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盛行,台流影視也備受關注。編劇是影視產業鏈關鍵的一環,本期閱讀隨身聽邀請編劇家簡莉穎與遊走於小說與編劇的盧慧心,一起聊聊編劇的工作與影視改編的眉角。情節重要還是考據重要?為何戲一出問題,編劇老是被罵的那個?為什麼台灣歷史的原創影視操作上比較困難?且讓兩位編劇來說分明。
【精彩內容摘錄】
➤劇場一轉身就可以是千山萬水,但影視要真的做出來……
簡莉穎:說到改編,之前找了很多台灣的書籍,思考改編的可能。但其實它牽涉到滿多問題的,有的預算爆炸高,永遠無法回收,除非公視要做成旗艦大作,不計代價,不考慮回收。但我們畢竟是民間公司,有些題材真的很困難。劇場做什麼都可以,一轉身就是千山萬水;但影視很多東西都要很實地做出來,被現實牽涉的層面更大。
現在常提到「一源多用」,不過我認為影視並不是點石成金的魔法,這不太可能的。前期的企劃就有很多需要考量的事情,不能做的東西滿多的,比如從預算的規格,能在影視中展現跟全東亞打海戰嗎?要多少錢?這都是問題。
除了撒網式的找IP,有沒有比較好駕馭的、循序漸進的方式呢?這也是我們在思考的。
➤出問題怪編劇,編劇為何負擔這麼多責任?
盧慧心:很多時候觀眾看戲,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常常會把負面意見放到編劇的身上……
主持人:編劇編得不好。
盧慧心:我有這種感覺也。
主持人:這跟編輯很像,好事通常就說「這書寫得好」、「業務鋪得好」,不一定會稱讚編輯,但是,出錯了通常會說「編輯沒有把關好」……
盧慧心:編劇和編輯可能有宿命的緣份吧。很多觀眾把不滿意的地方歸諸於編劇,比如台詞、劇情安排、場景等等,都是編劇的問題。但是,編劇其實只是創作團隊中的一個人而已。劇本的確是編劇寫成的,但主創整體還有很多環節,比如製作人、導演,而後才是編劇。也有可能是10人的團隊,一起做各種決策,且事無鉅細,最後落實在劇本上,的確是編劇所寫的,但它也受到很多牽制。
不過,編劇不可能寫出自己認為完全不行的東西,如果真的完全不行,他也無法寫下去。所以,編劇要負責任、也有責任要負,但那僅是一部份。編劇同意了所有團隊的決定,然後將編劇所負責的部分加入其中,完成了最後的模樣。
我覺得編劇真的很需要愛,你一定要有感情,才能夠改編。不是喜愛喔,這份愛,應該是種共鳴,類似「我認為這個主題很重要」、「我想要探討這件事情」。
主持人:編劇有選擇嗎?業主打電話給你,請編劇來執行,若編劇發現沒什麼共鳴,該怎麼辦呢?
盧慧心:沒有共鳴就做不好,真的做不好,會很痛苦。而且,編劇進了一組團隊,是很重要的工作,除了寫劇本之外,也要跟所有的人對應,跟團隊一起工作。因為我是接案的,所以有時候,在這個團隊工作的我,跟另外一個團隊工作的我,其實是不一樣的,該如何在團隊中,發揮編劇應該的角色,這也很重要。
➤「好看」的歷史劇 vs「正確」的歷史劇
簡莉穎:我們到底需要「好看」的歷史劇?還是「正確」的歷史劇?說實在,日本也已經發展到正史不一定重要,有很多變化跟二創,織田信長都可以變成女性了。
但我認為,其實台灣對歷史的共識還沒有建立,在這個情況下,要生產歷史劇是困難的。困難在於:我們對歷史沒有共通的想像,沒有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就不會有2創、3創,光要建立共同體就是困難的。
主持人:所以如果今天碰到有個提案,是跟台灣歷史相關的,你會……
簡莉穎:我會拒絕(笑),沒有啦。對我來說,台灣歷史是個難題,然後難題在於該用什麼角度做呢?我不知道聽眾有沒有感覺——故事其實是累積的資產——我們如何描述一件事物,往往也來自前人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相關的故事。台灣史有點像,現在才開始,慢慢地講述這些故事。
很多故事一定要找到它的原型。比方說,我們對於大英帝國的皇室瞭若指掌,但它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故事堆疊起來的。台灣史到底有什麼故事呢?它有一個家庭故事可以說嗎?
