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9EP8》離島出走楊馥慈、曾宥輯/返鄉青年、石滬、澎湖與世界文化遺產 ft.《回到滬之島》

離島出走楊馥慈(左)、曾宥輯(攝影:陳宥中)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隨著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許多青壯年發現,回到家鄉可能是更好的職涯或人生的選擇,因此青年返鄉、地方創生,皆成為近年重要議題。楊馥慈與曾宥輯來自澎湖,他們所創辦的「離島出走」,帶領遊客深度認識澎湖石滬,近年獲獎連連,深受肯定,是地方創生的重要案例。兩人合著的《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獲得202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本集節目中,他們暢談返鄉所遇到的困難與收獲,分享石滬的重要性,以及台灣做為海洋國家,應該如何思考人與海洋的關係。

【精華摘要】

➤因為石滬,重新認識家鄉澎湖

主持人:家人或鄰里對於你們返鄉,是如何反應呢?

楊馥慈:我大學時參與了一個駐村的計劃,因緣際會找到像宥輯還有其他幾位夥伴,一起回到家鄉。駐村過程中,我們進到一個都不是自己原生的村落,意外碰到了石滬。那時大家都很喜歡傳統漁業,又對石滬衍生出來的知識文化很著迷。在石滬上找到自己跟家鄉的連結,所以才執著在石滬上。

曾宥輯:雖然身為澎湖小孩,從小跟海離不開關係,慢慢到大學畢業之後才發現,自己跟澎湖其實很遙遠,發現自己好像不像澎湖人。大學時,身邊的同學問:「澎湖有什麼地方好吃啊?好玩啊?有什麼特色的文化?」我發現自己答不出來,對澎湖非常不熟悉。因為馥慈的邀請,回到自己的家鄉,接觸過程才發現原來澎湖有非常多豐富、精彩的人文。

楊馥慈:剛返鄉的時候,家裡是非常不支持的,但也因為石滬的關係,讓我修補了跟家裡的關係。石滬是他們很熟悉擅長的事情,因為石滬,讓我跟家人之間多了很多共通的話題。所以我和家人的關係很矛盾,他們一方面會覺得我怎麼跑來做石滬,但又會因為做了跟他們很有關係、很擅長的事,會源源不絕一直跟你分享。

回到家鄉之後,我認識了很多長輩,像修石滬的匠師、村民,他們的態度也都跟我阿公阿媽一樣,覺得做石滬要幹嘛,又沒辦法捕到魚,但又會覺得這群年輕人很有意思……

➤返鄉,浪漫嗎?

主持人:這幾年很多青年返鄉,抱持浪漫的想像,你們對於憧憬返鄉的人,有什麼建議嗎?

楊馥慈:返鄉在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挑戰。剛返鄉可以給自己短一點的時間,大約1年,讓自己歸零。我自己當時就是想回去,但不確定自己要做什麼。我透過駐村,跟在地人生活,發現原來我們跟這些文化有這麼深的關係。

曾宥輯:以澎湖來說,我們一開始返鄉,兩個人有各自的兼職。像馥慈所說的,不知道要做什麼,以什麼為主軸,但是我們有很強烈的動機——想認識自己家鄉文化。那時一邊兼職,一邊嘗試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剛返鄉時,可能抱持很多很正向、天真的想法,但我覺得還是要回歸現實面,要給自己一段嘗試的時間,然後嘗試期過,就必須逼迫自己再前進。我們那時候是剛好有碰到石滬,所以留在澎湖往石滬方面前進。

楊馥慈:我那時的心態是,因為自己太熱愛石滬,希望工作跟石滬結合,最好是我們發展的事業中,還可以一起幫助這個議題的沒落。那時最壞的打算是,在澎湖找一個安穩一點的工作,同時還是做著石滬的保存……

➤離島出走,帶讀者在3到10月,親近石滬

主持人:讀者看了你們的書,或聽了這集節目,想去參觀,可以怎麼獲得參觀資訊?

