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電子書閱讀器品牌林立,若時間回到6、7年前,這是很難想像的事情。Readmoo讀墨是第一間同時投入電子書閱讀器軟硬體開發的臺灣公司,開拓出了龐大的電子書商機與閱讀器產品線。閱讀是一件很個人的事,好用APP的重要性有如書籍的裝幀設計師,如何滿足廣大讀者不同的閱讀喜好?閱讀器軟硬體有哪些順應社會的改變呢?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到Readmoo行銷總監何宛芳到節目中,與讀者暢聊開發的樂趣與辛苦。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錄】
➤電子書數量飛躍進步
主持人: Openbook的好書獎其實從第一年2017年開始,就跟Readmoo合作線上書展,4大獎項每類10本,一共40本。第一年40本中有電子書的數量只有不到10本,6年後,2022Openbook好書獎共有33本有電子書。改變其實是相當大。這個數字,也反映了電子書數量快速新增的真正趨勢嗎?
何宛芳:這跟我們這幾年觀察到的現象非常接近。過往推廣電子書時,常常遇到消費者告訴我們,想要的書沒有電子書。可是這幾年,品項越來越多了。可能出版社在書籍版權續約時,有重新簽下電子書的版權,或者簽約新書時,同時將紙本跟電子書一起銷售,這已經是滿普及的狀況了。甚至有些比較有趣的實驗,包括先出電子書,再出紙書。可見除了我們平台努力推動外,出版社也看到電子書的優勢,慢慢發揮這些優勢,給出不同的銷售模式。跟幾年前相比,真的是非常非常大的不同。
➤讓作家看見讀者在那些地方畫線
主持人:在電子閱讀器這樣的媒介上,Readmoo能夠掌握到的,比如閱讀行為或其他的數據的資料,比其他的平台多很多吧?
何宛芳:我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因為我們的服務裡,使用者可以畫線、做筆記,在網站上寫書評,讀者可以選擇要不要公開。有些人是願意分享的。有些作家非常開心看見,讀者究竟在哪些地方畫上金句,滿多作家因為看到這些而感受到振奮,因為過往沒有什麼機會看見讀者的喜好,而且讀者是自願留下這些紀錄的。
去年讀墨辦了年度華文活動,邀請到最近非常紅的《八尺門的辯護人》作者唐福睿,他致詞時提到,他從來沒想到,讀者這麼喜歡他創造出來的那句「Holy媽祖」。這種互動是非常特別,也是過往比較少。但在數位時代,做這樣的互動反而是簡單的,創作者跟閱讀者之間的距離,可以透過數位有更多互動的機會。
➤為了中文字型與版面創造的APP,報錯與修改,是個大型的手工業
主持人:Redmoo的電子閱讀器的發展,它的歷程是怎麼樣?哪些功能是慢慢長出來的?
何宛芳:讀墨成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認為繁體中文非常的特別,比如直排、標點符號,這些形式都很特別。我們一開始花了非常多心思,思考在數位載體上,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讓繁體中文呈現出來。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排版的優化,包括字的間距、天地、行距、字體等等,比如有些字體在數位載體上好看,有些字體不太適合用來內文但適合做標題。為了讓讀者舒服閱讀,甚至有些微調讀者感覺不到,但這些微小的調校,可以讓讀者從閱讀5分鐘變成10分鐘、15分鐘,甚至慢慢地越來越更久。
這其實就是排版的美感,相信有做紙書大概可以理解,同樣這些細節,在數位的部分,也是一樣都馬虎不得。
當讀者使用電子書閱讀,載體的尺寸都是不一樣的,比如6吋手機、10吋平板、13吋電腦,或7.8吋閱讀器。因為不知道它最終呈現在什麼樣的載體上,所以要做非常多的測試,讓書檔在不同的載體上,都被很好地呈現它。
主持人:你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何宛芳:其實就是不停地做手工業。讀墨的讀者大概都知道,我們可以「報錯」,讀者讀到某個地方,覺得怪怪的,他會透過報錯告訴我們,我們就要去測試,究竟是調整書的檔案,還是調整系統的服務,這是不停地校正的過程。那在這個過程裡,是很花時間跟手工的,是經年累月的過程。
➤如何讓讀者嘗試新的閱讀服務:有讀者想讀的書、讀者喜歡且能習慣數位介面
主持人:你們也有台語文的字體?
