就剩下鄉土劇跟偶像劇。劇種讓大家的想像越來越侷限,我們的劇太呆傻的時候,其實會影響國民的思考能力跟想像力。但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在嘗試越來越多元的類型,我覺得是個好事情。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