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好書非文學類決選評審:左起黃榮棋、黃宗慧、翁稷安、劉紹華、葉浩
今年的非文學類好書決選,是一場延長賽。讓評審們快速達成共識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入圍書籍在輪番討論裡上上下下,伯仲之間拉鋸幾回合,結局自是有的上榜,更多落下陣來,成為不同評審心中的遺珠之憾。「大珠小珠落玉盤」,引發的不是琴聲,而是聲聲嘆,嘆不捨,偶爾也嘆選擇不多的無奈。
決選任務是選出3本中文創作與6本翻譯著作。非文學類的涵蓋範圍廣,既要顧慮類型平衡,更須在意重要性、新穎度、可讀性與編輯品質,看似選擇很多,實則不盡然,僅少數書籍兼具這些特性,而中文創作的質量依然比翻譯類虛弱許多。雖然評審們針對個別作品有所歧見,對於入圍書籍的整體印象卻相當不謀而合,值得列舉如下,做為今年決選好書的特色素描:
今年科普類的翻譯書令評審們印象深刻,在奮力當書蟲的兩個月中,此類作品讓我讀得津津有味。以往科普類書籍大概僅有一本上榜,今年卻有4本翻譯書雀屏中選:《打開演算法黑箱》、《睡眠腦科學》、《我擁群像》、《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而這還是評審們努力克制提名的結果。
科普類翻譯書所展現的趨勢,頗符合全球性的學術發展潮流,即導向跨學科、跨領域的書寫。今年的科普類書籍充分突顯當前世界對於人類世、生物、醫學、AI演算法、設計等新知的渴望,且大多寫得生動有趣,重視各科普領域與人類生活、社會及未來的關係,亦關照人與非人連結的整體世界。此類書籍的發展豐富多元,甚至也關注到人文社科與歷史的面向,以致評審面臨分類困難。未來,也許很難僅以「科普」一類就能涵蓋如此多元的跨領域書籍了。
在有趣的和重要的科普遺珠中,我想拾起三粒介紹給讀者:
《章魚的內心世界》是發生在水族館裡的故事。不論你是否曾對「章魚哥」為何能預測世界盃足球賽冠軍感到好奇,這本書可能引發你思考章魚是否會「思考」的疑問。本書作者基於對章魚的熱愛和同理心,企圖以擬人化的方式,引領讀者貼近這種會因無聊而搞破壞的軟體動物。倡議動物權的讀者若對水族館有意見,關於動物展示的倫理思考也是閱讀本書的餘味。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是春山出版社再度推出的台灣環境調查報告,關於921大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的重要紀事。兩本書的架構相似,致力鋪陳地震風災的知識,以及台灣在此自然災害科學上的特殊發展。評審們肯定這兩本書的重要性,但期待未來的環境報告能嘗試不一樣的書寫風格,讓敘事更有人味與節奏,增加本土科普書籍的可親近性。
相較於往年,且與他類作品相比之下,今年社科類書籍的新觀點或新視野展現較不出眾。不少熟悉議題,而如今全球關注討論的民主缺失或護衛等主題卻不見蹤影。有些書雖然探討當前的重要現象,惟格局與立場有簡化之虞,編輯甚至強化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影響書本的呈現。我也是個作者,要是以此手法只為行銷作品,應會令我唏噓。
就這樣,經過幾番正反意見的討論,最終「揭露未知」與「挑戰已知」成為評審決定社科類好書的關鍵。《職人新經濟》即以其突破階級與勞動的刻板印象而出線。《煙囪之島》是「報導者」團隊深入調查台灣石化產業的黑箱及其效應。《社企是門好生意?》挑戰了一般對於社會企業慈善必然良善的想法。
也許是因為社科類書籍的出版累積已相對成熟,科普類作品的多元蓬勃又勢不可擋,社科新書要能提出亮眼主題,突破觀點格局,並具備閱讀親近性,確實有些難度。不過,我相信值得期待,且看以下遺珠便知此類書籍的成熟發展:
《我必須獨自赴約》是本好看的報導文學,實在很難想像能有第二人得以完成此書。作者蘇雅德.梅科涅特(Souad Mekhennet)是深具歐美經驗的穆斯林後裔,以西方女性記者的角色隻身前往ISIS(伊斯蘭國),探索聖戰士組織的後台及其恐怖主義的邏輯。