何宛芳:最近這幾年,出版業開始非常多的台語文、客語文運用在書籍中。這些字體如果你沒有特別做設定就出現在閱讀器上,會突然變成空格或問號。那是因為該字體沒有這個文字。這幾年,我們把「芫荽體」放到服務中。芫荽體是開放的字體,專門針對台語字或是客語字做,它將這些字造出來。我們看到了出版的變化,也有讀者跟我們反映,所以我們把芫荽體放進來。
呼應我剛剛一開始所說的,我們會觀察讀者需要什麼,市場怎麼走,然後把這樣的服務帶到我們的閱讀器裡。
讓讀者接受新的服務,或者開始新的閱讀行為,有兩個重點:第一,這裡有他很想要的一本書,他會為了很想讀到那本書而嘗試新的載體;第二,閱讀或者這個介面,讓他覺得很舒服 ,可以一直留在上面。
當我們一次一次地把不同服務開發出來,讀者數量也都會因此有更多的成長。也有讀者跟我們反映,使用電子書之後,他的閱讀時間變多了,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激勵。
很多讀者告訴我們,以前搭車時,只能拿著手機,可能追劇、玩遊戲。但因為有了比較好的閱讀APP,即使只有5分鐘、10分鐘,也可以累積來讀書,沒想到一個月下來,能夠累積閱讀量,比原本多非常多倍。
有些人會問我,為什麼一定要閱讀器呢?閱讀器只能用來閱讀,為什麼我需要有閱讀器呢?買一個只能用來閱讀的東西,意義是什麼?
其實很有趣,那個意義就是——它只能用來閱讀。這反而可以讓人回到更專注,非常沉浸在閱讀的環境,不受打擾。它的優點跟缺點,是一致的:它的優點就是只能閱讀這件事情,缺點也是只能閱讀。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這個是更好的事情。
➤「閱讀」電子書與「聆聽」有聲書需求大不相同……
主持人:請跟我們聊聊有聲書。
何宛芳:過往我們把有聲書的聆聽,放在一般閱讀的APP裡。可是,我們發現,其實眼睛讀字,跟耳朵聆聽內容,在非常多情境下,需求完全不一樣。用眼睛閱讀時,它需要確定排版,可是耳朵聆聽時,要調整的就不是文字了,而是「語速」。也有可能聽眾想設定睡前半個小時聆聽,他可能需要自動播半個小時,然後自動停止。這些需求跟看書完全不一樣。我們後來聆聽有聲書的需求完全獨立出來,做了一個APP「犢出聲」(mooSound ),希望滿足用耳朵聆聽的讀者……●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Tags: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近年電子書閱讀器品牌林立,若時間回到6、7年前,這是很難想像的事情。Readmoo讀墨是第一間同時投入電子書閱讀器軟硬體開發的臺灣公司,開拓出了龐大的電子書商機與閱讀器產品線。閱讀是一件很個人的事,好用APP的重要性有如書籍的裝幀設計師,如何滿足廣大讀者不同的閱讀喜好?閱讀器軟硬體有哪些順應社會的改變呢?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到Readmoo行銷總監何宛芳到節目中,與讀者暢聊開發的樂趣與辛苦。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錄】
➤電子書數量飛躍進步
主持人: Openbook的好書獎其實從第一年2017年開始,就跟Readmoo合作線上書展,4大獎項每類10本,一共40本。第一年40本中有電子書的數量只有不到10本,6年後,2022Openbook好書獎共有33本有電子書。改變其實是相當大。這個數字,也反映了電子書數量快速新增的真正趨勢嗎?
何宛芳:這跟我們這幾年觀察到的現象非常接近。過往推廣電子書時,常常遇到消費者告訴我們,想要的書沒有電子書。可是這幾年,品項越來越多了。可能出版社在書籍版權續約時,有重新簽下電子書的版權,或者簽約新書時,同時將紙本跟電子書一起銷售,這已經是滿普及的狀況了。甚至有些比較有趣的實驗,包括先出電子書,再出紙書。可見除了我們平台努力推動外,出版社也看到電子書的優勢,慢慢發揮這些優勢,給出不同的銷售模式。跟幾年前相比,真的是非常非常大的不同。
➤讓作家看見讀者在那些地方畫線
主持人:在電子閱讀器這樣的媒介上,Readmoo能夠掌握到的,比如閱讀行為或其他的數據的資料,比其他的平台多很多吧?
何宛芳:我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因為我們的服務裡,使用者可以畫線、做筆記,在網站上寫書評,讀者可以選擇要不要公開。有些人是願意分享的。有些作家非常開心看見,讀者究竟在哪些地方畫上金句,滿多作家因為看到這些而感受到振奮,因為過往沒有什麼機會看見讀者的喜好,而且讀者是自願留下這些紀錄的。
去年讀墨辦了年度華文活動,邀請到最近非常紅的《八尺門的辯護人》作者唐福睿,他致詞時提到,他從來沒想到,讀者這麼喜歡他創造出來的那句「Holy媽祖」。這種互動是非常特別,也是過往比較少。但在數位時代,做這樣的互動反而是簡單的,創作者跟閱讀者之間的距離,可以透過數位有更多互動的機會。
➤為了中文字型與版面創造的APP,報錯與修改,是個大型的手工業
主持人:Redmoo的電子閱讀器的發展,它的歷程是怎麼樣?哪些功能是慢慢長出來的?
