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10EP6》浪人醫師吳佳璇/分段徒步環島,記錄人文與醫療風景 ft.《一路向北》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浪人醫師吳佳璇從2020年10月開始徒步環島,先完成並出版了西半部《一路向南》的行走紀錄,今年則出版了走東半部的續作《一路向北》,書中不僅有徒步的心得、地方歷史的分享,也記錄了台灣珍貴的醫療人文風景。本集節目中,吳醫師分享她分段環島的規畫方式,也暢談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維持著閱讀、寫作與翻譯。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要】

➤分段環島:一路向南,再一路向北

吳佳璇:我跟《財訊》總編輯商量,寫徒步台灣。他覺得不錯,建議我先去走幾次,確定能走下去,我們再確認專欄。

主持人:總編輯很專業,不會貿然答應。

吳佳璇:提議時,疫情已經過了半年多,天氣太熱了,如果出去走路,倒在路上,就麻煩了。想說等天氣比較涼爽了,我再出發。大概2020年10月出發,走了兩三次,確定已經過了桃園縣,進入新竹縣。總編輯說:「好吧,你開始交稿吧。」

總編大概覺得我是走得下去的人。第一天開始走時,我在臉書上PO了忠孝橋,那裡人潮來來去去,我想大概沒有人會用走的。

我寫我已開始徒步台灣,臉友一片嘩然,只有一位在玉里的學長表示歡迎,請我趕快來玉里。照我當時規劃分段步行,到玉里可能也要一兩年以後。


兩本書的書封合起來,是一座台灣島

主持人:走忠孝橋,從台灣西部向南行,到玉里要繞大半個台灣。

吳佳璇:對對對……我從台北忠孝橋慢慢走,早上大概八、九點出發,到新北新莊時下午一點,好像還可以繼續走下去。我PO已經到新莊了,臉友說趕快再往前走,迴龍有條巷子有虱目魚攤,快去吃。

後來我沒有去,走到新北迴龍時,我去了樂生療養院,在那裡晃了很久,大概下午三點多,再往前就要到桃園龜山,腳很誠實,走不動就是走不動。本來我還雄心壯志,想走到桃園神社,結果到山腳下就走不動,坐車返家。

每次的起點就是上次的終點,所以我要顧慮交通方式,比如是不是有公共汽車、鐵路,後來都會事先規劃。

➤用翻譯來面對生命不同階段的困難:《失智失蹤》

吳佳璇:《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是日翻中,比較實用的著作,與過往不同,這本書是我自己去找的。

當時我的父親失智了,他是一位退休的大學老師,活動力很好,全身都很健壯,除了大腦出了狀況。他平常很喜歡騎腳踏車,但失智的人很容易沒有方向感,出現迷路、失蹤的情況。我希望找到方式預防,讓他能安全地在外面活動。

我開始搜尋中文網站的資訊,收穫無幾,便搜尋日文資料,發現了這本書,是NHK社會組的記者做的專案調查。每年日本有一萬多人曾經報失蹤,絕大部分都是失智症的人,每年大概有500人回不了家。

它是系統性的社會調查,讓我們知道怎麼預防家人失蹤,盡量減少失蹤機會。我想如果父母出門沒有回來,對家庭來說,是非常非常大的傷害。

主持人:這是很大的折磨。

吳佳璇:有位老先生,帶太太去坐火車,他一人要顧太太,不好意思進女廁所,就站在門口等。但他沒有注意到女廁所有兩扇門,太太從另一扇門出去,上了另一部電車,兩人下一次見面,是7年以後。

因為日本個資法的保護,先生雖然去報案,比如在東京都報案,但太太坐到琦玉縣,琦玉縣沒有她的個資。因為她到了琦玉縣,在路上被收留,進入一間養護機構,姓名不詳,她也講不出來。好巧不巧,先生在太太的褲子上寫名字,可是讀的人竟拼錯了,所以再怎麼匯報,怎麼找都找不到。

主持人:這是個很小的細節,遺漏了。

吳佳璇:遺漏以後,先生花了7年的力氣,才終於找到太太。書中也對個資法進行討論。等先生找到太太,已經過了7年,她已從輕度失智變成重度失智。

主持人:那本書的翻譯對你當時的處境有幫助嗎?

