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EP11》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專注開發新人的熱血編輯魂

你那一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在此Podcast節目中,我們找來金鐘獎節目製作人邱顯忠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書業職人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人在江湖,做人處事要學,應對進退得磨,很多SOP掌握到了,做事不難;但是,知人斷物的「眼力」怎麼練?是門大學問。「閱讀隨身聽」第一季最後一集,邀請到寶瓶文化的總編輯朱亞君,她與她的團隊,擅長開發新作家,將完全沒有知名度的素人,煉鐵鍛金,打磨成深具市場力的作家。2017年話題之作周幕姿《情緒勒索》和林立青《做工的人》,雖在不同領域,但都是新人作家的第一本書,也都出自寶瓶的手筆。究竟,這看人的本領怎麼練?這些年來,又有多少從寶瓶出版第一本書的作家,開枝散葉,獨當一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本集精彩重點

  • 出版是一個說服的過程。當你喜歡一個東西時,它必定先說服你了。於是,我們先放下作家的年紀、背景、學歷,也放下他有沒有紛絲團、讚數多寡。通通放下來,這些條件都不管,先問自己:它是不是打動你了?當它打動一個編輯時,編輯得想辦法將把它塑形。它可能是亂的,編輯在做一個轉譯的過程,你得把它塑形,以此跟讀者見面,讓讀者接收到。
     
  • 一位編輯一生只要做過一本暢銷書,信心就來了。此時,你不會再去想去看排行榜上有誰,排行榜上是什麼話題。不會,你會去開發新的話題跟作者。這種成就感,只要享受過一次,就沒有辦法忘記,你會一直往那邊去。
     
  • getimage_30.jpg在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評審會議時,我感覺到詩人黃遠雄沒有另外一個50年了,所以在評審會議上,我極力推黃遠雄,但無奈敗落。那天回去後,我覺得超難過的。隔天頒獎,我遠遠就看到了黃遠雄,那時我已知道他不會得獎了,所以我想,結束時我一定要去向他致個意……你知道我做出版很多年了,所以我太知道,得不得獎是小事,可是每一位創作者的心裡,都非常寂寞,他們要的只不過是迴響:有人讀懂了並喜歡。
     
  • 做編輯很快樂。你知道嗎,如果把激勵自己的點永遠放在銷售多少本,你永遠不會快樂,你永遠在追數字。可是如果換個方向想,你將一個被埋沒的東西讓人看見了,那種快樂真的很難形容,那是一種幸福感。
     
  • 《做工的人》我其實一點把握都沒有,第一刷只印了3000本,因為沒有把握。書裡還有彩頁,只印3000本成本其實有點高,因為這個話題以前沒有人嘗試過,它是一個新的嘗試,大家會不會對這個有興趣呢,我沒有把握……這本書創下了一個奇蹟,從當年農曆年後它上市那天起,博客來的購物車一開,庫存就掛零,然後我們緊急再版。當時因為《情緒勒索》也再版,整個辦公室一團亂,因為大家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本書再版,所有的通路都在追書。到了第10天,我還沒有看到博客來的庫存是1,全部都是0。
  • 出版不同社會議題的書,可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例如,陳柏青《大人先生》裡很多同志的情節,但陳柏青給我的感覺是,他的文字是超新的文字。記得看完他的稿子那天,我坐在桌前想了很久,我想:我老了。這樣說,柏青的東西好我知道,但以前我們在感受一個東西的時候,是不但覺得它好,而且能完全融入。但柏青的東西,我知道它好,可是得用一點力氣,我在跨一個世代,我知道歷史翻過去一頁了。從柏青開始,那就是一個新時代的文字,前面沒有別人,它就是新的一頁。所以當時,我們努力去宣傳的,是他的文字這一塊,因為他這一塊超優秀。

    qpomreb_460x580-tile.jpg

  • 譬如瞿欣怡的《說好一起老》,講的是她與伴侶的故事,同樣是同志議題。書中描繪她的伴侶生病,陪著對方就醫的過程。但是我們沒有主打她們的愛情故事,我們打的議題是:「法律面前,我們終究是陌生人」……同樣是同志的書,每一本要打的會有不同面向,在大的同志議題下,會有小議題。
     
  • 談樂齡議題的「後青春書系」,也持續了6、7年了,我們一直在做一直在做。好處是什麼呢?它在累積我的讀者,讀者會知道:要找這樣的書,會找寶瓶的書來看,它會形成一個次品牌。
     
  • 信義誠品辦了一個展「台灣書系40年進化史」,選了台灣一些書系,那當然包括寶瓶的Island,誠品當時跟我們要了很多材料,「文學第一軸線」是2010年我們力推的,所以也把當時的很多素材給誠品,但他們沒有用我提供的照片,反而用了一封當時我寫給每個老師和文學作家的一封推薦信,我在展覽現場看到那封信,自己都覺得好感動。67395599_2497028917026914_6075560161672429568_n.jpg

67292661_2497028620360277_1129976694094954496_n.jpg

  • 在那封信上,我讀到自己寫下的文字:「這些年輕的作家,雖然還有一些生澀,但是他們最小年紀只有21歲,我相信給他們機會,鼓勵他們,持以時日,必然會成就一些華文創作的成績!這些今日播下的種子,也許3年,也許5年、8年,若是有一兩棵茁壯了,開出花朵了,那便是編輯卑微的一點期待。」我最感動的是,現在過了8、9年,神小風是《聯合文學》的主編;朱宥勳當然就不用講了,大家對他很熟悉;郭正偉是讀字書店店長;彭心楺則成為編劇;徐嘉澤後來又寫了好多好多小說……當初覺得只要有一兩個開花,如今每一朵都開了。或許他們後來沒有繼續在寶瓶出書,或者我們沒有走那麼近了,可無論如何,這不就是當年我們要的結果嗎?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