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閱讀通信 vol.256》Rendez-Vous, Check it out
🎵通通編的朋友最近在整理藏書,一堆歷史系磚頭清出出清。 清楚記得他說要賣好多次,結果搬家還是累到差點去世。 問他為什麼捨不得,他說這是前人的失他丟不得。 問他為什麼又捨得,... 閱讀更多
現場》以「小寫歷史」為觸動生命的記憶造像:楊双子╳洪愛珠對談《四維街一號》側記
自小生長於台中烏日大肚山下的作家楊双子,2020年出版了《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回溯留下生命原初記憶的成功眷村,述說對已故妹妹若暉的真情與思念。2021年則推出《開動了!老台中:... 閱讀更多
2023臺北詩歌節》咖啡與詩駐站計畫「詩生萬物,萬物有詩」現場側記
說起每年臺北詩歌節,最期待的除了精采的開幕詩演出,還有各種創意橫生的跨領域詩行動。今年度詩歌節首創名為《詩生萬物,萬物有詩》的咖啡與詩駐站計畫,選擇疫情前搖身變為「咖啡街」的金門街進行5場結合食物、... 閱讀更多
報導》迎接創作的心靈進駐,讓國際文化在此播苗:臺灣文學基地作家駐村
談到「駐村」,對臺灣創作者來說,想像的可能是飛往遙遠的海外、練習說著不熟悉的語言、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像是流浪,或者蜷居,讓自己換個空間生活與創作,期待偶然的相遇。然而,...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55》酷兒不分國界,韓國作家朴相映筆下人物也看王家衛《春光乍洩》
「我們也一起去伊瓜蘇瀑布吧。」 通通編在韓國作家朴相映的小說《想成為一次元》讀到,祕戀中的兩位韓國男高中生一起看《春光乍洩》,討論誰比較像張國榮飾演的何寶榮,還相約一起去朝聖電影場景。... 閱讀更多
現場》以詩作觀景窗,觀看決鬥:陳柏煜╳蕭詒徽《決鬥那天》對談及競技歌牌側記
詩人陳柏煜拘謹靦腆,外表沉靜,詩作文字意象卻讓讀者血液沸騰。近日出版的詩集《決鬥那天》,書腰文案這麼寫:「愛人即仇人 一鏡到底/敵意含欲望 一觸即發」,彰顯敵友身分矛盾共存的緊繃感。... 閱讀更多
2023桃城文學什光紀》成為一個文學的人:廖輝英X鍾文音沙龍側記
呼應開幕日的命題,兩位作家回顧生涯歷程,從頭梳理起各自的寫作之路。 ➤寫作的初始與延續 廖輝英時常透過作品映照自身經歷與女性處境。6歲起,她便擔負照顧弟妹、操持家務的工作,... 閱讀更多
現場》跨越國際城市的推理犯罪:《千禧黑夜》新書座談會側記
風光明媚的下午,香港作家冒業來到大稻埕的郭怡美書店,進行新書《千禧黑夜》的座談會,並由推理評論家路那主持這場活動。 現職為軟體工程師的冒業,創作小說的經歷其實比寫程式還早。... 閱讀更多
現場》擺脫威權傳統思考,擁抱民主開闊海洋思維:郝明義《臺灣的未來在海洋》新書分享會側記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新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付梓,今(10/6)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分享會。 曾受聘擔任國策顧問,2013年因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宣布辭職的郝明義,自8年前(2016...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