楊馥慈:可以上「離島出走」有關的社群,像臉書。每年夏天從3月到10月底都會開放石滬旅遊。冬天因為風太大了,不適合參觀。但冬天是很適合做調查研究、寫書的時間。而豐富的漁群會進來的季節,大約是在中秋節之後。

曾宥輯:冬天是澎湖石滬最精彩的季節,但比較不適合觀光,因為東北季風強烈。但是對澎湖來說,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對我們來說也是,可以做調查,補足文書資料等等。

楊馥慈:3月到10月,我們有非常多不同石滬有關的活動,像石滬夜行,在晚上接近石滬,也有結合不同的生態或是漁法體驗,每個行程大約兩個小時半。因為退潮能親近石滬的時間,也才大約三小時。

點擊照片可前往離島出走官網

➤石滬,水下文化遺產

主持人:「石滬」並非澎湖獨有的,越深入澎湖的石滬文化,好像就越可以找到跟其他文化的關聯,這點書上也著墨滿多的。

曾宥輯:對,「滬」或說「漁滬」文化是遍及全球的,基本上它是全球人類共同的智慧結晶。我們透過參加很多不同的研討會,認識很多不同國家的學者,他們都有對當地石滬的研究,才知道原來澎湖也佔有一席之地。

以國際來說,澎湖石滬密度相對比較高,而且到現在仍在使用,是活的文化。相較於在其他先進國家,石滬已經變成類似文化遺產,在澎湖它還是現在進行式的漁法。

早期國外陸續有針對澎湖石滬做調查,但是都沒有太深入,直到近年因為聯合國把石滬列為水下文化遺產,才慢慢變成顯學,石滬的地位有非常顯著的提升。因為以往我們認知的水下文化遺產,常想到沉船之類的遺跡,但石滬是人、環境跟海洋環境有互動的長久產物,開始有很多國家希望跟澎湖石滬一起到聯合國提報為世界遺產。因為台灣目前還不是聯合國一員,但是透過澎湖石滬在世界遺產上的重要性,台灣其實也可以被凸顯出來。

➤《回到滬之島》

主持人:這本書裡面談及很多層面,有豐富的圖像跟文字,高難度的寫作跟編輯工作是怎麼完成的?

曾宥輯:一開始有點像單篇,介紹石滬或是陳述人文背景,類似冷知識。後來跟出版社的編輯討論,他們希望這本書可以變成類似科普,讓更多大眾可以親近石滬的工具書。

我們針對書的架構做了一些整理,先介紹石滬文化,再介紹石滬:世界的石滬、台灣的石滬。過程中,帶入我們第一人稱的視角——我們身為返鄉青年,怎麼從無到有,接觸、認識石滬,將石滬文化完整呈現在書中。

寫第一章時,我把它當成論文在寫,洋洋灑灑寫了一兩萬字之後,主編看完,雖然認為含金量很高,但對於讀者來說比較不易理解。我慢慢瞭解主編的意思,開始以比較大眾視角和淺近的文字,加入了貼切的比喻,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石滬。寫作大概橫跨了一、兩年的時間,中間一直有調整、修改,直到完成平易近人的成稿,大約花了兩年的左右。

楊馥慈:其實前面討論架構,反而是我們花了最多時間的地方,實際寫作的時間反而是最短的,確定要寫的方式和彼此的分工。我們期待這本書不只有科普,它又可以貫穿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跟澎湖的人文故事。

這本書跟人有關的部分主要由我負責,書寫過程中,我希望把「石滬」跟「里海」的精神扣合出來,所以第二章寫修復,談工藝技術,把匠師修復的過程寫出來。第三章是我們自己也很喜歡的部分,推進到匠師的故鄉,介紹不同的村落和人物……


《回到滬之島》內頁圖(裏路)


《回到滬之島》內頁圖(裏路)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