《不順從的美德》中文書名可能會誤導讀者。此書其實是調查當前世界各地(尤其歐美)的極端激進團體或個人,從宗教、環境、科技、到建立新國度等,這些狂熱分子對於人類社會究竟有何影響,帶來的是失序的災難還是轉型的創新苗頭,尚未可知,但的確值得關注。
《卡塔莉娜》是本講述巴西療養院的民族誌,美國醫療人類學者朱歐.畢尤(João Biehl)透過主角卡塔莉娜看似支離破碎、卻又帶有詩意的字句,為讀者揭開精神病人的內在情感、療養院的處境,以及巴西醫療改革的結構性問題。本書還收入與作者長年搭檔的攝影師作品,記錄療養院裡的凝視、低垂與無奈,讓這本學術著作讀來頗具療癒效果。
《拚教養》是社會學者藍佩嘉再度推出的學術佳作,主題親近,可讀性高,清晰呈現台灣中產階級生活裡常見的孩童教養焦慮,偶爾也讓讀者一探底層教養孩童的困境,讀者應能對照自身經驗,期待閱讀成為反思的開始。
歷史類作品仍為書市所愛,入圍比例最多。《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是唯一獲得評審一致推薦的上榜好書,英國經濟史學者奈爾.傑斯坦尼(Niall Kishtainy)結合經濟理論與思想史的時序性書寫,深入淺出,知識份量滿足但不厚重。另一本上榜的歷史類好書為《獻給皇帝的禮物》,是台灣歷史學者溫洽溢撰寫Wedgwood瓷器王國的跨洲物質史,主題與書寫風格都是較為少見的本土作品。
今年的歷史類好書多有厚重傾向,且持續關注兩次世界大戰及其後世影響,例如《巴黎.和會》、《終局之戰》(上下)、《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等。這些都可謂學術普及化的努力,不過學者廣博深厚的寫作慣性依然明顯,適合具備一定知識基礎的歷史迷翻書挖寶。
另外幾本可讀性高但未能入榜的歷史書,有如報導文學或以小見大,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歷史敘事:
《鈽托邦》是本重要且易讀的核災歷史紀錄,美國歷史學者凱特.布朗(Kate Brown)深入調查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核能競賽,如何成為雙邊政府欺瞞工人與社會的謊言,歷史持續影響當前世界。
《不死之身的特攻兵》最令我震撼。日本作家鴻上尚史揭穿日本在二戰中製造的「神風特攻隊」神話,追尋9次被送上自殺攻擊戰場卻屢屢抗命生還的傳奇特攻兵,娓娓道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文字讀來語氣平和,卻令我驚駭深嘆,戰爭的殘酷不僅針對敵方,也不放過自己人,極度扭曲的戰略與謊言直指戰爭視所有人為無物的殘酷荒誕。
《典藏台灣史:台灣原住民史》可能易受一般讀者忽略,但作者的誠意達成了極為困難的撰寫任務,令人感動,所以我一定要特別介紹這本並不厚重的簡史。
專長原住民研究的台灣史學者詹素娟,在族群政治與近期歷史的糾葛難題跟前,展現一流的歷史書寫功力。她梳理出理解原住民史的核心軸線:原住民與國家政權的關係,又是在怎樣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失去土地。作者不只討論了歷來政權及漢人移民對原住民的關鍵影響,也交代了牽涉其中的原住民族群相爭與遷徙。歷史向來紛雜,餘音自不可能單調。雖然作者的同情之筆依然可見,卻沒有原住民相關書寫中常見的二元脈絡與簡化情緒,精準切入、熟稔史料、文字通順、平心靜氣。可惜此書編輯失誤不少,所幸就知識而言瑕不掩瑜。想要掌握原住民歷史碩大樹幹與重要枝葉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本學術佳作。
近年來隨著資訊形式快速輕簡化,閱讀載體也有相應的多元發展趨勢。相較於往年,今年入圍作品的另一特色便是創作手法的多樣性,超越傳統非文學類書籍的樣貌,但內容卻仍維持一定的深度品質。這些創新作品涵蓋科普、社科、歷史類,是否預示了新一波的出版潮流?雖然最終未能上榜,但從初選、複選至決選階段都獲得不少好評,值得另闢討論。
