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2EP9》小天下、未來出版總編輯李黨/童書編輯別擔心碰觸不同類型與議題的書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在此Podcast節目中,我們找來金鐘獎節目製作人邱顯忠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一本好的童書,影響一位孩子對世界的想像。你曾想過,小時候看過的那些精彩童書,幕後的推手是哪些人嗎?閱讀隨身聽今天邀請到小天下及未來出版總編輯李黨,她投身童書編輯已數十載,製作過許多暢銷的作品,陪伴無數孩子的童年。在製作童書的過程中,她的堅持和選書的思考有哪些呢?請別錯過今天的閱讀隨身聽。

▇特別來賓:李黨

資深童書編輯,現任小天下出版總編輯。在彰化鄉下長大,小學時期只有中華兒童叢書陪伴,中文系畢業後,發現童書的新奇、有趣和廣博,就一頭栽在其中了。很開心童書編輯既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熱情所在。

▇本集精彩重點

  • 小時候曾讀過林良老師的《爸爸的十六封信》,那是林良老師寫給大女兒林櫻的作品。我讀到一位跟我爸爸完全不同典型的父親,我好羨慕這樣的父親。透過這本書,我看到另外一個世界,跟我成長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對外面的世界產生很多的嚮往。
     
  • 有人說,一個人有兩個童年,一個是自己的,一個是陪孩子長大的。我覺得有三個,因為我現在還是一位童書編輯,童年還繼續著。
     
  • 製作「漫畫科學小百科」系列圖書的過程,我需要自己讀資料、寫漫畫腳本、寫文本,還要寫補充知識,自己得去搜尋很多資料。要將那些比較艱深、不容易懂的資料,轉化為孩子的文字。這時候我開始思考:「什麼才是孩子的文字?」不能用成人式的思維,要使用孩子看得懂的、聽得懂的文字。

man_hua_ke_xue_xiao_bai_ke__0.jpg

  • ​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圖像層面的溝通。童書有很大一部份是圖像,《漫畫科學小百科》又是自製書,所以我們必須跟畫漫畫的繪者溝通,必須跟另外畫寫實畫面的插圖者溝通,也要跟美編溝通版面的安排。這個部分,對於我自己成為一位童書編輯,幫助非常大。
     
  • 其實童書不能一味只給孩子糖衣,而是透過潛移默化,包括希望給孩子的價值觀,都隱藏在裡面。像國外的少年小說,主題很深也很廣,但基本上還是希望給予孩子希望。所以不會有什麼主題我不去碰觸,包括霸凌、同志,變性或弱勢的,這些不同類型和議題的主題,希望一般的孩子因為讀了這些書,對身邊的人可以有更大的包容心和同理心。
     
  • 《用點心學校》是我到小天下第一年開始做,到現在已經出到第11集,是我們自己的本土創作。有一次我到一所小學做了調查,問看過這本書的請舉手,大概有75%。這是一本橋樑書,因為它談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點心,用幽默的方式書寫,使用許多中文特有的文字遊戲,到現在還很受小朋友歡迎。基本上,輕鬆一點的選題,孩子們會比較喜歡。
    yong_dian_xin_xue_xiao_.jpg

  • 台灣市場真的不大,就人口來說,現在出生率一直在下滑,所以不管是作者還是編輯,其實都很辛苦。作者能拿到的版稅不是這麼多,很難當一位專業的創作者,對編輯來說,得不斷的出新書,因為以童書來說,如果能賣到5000本,就已經算暢銷書了,所以編輯得不斷耕耘、不斷找新書。
     
  • 台灣童書發展早,跟國外接觸也比較早,就整個華人市場來說,我們培養了一批我覺得不錯的編輯還有創作者。結合這兩者,做出好的書,將眼光放在整個華人市場,這樣對編輯和作者,都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以小天下來說,我們這些年賣大陸版權,賣得還不錯,好好把一個主題做好,有時也會有供不應求的狀態。

    bfc105x.png

  • 譬如張嘉驊《少年讀史記》,我們大概5年前出版,剛好搭上大陸這波非常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所以這本書一被引進,馬上銷售就跳到當當網的童書排行榜。連續三年多來,一直都在年度總榜的前十名。這套書全套5本,目前已經銷售300萬冊。
     
  • 如果家長要幫孩子選書,我會建議你根據孩子目前的閱讀能力來選書,千萬不要花多少錢買多少書,幫孩子儲備兩年、三年以後的閱讀,因為那時候孩子可能連碰都不碰。讓孩子當下能夠閱讀、當下能夠享受,還有當下能夠讀得懂是很重要的,要能讀得懂他才會有成就感。讀不懂就會有挫折,有了挫折他對閱讀就會沒有興趣。
     
  •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對閱讀還不是很感興趣,建議你「投其所好」,孩子喜歡恐龍,喜歡車,喜歡籃球,你就找這類的書或上網搜尋陪他看,當孩子看得更多讀得更多,他的視野就會打開了。另外關於青少年,我很建議家長「陪讀」——你的孩子讀什麼,你就跟著讀。這樣你們會有更多話題可以聊,你也能知道孩子在想什麼,親子之間更容易溝通。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