何宛芳:讀墨成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認為繁體中文非常的特別,比如直排、標點符號,這些形式都很特別。我們一開始花了非常多心思,思考在數位載體上,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讓繁體中文呈現出來。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排版的優化,包括字的間距、天地、行距、字體等等,比如有些字體在數位載體上好看,有些字體不太適合用來內文但適合做標題。為了讓讀者舒服閱讀,甚至有些微調讀者感覺不到,但這些微小的調校,可以讓讀者從閱讀5分鐘變成10分鐘、15分鐘,甚至慢慢地越來越更久。
這其實就是排版的美感,相信有做紙書大概可以理解,同樣這些細節,在數位的部分,也是一樣都馬虎不得。
當讀者使用電子書閱讀,載體的尺寸都是不一樣的,比如6吋手機、10吋平板、13吋電腦,或7.8吋閱讀器。因為不知道它最終呈現在什麼樣的載體上,所以要做非常多的測試,讓書檔在不同的載體上,都被很好地呈現它。
主持人:你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何宛芳:其實就是不停地做手工業。讀墨的讀者大概都知道,我們可以「報錯」,讀者讀到某個地方,覺得怪怪的,他會透過報錯告訴我們,我們就要去測試,究竟是調整書的檔案,還是調整系統的服務,這是不停地校正的過程。那在這個過程裡,是很花時間跟手工的,是經年累月的過程。
➤如何讓讀者嘗試新的閱讀服務:有讀者想讀的書、讀者喜歡且能習慣數位介面
主持人:你們也有台語文的字體?
何宛芳:最近這幾年,出版業開始非常多的台語文、客語文運用在書籍中。這些字體如果你沒有特別做設定就出現在閱讀器上,會突然變成空格或問號。那是因為該字體沒有這個文字。這幾年,我們把「芫荽體」放到服務中。芫荽體是開放的字體,專門針對台語字或是客語字做,它將這些字造出來。我們看到了出版的變化,也有讀者跟我們反映,所以我們把芫荽體放進來。
呼應我剛剛一開始所說的,我們會觀察讀者需要什麼,市場怎麼走,然後把這樣的服務帶到我們的閱讀器裡。
讓讀者接受新的服務,或者開始新的閱讀行為,有兩個重點:第一,這裡有他很想要的一本書,他會為了很想讀到那本書而嘗試新的載體;第二,閱讀或者這個介面,讓他覺得很舒服 ,可以一直留在上面。
當我們一次一次地把不同服務開發出來,讀者數量也都會因此有更多的成長。也有讀者跟我們反映,使用電子書之後,他的閱讀時間變多了,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激勵。
很多讀者告訴我們,以前搭車時,只能拿著手機,可能追劇、玩遊戲。但因為有了比較好的閱讀APP,即使只有5分鐘、10分鐘,也可以累積來讀書,沒想到一個月下來,能夠累積閱讀量,比原本多非常多倍。
有些人會問我,為什麼一定要閱讀器呢?閱讀器只能用來閱讀,為什麼我需要有閱讀器呢?買一個只能用來閱讀的東西,意義是什麼?
其實很有趣,那個意義就是——它只能用來閱讀。這反而可以讓人回到更專注,非常沉浸在閱讀的環境,不受打擾。它的優點跟缺點,是一致的:它的優點就是只能閱讀這件事情,缺點也是只能閱讀。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這個是更好的事情。
➤「閱讀」電子書與「聆聽」有聲書需求大不相同……
主持人:請跟我們聊聊有聲書。
何宛芳:過往我們把有聲書的聆聽,放在一般閱讀的APP裡。可是,我們發現,其實眼睛讀字,跟耳朵聆聽內容,在非常多情境下,需求完全不一樣。用眼睛閱讀時,它需要確定排版,可是耳朵聆聽時,要調整的就不是文字了,而是「語速」。也有可能聽眾想設定睡前半個小時聆聽,他可能需要自動播半個小時,然後自動停止。這些需求跟看書完全不一樣。我們後來聆聽有聲書的需求完全獨立出來,做了一個APP「犢出聲」(mooSound ),希望滿足用耳朵聆聽的讀者……●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閱讀隨身聽S8EP9》寶瓶林歆婕、遠流沈嘉悅/一樣是行銷企劃,不同出版社工作內容差異很大?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8EP8》學者笹沼俊暁/台日友好?台灣和日本只看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面,兼聊温又柔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8EP7》作家梁莉姿/文學可以找回柔軟 ft.港台美食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