《聽一整塊大陸唱歌》是過勞的中年學者父親為了喘口氣,與會煮飯的兒子一起,父子倆騎著自行車橫越美國東西岸,一路聆聽鳥兒唱歌,完成了這本結合自然筆記、旅行文學、生物觀察、鳥鳴錄音等風格的書。鳥類學教授唐納.柯魯茲馬(Donald Kroodsma)的71天日記,帶領讀者一起旅行、用手機掃描聆聽沿途鳥鳴。21世紀才有這種翻閱一本書即可同時享受文字與音樂的創新經驗。而父子倆看似不事生產的自行車壯遊,好生令人羨慕,也可謂是對資本主義下常態過勞與忽略聆聽自然的反思。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是本獨特的書,翻頁感受就像是攤開早年圖書館藏的大地圖冊,視覺經驗卻有如網路風格般的圖像文字線條豐富同陳,內容則堪比全球鳥瞰的經典新聞雜誌《六十分鐘》一般精闢。150張地圖,以不落俗套的主題切入介紹各國。有評審以「吃到飽」來形容此書,追求的不是精美細緻,而是一次讓你看透世局的多元與便利。
《阿蘭的戰爭》則是一本漫畫書,法國漫畫家艾曼紐.吉貝(Emmanuel Guibert)講述一名美國小兵在18歲那年受徵召投入二戰的生命史。原本沉重的主題,透過漫畫,尤其是渲染畫面的筆法,的確讓讀者更能感受回憶的氛圍。一個青春與戰爭的人性故事,在文字與漫畫的共同發酵下展開,好看又不失深刻。
雖然我還想繼續撿拾遺珠,但篇幅不容我任性,該總結了。
除了上述特色外,評審們也發現中文創作延續近年的集體書寫趨勢,與翻譯書皆為獨自創作的現象明顯有別。
集體書寫得以快速聚焦主題,有利於短期內的能見度,達成獨自創作較難企及的速度與多元,卻也易流於快速的副作用,即深度有限、整合不利、書寫品質參差不齊。而獨自創作的書籍,不論厚重與否,書寫的深度內涵較為雋永,敘事精神較能一體成形,卻耗費時日還很傷神。
台灣為何流行集體書寫?如何鼓勵支持個別作者從事深度創作?
一般以為,台灣的書市規模「養不起」品質佳的非虛構類作品,因此獨立作者難有餘裕投入長期創作,也因此不少非虛構類好書乃學者所著。但同時,多數學者受限於學院內的評鑑,認為「通俗作品」無法交差,是以少有人願意嘗試。這些普遍想法,有其道理,也可能有其迷思。
英美大學一樣有學術升等的標準,甚至可能更為嚴格,但在國際大眾書市上,或僅以中文譯書來看,向來不乏外國學者的非虛構佳作,今年亦如是。其實,今年入圍決選的中文創作也有相當比例的學者專著,呈現多年深刻研究的普及化成果(如《獻給皇帝的禮物》、《拚教養》、《典藏台灣史:台灣原住民史》),或碩士論文改寫而成的專書(如《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學者們達成一定的學術階段後,其實已毋須顧慮作品形式的限制,而每年台灣也產出眾多的學位論文。換言之,從學界而來的可觀知識能量能否轉換成大眾書市中的深度好書,意願與做法是為關鍵。
學界與出版界都需要跨出邊界,互相瞭解與彼此鼓勵。希望未來學界的潛在作者與大眾出版社都能更進一步合作,突破深度中文創作有限的出版瓶頸。
最後再嘮叨幾句。不論是中文創作或翻譯書,編輯仍有精進空間。若出版社和作者都能更仔細地校閱文字與編排,翻譯更為精準可靠,提升正確性、可讀性與閱讀美學,實為讀者之福。真心希望以後看書不再需要紅筆,只要螢光筆就好了。●
閱讀更多
Tags:
年度好書非文學類決選評審:左起黃榮棋、黃宗慧、翁稷安、劉紹華、葉浩
今年的非文學類好書決選,是一場延長賽。讓評審們快速達成共識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入圍書籍在輪番討論裡上上下下,伯仲之間拉鋸幾回合,結局自是有的上榜,更多落下陣來,成為不同評審心中的遺珠之憾。「大珠小珠落玉盤」,引發的不是琴聲,而是聲聲嘆,嘆不捨,偶爾也嘆選擇不多的無奈。
決選任務是選出3本中文創作與6本翻譯著作。非文學類的涵蓋範圍廣,既要顧慮類型平衡,更須在意重要性、新穎度、可讀性與編輯品質,看似選擇很多,實則不盡然,僅少數書籍兼具這些特性,而中文創作的質量依然比翻譯類虛弱許多。雖然評審們針對個別作品有所歧見,對於入圍書籍的整體印象卻相當不謀而合,值得列舉如下,做為今年決選好書的特色素描:
▉科普類書籍大放異彩,多元有趣跨領域
今年科普類的翻譯書令評審們印象深刻,在奮力當書蟲的兩個月中,此類作品讓我讀得津津有味。以往科普類書籍大概僅有一本上榜,今年卻有4本翻譯書雀屏中選:《打開演算法黑箱》、《睡眠腦科學》、《我擁群像》、《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而這還是評審們努力克制提名的結果。
科普類翻譯書所展現的趨勢,頗符合全球性的學術發展潮流,即導向跨學科、跨領域的書寫。今年的科普類書籍充分突顯當前世界對於人類世、生物、醫學、AI演算法、設計等新知的渴望,且大多寫得生動有趣,重視各科普領域與人類生活、社會及未來的關係,亦關照人與非人連結的整體世界。此類書籍的發展豐富多元,甚至也關注到人文社科與歷史的面向,以致評審面臨分類困難。未來,也許很難僅以「科普」一類就能涵蓋如此多元的跨領域書籍了。
在有趣的和重要的科普遺珠中,我想拾起三粒介紹給讀者:
《章魚的內心世界》是發生在水族館裡的故事。不論你是否曾對「章魚哥」為何能預測世界盃足球賽冠軍感到好奇,這本書可能引發你思考章魚是否會「思考」的疑問。本書作者基於對章魚的熱愛和同理心,企圖以擬人化的方式,引領讀者貼近這種會因無聊而搞破壞的軟體動物。倡議動物權的讀者若對水族館有意見,關於動物展示的倫理思考也是閱讀本書的餘味。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是春山出版社再度推出的台灣環境調查報告,關於921大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的重要紀事。兩本書的架構相似,致力鋪陳地震風災的知識,以及台灣在此自然災害科學上的特殊發展。評審們肯定這兩本書的重要性,但期待未來的環境報告能嘗試不一樣的書寫風格,讓敘事更有人味與節奏,增加本土科普書籍的可親近性。
▉社科類相對成熟飽和,期待突破既有觀點
相較於往年,且與他類作品相比之下,今年社科類書籍的新觀點或新視野展現較不出眾。不少熟悉議題,而如今全球關注討論的民主缺失或護衛等主題卻不見蹤影。有些書雖然探討當前的重要現象,惟格局與立場有簡化之虞,編輯甚至強化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影響書本的呈現。我也是個作者,要是以此手法只為行銷作品,應會令我唏噓。
就這樣,經過幾番正反意見的討論,最終「揭露未知」與「挑戰已知」成為評審決定社科類好書的關鍵。《職人新經濟》即以其突破階級與勞動的刻板印象而出線。《煙囪之島》是「報導者」團隊深入調查台灣石化產業的黑箱及其效應。《社企是門好生意?》挑戰了一般對於社會企業慈善必然良善的想法。
也許是因為社科類書籍的出版累積已相對成熟,科普類作品的多元蓬勃又勢不可擋,社科新書要能提出亮眼主題,突破觀點格局,並具備閱讀親近性,確實有些難度。不過,我相信值得期待,且看以下遺珠便知此類書籍的成熟發展:
《我必須獨自赴約》是本好看的報導文學,實在很難想像能有第二人得以完成此書。作者蘇雅德.梅科涅特(Souad Mekhennet)是深具歐美經驗的穆斯林後裔,以西方女性記者的角色隻身前往ISIS(伊斯蘭國),探索聖戰士組織的後台及其恐怖主義的邏輯。
《不順從的美德》中文書名可能會誤導讀者。此書其實是調查當前世界各地(尤其歐美)的極端激進團體或個人,從宗教、環境、科技、到建立新國度等,這些狂熱分子對於人類社會究竟有何影響,帶來的是失序的災難還是轉型的創新苗頭,尚未可知,但的確值得關注。
《卡塔莉娜》是本講述巴西療養院的民族誌,美國醫療人類學者朱歐.畢尤(João Biehl)透過主角卡塔莉娜看似支離破碎、卻又帶有詩意的字句,為讀者揭開精神病人的內在情感、療養院的處境,以及巴西醫療改革的結構性問題。本書還收入與作者長年搭檔的攝影師作品,記錄療養院裡的凝視、低垂與無奈,讓這本學術著作讀來頗具療癒效果。
