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現場》台灣同婚立法的那些路:《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新書發表會
在信義誠品六樓的演講廳,4個年輕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接受全場觀眾的掌聲。這4位年輕人目前從事不同的工作,但在2019年時,他們都是前立法委員尤美女辦公室的助理,參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關鍵戰役。... 閱讀更多
現場》擲入大海的瓶中信,竟然得到了回音:訪張娟芬參與「2023臺灣文學翻譯工作坊」
「王信福頹然坐在牢房裡。花襯衫、墨鏡、手錶、佛珠,已經全部被看守所收走,他得到一套囚服,顏色極淺淡,分不清是洗了太多次褪色的,還是原本就這樣⋯⋯」敞亮的木質演講廳迴盪溫暖堅定的嗓音,... 閱讀更多
現場》反殖的台語 、融合的粵語:鄭清鴻、沐羽《請說國語》對談
在台灣,關心母語發展的人可能都想過這些問題:當我們說要振興自己的語言,我們的目標究竟是什麼?面對強勢語言的種種影響甚至迫害,母語運動應該如何自我定位?而身分認同的鬥爭和復興語言的奮鬥,... 閱讀更多
年度論壇 1》AI可以幫你愛/照顧一個人嗎?當機器人進入照護現場
撰稿|謝銘鴻 攝影|張震洲 ➤AI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倫理界線 在座談開始之前,王兆祥先向聽眾分享機器人影片:一隻純白機器人身處起居空間,以手臂夾起洗衣籃、按下電梯按鈕,動作靈活流暢,...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59》閱讀大使黑嘉嘉的知性氣質與專注光芒,擋也擋不住(♡˙︶˙♡)
還記得拍攝好書獎代言人宣傳照那天,看到身體微恙仍敬業來到攝影棚的黑嘉嘉,對著工作人員客氣問好,通通編感覺如作夢般不真實。接受採訪時黑嘉嘉說,她8歲便在聯絡簿上寫以後想當職業棋士。11歲那年,... 閱讀更多
現場》沒有所謂的香港黃金時代,重要的是個人選擇與行動:陳寧、王聰威談《枝繁葉茂》
對談從一首香港經典流行曲開始,陳百強〈一生何求〉。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準時抵達的聽眾剛推開書店大門,就驚訝察覺自己沾進了80年代末濃厚的香港氛圍。現流冊店有曾經舉辦音樂會的音響設施,《枝繁葉茂... 閱讀更多
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甘耀明談青少年成長小說《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以青少年為主角,夾帶臺中地景及專業生物知識的《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由曾任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文學類評審委員的資深教師、小說家甘耀明,與教育工作者、薩提爾推手李崇建共同創作而成... 閱讀更多
2023臺中文學季》穿越30冬的歌聲——楊逵《鵝媽媽出嫁》復刻講唱會側記
秋日周末午後,微風與陽光正好,臺中文學館的大榕樹下傳來了歡快樂聲,路過的大人、小孩紛紛好奇入座。由臺中市文化局、文訊雜誌社舉辦的2023臺中文學季「遇見大師系列」活動「穿越30冬的歌聲——楊逵《... 閱讀更多
2023桃城文學什光紀》如何成為造浪的人:簡莉穎x厭世姬沙龍側記
串流平台時代來臨,百劇爭鳴之際,台劇也不斷推陳出新,其廣受歡迎的現象被稱為「台劇復興」。今年4月上映的政治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不僅觸碰台灣相對少見的政治工作題材,內容主題更交織了職場倫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