吳佳璇:它提供了一些很實用的方法。

➤走過張愛玲台灣拜訪的地方

主持人:越辛苦的事情越不會忘記,坐車的話,上車睡覺醒過來,根本不知道中間經過哪些地方。

吳佳璇:因為我喜歡讀一些雜七雜八的書,尤其喜歡張愛玲,她曾經到過花蓮。移民美國後,她與賴雅結婚,為了賺外快,她答應邵氏到香港寫劇本,美新社幫她安排,途經台灣,有幾位大學生負責接待她,包括白先勇、陳若曦、王禎和。我不曉得王禎和為什麼這麼有勇氣,帶張愛玲去花蓮,住他家,在照相館拍了一張照片。

既然張愛玲拍過照,在她一篇散文裡有相館的名字,我想說去找找看。我走路經過花蓮,到那間相館,當然都改建,跟她描述不同。我心想,到此一遊也是好的。早上我滿早就抵達了,突然有位先生騎摩托車過去開門,大約是40歲左右的中年人,我就跑過去問,問你父親是不是曾幫張愛玲照相,他回答「對」。他滿大器的,我詢問能否和你拍照。或許以前也曾有人攔截過,但我猜,張愛玲的粉絲做出這樣行為的,應該不多(笑)。

主持人:我們可以再次看到這樣的徒步旅行,它跟閱讀之間的關聯。你在寫作時,通常是當天寫嗎,還是一面走一面思考呢?

吳佳璇:我是後來才寫的。剛開始時怕自己忘記,我會寫幾個關鍵詞,後來發現都沒有寫了,因為印象很深刻,我的記憶力還不錯。

➤東部與西部的風景差異

吳佳璇:我一開始走西部時,其實不是很有信心,西部會不會很無聊,讓過程只是完完全全的體力活。後來發現我完全錯了,西部有很多風景,比如嘉南平原的稻田,真是非常非常美的經驗,新舊交織。

東部的美不用多說,大家總是說台東藍,或是太平洋的風,但東部讓我感受更深的,其實是族群的複雜度。從原住民、清朝漢人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將漢化的平埔族趕到東部,平埔族合縱連橫,跟原住民受到西部漢人開山撫番的壓迫,聯合起來叛亂。甚至我在走的時候,才發現北洋軍閥大將丁汝昌曾經到過東部,因為卑南族起義,他開著北洋軍艦來轟過。東部還有榮民伯伯,是1949年後,很多跟著國民政府來台灣的人。走過這些路,發現東部族群異常地豐富……

➤台灣東部的醫療風景

吳佳璇:2008到2011年,我曾在台東縣服務過。而台灣有兩個歷史非常悠久的精神科大型專科醫院,療養院,在花蓮的玉里榮民醫院跟現在的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我有不少好朋友在那邊工作,走過時,也想特別拜訪他們。我的朋友也很高興,因為我第一次到訪是30年前了,他們想讓我看看30年前跟現在有何不同。

我與林知遠醫師碰面,他是以前的院長,現在則是顧問。他說他終於能讓病人進入社區了。我們以前總想用牆,把所謂正常人和不正常人隔開。讓病人來到花蓮玉里,重新把這裡當成家。

這些病人本來住在醫院裡,可能只是周末到夜市走一走,後來醫療人員發現病人狀況非常穩定,實在沒有必要隔開,所以在玉里鎮上租了透天厝,讓病情穩定的患者住進鎮上,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等於像集體的家屋,同住在這邊。有人在自助餐店打菜,有人到果園幫忙摘文旦,能夠自立自強,有自己的生活。

我們常說,對身心障礙的人不要帶有歧視的心,對他們來說,非常低調在那邊生活,大概就是最好的反歧視、去烙印。這是30年前後,我看到花蓮最大的不同。

我的同學劉明謙醫師,在鳳林開診所,有洗腎。花蓮到玉里,中間一百多公里,只有鳳林有,他就守在這邊。

新北貢寮的澳底也算偏鄉,貢寮鄉衛生所的主任林中一醫師,是我的大學同學。一般來說,衛生所主任都是家醫科醫師,興建核四時,需要一位有創傷醫學經驗的醫師坐鎮。他是外科醫師出身,有創傷醫學的訓練,他去了。後來核四沒有啟用,他面臨去留,最終選擇留下,開始做一般醫療。當我們一起走過澳底時,他跟我介紹這家阿嬤是海女,家裡有養雞等等,看起來完全融入當地,大家也很信賴他……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