《拚教養》是社會學者藍佩嘉再度推出的學術佳作,主題親近,可讀性高,清晰呈現台灣中產階級生活裡常見的孩童教養焦慮,偶爾也讓讀者一探底層教養孩童的困境,讀者應能對照自身經驗,期待閱讀成為反思的開始。
▉歷史類有厚重生硬的傾向,以小見大易吸引注意
歷史類作品仍為書市所愛,入圍比例最多。《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是唯一獲得評審一致推薦的上榜好書,英國經濟史學者奈爾.傑斯坦尼(Niall Kishtainy)結合經濟理論與思想史的時序性書寫,深入淺出,知識份量滿足但不厚重。另一本上榜的歷史類好書為《獻給皇帝的禮物》,是台灣歷史學者溫洽溢撰寫Wedgwood瓷器王國的跨洲物質史,主題與書寫風格都是較為少見的本土作品。
今年的歷史類好書多有厚重傾向,且持續關注兩次世界大戰及其後世影響,例如《巴黎.和會》、《終局之戰》(上下)、《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等。這些都可謂學術普及化的努力,不過學者廣博深厚的寫作慣性依然明顯,適合具備一定知識基礎的歷史迷翻書挖寶。
另外幾本可讀性高但未能入榜的歷史書,有如報導文學或以小見大,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歷史敘事:
《鈽托邦》是本重要且易讀的核災歷史紀錄,美國歷史學者凱特.布朗(Kate Brown)深入調查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核能競賽,如何成為雙邊政府欺瞞工人與社會的謊言,歷史持續影響當前世界。
《不死之身的特攻兵》最令我震撼。日本作家鴻上尚史揭穿日本在二戰中製造的「神風特攻隊」神話,追尋9次被送上自殺攻擊戰場卻屢屢抗命生還的傳奇特攻兵,娓娓道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文字讀來語氣平和,卻令我驚駭深嘆,戰爭的殘酷不僅針對敵方,也不放過自己人,極度扭曲的戰略與謊言直指戰爭視所有人為無物的殘酷荒誕。
《典藏台灣史:台灣原住民史》可能易受一般讀者忽略,但作者的誠意達成了極為困難的撰寫任務,令人感動,所以我一定要特別介紹這本並不厚重的簡史。
專長原住民研究的台灣史學者詹素娟,在族群政治與近期歷史的糾葛難題跟前,展現一流的歷史書寫功力。她梳理出理解原住民史的核心軸線:原住民與國家政權的關係,又是在怎樣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失去土地。作者不只討論了歷來政權及漢人移民對原住民的關鍵影響,也交代了牽涉其中的原住民族群相爭與遷徙。歷史向來紛雜,餘音自不可能單調。雖然作者的同情之筆依然可見,卻沒有原住民相關書寫中常見的二元脈絡與簡化情緒,精準切入、熟稔史料、文字通順、平心靜氣。可惜此書編輯失誤不少,所幸就知識而言瑕不掩瑜。想要掌握原住民歷史碩大樹幹與重要枝葉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本學術佳作。
▉閱讀載體超越單一形式,快速輕簡多元趨勢
近年來隨著資訊形式快速輕簡化,閱讀載體也有相應的多元發展趨勢。相較於往年,今年入圍作品的另一特色便是創作手法的多樣性,超越傳統非文學類書籍的樣貌,但內容卻仍維持一定的深度品質。這些創新作品涵蓋科普、社科、歷史類,是否預示了新一波的出版潮流?雖然最終未能上榜,但從初選、複選至決選階段都獲得不少好評,值得另闢討論。
《聽一整塊大陸唱歌》是過勞的中年學者父親為了喘口氣,與會煮飯的兒子一起,父子倆騎著自行車橫越美國東西岸,一路聆聽鳥兒唱歌,完成了這本結合自然筆記、旅行文學、生物觀察、鳥鳴錄音等風格的書。鳥類學教授唐納.柯魯茲馬(Donald Kroodsma)的71天日記,帶領讀者一起旅行、用手機掃描聆聽沿途鳥鳴。21世紀才有這種翻閱一本書即可同時享受文字與音樂的創新經驗。而父子倆看似不事生產的自行車壯遊,好生令人羨慕,也可謂是對資本主義下常態過勞與忽略聆聽自然的反思。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是本獨特的書,翻頁感受就像是攤開早年圖書館藏的大地圖冊,視覺經驗卻有如網路風格般的圖像文字線條豐富同陳,內容則堪比全球鳥瞰的經典新聞雜誌《六十分鐘》一般精闢。150張地圖,以不落俗套的主題切入介紹各國。有評審以「吃到飽」來形容此書,追求的不是精美細緻,而是一次讓你看透世局的多元與便利。
