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報導》招待不請自來的情緒房客,等待靈感接通天線:莉迪亞.布蘭科維琪談繪本創作
➤畢業創作變成全球暢銷書 對布蘭科維琪來說,《情緒大飯店》的出版過程充滿幸運。這個故事源於她2022年攻讀視覺傳達設計碩士時的畢業作品,當她將作品交給指導教授審閱時,恰巧有出版社來電,... 閱讀更多
一時一地.阿潑》你清掉的災難垃圾,可能是他的珍貴記憶:記赫恪.魯瑪林花蓮光復藏書遭難
9月23日下午,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洪流夾帶砂石沖向下游,馬太鞍橋遭洪水沖毀,堤防隨之破損,位處溪岸的光復鄉因此遭遇洪災,水淹有一樓高。 寄居在光復國中旁民宅的赫恪・魯瑪林(林明華),... 閱讀更多
專訪》丹麥作家索爾薇.拜勒(Solvej Balle)與她的獨立出版時光迴圈
2022年,號稱「消失」文壇近30年的丹麥「神祕作家」索爾薇.拜勒(Solvej Balle),帶著她的新作《逃脫時光迴圈》(Om udregning af rumfang)席捲北歐文壇,... 閱讀更多
愛與傷的總和》站在兒時的創傷前:作家曾稔育、醫師吳佳璇談親職化兒童與缺席的親情
小學一年級,曾稔育被交代要顧好媽媽的手工藝店。 媽媽有時外出教課,店內臨時無人。初次顧店的他沒有特權,同樣要記住店內每樣東西售價多少,行銷守則第一條:要主動跟客人說明價格。...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352》理想大人的溫柔是……
成為大人以前,每個小孩都有生爸媽的氣、氣到想要離家出走的時候吧?通通編覺得本周封面故事介紹的《阿堤離家出走》,把小孩的心情與家人間的互動描繪得好真實啊,讀完之後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氣噗噗的時候,... 閱讀更多
報導》首屆臺灣作家節即將登場,數十場跨域、跨國、跨世代活動與展演,以「自然醒」呈現文學與創作的自由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的第一屆「臺灣作家節」,將於11月7日至30日登場。活動以「自然醒」為主題,期許以跨世代、跨領域、跨國界的交流,展現臺灣文學的自由與多元。應邀參與活動的包括60位國內、外作家、... 閱讀更多
第47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70本精選之星,8大類圖書,在AI時代創造更精彩而真實的閱讀世界!
文化部舉辦「第47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結果出爐。由24位各界專家組成的評審團,自3,336種參選讀物中選出共8大類型、623種作品,再從中特別推薦70種的「精選之星」。... 閱讀更多
愛與傷的總和》公開與隱私之間沒有「限友」,萬事先PO文的道德難題:蔣亞妮✕曹家榮對談
➤寫作者:可不可以寫,應該怎麼寫? 我們常看到的一些把個人的私密生活景況鉅細靡遺展露出來的貼文,結果引起紛爭,甚至造成「炎上」的事件。從這個角度看來,「我只想分享生活,怎麼會變這樣?」... 閱讀更多
現場》荒廢的永恆,肉身的遺址:姚瑞中《廢墟啟蒙》分享會
➤集結30年來的廢墟起點 講座的開場,攝影藝術家姚瑞中回顧新書《廢墟啟蒙》一路走來的過程,2005年他在北美館為個展寫文章時,對人生前途一片茫然。那時他把所有攝影作品放大24*...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