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閱讀通信 vol.261》一年一度成為書籍富翁的機會又來了📖
每年年底通常是大家在社群媒體上展現自我品味的時刻(?)比如大數據會計算你在串流平台上常聽哪些歌、Podcast,以及你社群上最有人氣的照片等等。又或者不是經由電腦計算,自己分享一整年看過的好看電影、... 閱讀更多
年度論壇 2》當AI理解感情,他也能(幫忙)處理情緒勞動嗎?
撰稿|佐渡守 攝影|張震洲 ➤AI能勝任或取代人類的情緒勞動嗎? 在談AI有無可能分擔人類情緒之前,劉育成首先解說「情緒勞動」的定義。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一詞,... 閱讀更多
現場》打進不透明的領域——BCLT夏季學校給英語文學譯者的職涯提點
英國文學翻譯中心(British Cent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以下簡稱 BCLT)夏季學校課程有三大主軸:翻譯工作坊、創意寫作課程、譯者及出版社講座。... 閱讀更多
日漫電訊報9》淘金熱或泡沫化?——日本條漫新創熱潮最前線
2021年起,許多日本企業先後投入所謂「條漫」(Webtoon)形式的漫畫領域。從傳統漫畫出版公司,到YouTube短動畫、遊戲等其他娛樂產業的公司,甚至到幾乎沒有關聯的電子商務公司,...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職人篇》臺灣第一位奧運選手張星賢,他的抱負與遺憾ft.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被刻意遺忘的」「被背叛的」第一位臺灣奧運選手 9年前熱血的棒球電影《KANO》,使日治以來塵封至今的臺灣體育發展史得以受到重視及討論。現在我們都知道1931年夏天,...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職人篇》夢幻大樂隊,從美軍俱樂部、藍寶石到西索米,高雄樂士浮生錄 ft.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有一群歷經美軍駐臺與歌廳秀時代的老樂師。在戰後1950到70年代,他們是國際標準編制Big Band裡不可或缺的一員;在「臺灣錢淹腳目」經濟起飛之際,他們是鄧麗君、高凌風等大牌明星仰重的老師。...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職人篇》政治歷史、在地傳奇、文物修護、轉型正義……博物館是故事的源頭寶藏
臺灣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近年都積極投入文史轉譯的領域,總結本次11個「說故事的博物館」所提供的潛力題材,有些已經產出圖像IP及原創漫畫,例如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酷獸奇航》、國立美術館的《百年爛漫》、...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60》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失去某種語言的恐懼
通通編小時候都叫媽媽馬麻,一直到某個夏天去阿公家住一周,父母來接回家時,通通編脫口而出:「阿母恁來啊喔。」媽媽說那是她人生無比接近綜藝摔的瞬間。 雖說小孩子就是一塊吸收語言的海綿,... 閱讀更多
現場》台灣同婚立法的那些路:《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新書發表會
在信義誠品六樓的演講廳,4個年輕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接受全場觀眾的掌聲。這4位年輕人目前從事不同的工作,但在2019年時,他們都是前立法委員尤美女辦公室的助理,參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關鍵戰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