《阿蘭的戰爭》則是一本漫畫書,法國漫畫家艾曼紐.吉貝(Emmanuel Guibert)講述一名美國小兵在18歲那年受徵召投入二戰的生命史。原本沉重的主題,透過漫畫,尤其是渲染畫面的筆法,的確讓讀者更能感受回憶的氛圍。一個青春與戰爭的人性故事,在文字與漫畫的共同發酵下展開,好看又不失深刻。
雖然我還想繼續撿拾遺珠,但篇幅不容我任性,該總結了。
▉如何鼓勵支持個別作者從事深度創作?
除了上述特色外,評審們也發現中文創作延續近年的集體書寫趨勢,與翻譯書皆為獨自創作的現象明顯有別。
集體書寫得以快速聚焦主題,有利於短期內的能見度,達成獨自創作較難企及的速度與多元,卻也易流於快速的副作用,即深度有限、整合不利、書寫品質參差不齊。而獨自創作的書籍,不論厚重與否,書寫的深度內涵較為雋永,敘事精神較能一體成形,卻耗費時日還很傷神。
台灣為何流行集體書寫?如何鼓勵支持個別作者從事深度創作?
一般以為,台灣的書市規模「養不起」品質佳的非虛構類作品,因此獨立作者難有餘裕投入長期創作,也因此不少非虛構類好書乃學者所著。但同時,多數學者受限於學院內的評鑑,認為「通俗作品」無法交差,是以少有人願意嘗試。這些普遍想法,有其道理,也可能有其迷思。
英美大學一樣有學術升等的標準,甚至可能更為嚴格,但在國際大眾書市上,或僅以中文譯書來看,向來不乏外國學者的非虛構佳作,今年亦如是。其實,今年入圍決選的中文創作也有相當比例的學者專著,呈現多年深刻研究的普及化成果(如《獻給皇帝的禮物》、《拚教養》、《典藏台灣史:台灣原住民史》),或碩士論文改寫而成的專書(如《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學者們達成一定的學術階段後,其實已毋須顧慮作品形式的限制,而每年台灣也產出眾多的學位論文。換言之,從學界而來的可觀知識能量能否轉換成大眾書市中的深度好書,意願與做法是為關鍵。
學界與出版界都需要跨出邊界,互相瞭解與彼此鼓勵。希望未來學界的潛在作者與大眾出版社都能更進一步合作,突破深度中文創作有限的出版瓶頸。
最後再嘮叨幾句。不論是中文創作或翻譯書,編輯仍有精進空間。若出版社和作者都能更仔細地校閱文字與編排,翻譯更為精準可靠,提升正確性、可讀性與閱讀美學,實為讀者之福。真心希望以後看書不再需要紅筆,只要螢光筆就好了。●
▉2019Openbook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得獎作品如下:
▉2019Openbook 年度好書.翻譯書 得獎作品如下:
▇2019Openbook好書獎 年度好書 非文學類 決選委員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Openbook好書獎
▇來看看超過30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
贊助:
合作夥伴: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2019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 文學類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
2019Openbook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
2019Openbook好書獎》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 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