只有考據,不足以成戲。比方王家衛拍《花樣年華》,這是個愛情劇,可是他用懸疑劇的方式想這兩個人。有種你退我進,諜對諜的方式堆疊出愛情。本質是愛情劇,但可以用懸疑的方式營造愛情。
對於台灣史中的那些故事,它的本質是什麼?還在考據嗎?或者已經有一些原型的故事出現了?可以找到什麼方式訴說這些故事呢?我目前也還是一位台灣史的學生,還在學習,可能還不足以有很明確的方案。
盧慧心:剛才莉穎提到的,影視作品當前對台灣史例子仍然偏少。出版有文學、小說,也有口述歷史,但是,我們都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做創作。為什麼會一直吵一些考據的事,也是因為還沒有充足的底氣,我們共同的、基本的土壤,還沒長成,土壤還不夠穩定。比如,社會對很多事物有普遍的認知基礎,很多事情我知、你知,大家都同意;可是這在台灣史仍沒有,所以我們會一直吵考據的事情。其實反映了底氣不足,這方面真的還不夠。
➤為何時代劇裡的公主一直梳頭髮?
盧慧心:之前讀向田邦子的散文,她提到雖然寫時代劇的劇本,但她不知道當時的人們都做什麼消遣,所以她沒辦法,只好常常讓劇中的公主梳頭髮,因為她的身分不能洗碗、做家務勞動,所在沒有生活細節的時刻,她就讓公主梳梳頭髮。
向田邦子很努力在劇本落實每一個細節,所以展開了這個探討。同樣身為編劇,我也同意,真正的編劇就是要把生活細節落實下來。
寫時代劇時,編劇有時候很難想像當時的生活現場。我認為,考據可能就是在支援這件事情。身為編劇,哪一年發生什麼大事,可能跟我的戲沒有關係;但是,那個時代的空氣究竟如何,我真的很想知道。●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Tags: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盛行,台流影視也備受關注。編劇是影視產業鏈關鍵的一環,本期閱讀隨身聽邀請編劇家簡莉穎與遊走於小說與編劇的盧慧心,一起聊聊編劇的工作與影視改編的眉角。情節重要還是考據重要?為何戲一出問題,編劇老是被罵的那個?為什麼台灣歷史的原創影視操作上比較困難?且讓兩位編劇來說分明。
【精彩內容摘錄】
➤劇場一轉身就可以是千山萬水,但影視要真的做出來……
簡莉穎:說到改編,之前找了很多台灣的書籍,思考改編的可能。但其實它牽涉到滿多問題的,有的預算爆炸高,永遠無法回收,除非公視要做成旗艦大作,不計代價,不考慮回收。但我們畢竟是民間公司,有些題材真的很困難。劇場做什麼都可以,一轉身就是千山萬水;但影視很多東西都要很實地做出來,被現實牽涉的層面更大。
現在常提到「一源多用」,不過我認為影視並不是點石成金的魔法,這不太可能的。前期的企劃就有很多需要考量的事情,不能做的東西滿多的,比如從預算的規格,能在影視中展現跟全東亞打海戰嗎?要多少錢?這都是問題。
除了撒網式的找IP,有沒有比較好駕馭的、循序漸進的方式呢?這也是我們在思考的。
➤出問題怪編劇,編劇為何負擔這麼多責任?
盧慧心:很多時候觀眾看戲,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常常會把負面意見放到編劇的身上……
主持人:編劇編得不好。
盧慧心:我有這種感覺也。
主持人:這跟編輯很像,好事通常就說「這書寫得好」、「業務鋪得好」,不一定會稱讚編輯,但是,出錯了通常會說「編輯沒有把關好」……
盧慧心:編劇和編輯可能有宿命的緣份吧。很多觀眾把不滿意的地方歸諸於編劇,比如台詞、劇情安排、場景等等,都是編劇的問題。但是,編劇其實只是創作團隊中的一個人而已。劇本的確是編劇寫成的,但主創整體還有很多環節,比如製作人、導演,而後才是編劇。也有可能是10人的團隊,一起做各種決策,且事無鉅細,最後落實在劇本上,的確是編劇所寫的,但它也受到很多牽制。
不過,編劇不可能寫出自己認為完全不行的東西,如果真的完全不行,他也無法寫下去。所以,編劇要負責任、也有責任要負,但那僅是一部份。編劇同意了所有團隊的決定,然後將編劇所負責的部分加入其中,完成了最後的模樣。
我覺得編劇真的很需要愛,你一定要有感情,才能夠改編。不是喜愛喔,這份愛,應該是種共鳴,類似「我認為這個主題很重要」、「我想要探討這件事情」。
主持人:編劇有選擇嗎?業主打電話給你,請編劇來執行,若編劇發現沒什麼共鳴,該怎麼辦呢?
盧慧心:沒有共鳴就做不好,真的做不好,會很痛苦。而且,編劇進了一組團隊,是很重要的工作,除了寫劇本之外,也要跟所有的人對應,跟團隊一起工作。因為我是接案的,所以有時候,在這個團隊工作的我,跟另外一個團隊工作的我,其實是不一樣的,該如何在團隊中,發揮編劇應該的角色,這也很重要。
➤「好看」的歷史劇 vs「正確」的歷史劇
簡莉穎:我們到底需要「好看」的歷史劇?還是「正確」的歷史劇?說實在,日本也已經發展到正史不一定重要,有很多變化跟二創,織田信長都可以變成女性了。
但我認為,其實台灣對歷史的共識還沒有建立,在這個情況下,要生產歷史劇是困難的。困難在於:我們對歷史沒有共通的想像,沒有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就不會有2創、3創,光要建立共同體就是困難的。
主持人:所以如果今天碰到有個提案,是跟台灣歷史相關的,你會……
簡莉穎:我會拒絕(笑),沒有啦。對我來說,台灣歷史是個難題,然後難題在於該用什麼角度做呢?我不知道聽眾有沒有感覺——故事其實是累積的資產——我們如何描述一件事物,往往也來自前人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相關的故事。台灣史有點像,現在才開始,慢慢地講述這些故事。
很多故事一定要找到它的原型。比方說,我們對於大英帝國的皇室瞭若指掌,但它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故事堆疊起來的。台灣史到底有什麼故事呢?它有一個家庭故事可以說嗎?
只有考據,不足以成戲。比方王家衛拍《花樣年華》,這是個愛情劇,可是他用懸疑劇的方式想這兩個人。有種你退我進,諜對諜的方式堆疊出愛情。本質是愛情劇,但可以用懸疑的方式營造愛情。
對於台灣史中的那些故事,它的本質是什麼?還在考據嗎?或者已經有一些原型的故事出現了?可以找到什麼方式訴說這些故事呢?我目前也還是一位台灣史的學生,還在學習,可能還不足以有很明確的方案。
盧慧心:剛才莉穎提到的,影視作品當前對台灣史例子仍然偏少。出版有文學、小說,也有口述歷史,但是,我們都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做創作。為什麼會一直吵一些考據的事,也是因為還沒有充足的底氣,我們共同的、基本的土壤,還沒長成,土壤還不夠穩定。比如,社會對很多事物有普遍的認知基礎,很多事情我知、你知,大家都同意;可是這在台灣史仍沒有,所以我們會一直吵考據的事情。其實反映了底氣不足,這方面真的還不夠。
➤為何時代劇裡的公主一直梳頭髮?
盧慧心:之前讀向田邦子的散文,她提到雖然寫時代劇的劇本,但她不知道當時的人們都做什麼消遣,所以她沒辦法,只好常常讓劇中的公主梳頭髮,因為她的身分不能洗碗、做家務勞動,所在沒有生活細節的時刻,她就讓公主梳梳頭髮。
向田邦子很努力在劇本落實每一個細節,所以展開了這個探討。同樣身為編劇,我也同意,真正的編劇就是要把生活細節落實下來。
寫時代劇時,編劇有時候很難想像當時的生活現場。我認為,考據可能就是在支援這件事情。身為編劇,哪一年發生什麼大事,可能跟我的戲沒有關係;但是,那個時代的空氣究竟如何,我真的很想知道。●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閱讀通信 vol.306》台灣也有自己的《侏儸紀公園》喔!
延伸閱讀
閱讀隨身聽S6EP9》音樂時代楊忠衡、灣聲樂團李哲藝/故事如何改編成音樂?資料到詩意的接力賽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8》雲門教室執行長謝明霏/身體是一部歷史,閱讀身體,閱讀肢體的文化差異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7》漫畫家穀子、CCC創作集主編温淳雅、編輯林宜柔/台漫隨你看、隨你抖內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