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現場》創作的誠實反映在不受拘束之上:吳睿哲《有蚱蜢跳》分享會側記
圖像創作者「吳睿哲」這個名號在藝文圈不時被提起。去(2022)年,他為作家陳柏煜《科學家》文集進行的書籍裝幀,發行後受到盛讚,被OKAPI評選為該季「書籍好設計」。... 閱讀更多
現場》那些在田野中發現的相異與相似——《異地安身》番外篇
人類學家進入田野,如何認識「異地」的人事物、如何建立關係?或者,把範圍拉得更廣一點,每個人都有可能去到一個自己不甚熟悉的「異地」,我們該如何思考「我」與「他者」,思考彼此之於對方是什麼樣的存在... 閱讀更多
報導》臺文基地文學改編舞蹈計畫開跑,吳明益〈雲在兩千米〉舞者化身雲豹漫步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詩人鴻鴻共同策劃,「身體,文學ê所在──文學改編舞蹈計畫」系列活動將於2023年10月29日起展開,在臺文館位於臺北的據點──臺灣文學基地,以舞蹈、肢體劇場與文學的跨域結合,... 閱讀更多
話題》有些地方,你離開了才會書寫—梁啟智X周漢輝對談香港公屋新書
「你的臉容恢宏於/也細緻於城市」——《地納於心》周漢輝 從公屋的萬家燈火,來讀香港這座城市。「恢宏」如梁啟智的《香港公屋:方格子的吶喊》,走遍254條香港公共屋邨,用雙腳寫給香港的情書...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遊戲篇》藏品之美融和歷史事件,文物修護、角色扮演、空間模擬都令人沉浸
「說故事的博物館」系列專題,思考臺灣博物館與藏品如何進行更豐富的IP化想像,第一個主題聚焦愛情主題與影視改編。本次主題則聚焦當代另一個強勢的媒體形式:「遊戲」。自70年代起,由美、...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遊戲篇》集臺灣刑偵空間與技術的大成:安康接待室 ft.國家人權博物館
在國外影視、小說、遊戲、漫畫作品中,常常會看見「FBI」的身影,它指美國聯邦調查局,而臺灣也有調查局,其創立與國共內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蔣介石是國民黨調查組織最早期的領導人,...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遊戲篇》文物修護師是柯南,也是俠醫,市仔頭福隆宮雲龍神龕 ft.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揭開修護世界的神祕面紗:文物修護(復)師何許人也? 2012年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原「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也改制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以下簡稱文資局),專責執行全國有形/...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遊戲篇》國寶變身圖像角色IP,動畫+代言,酷獸奇航的冒險 ft.國立歷史博物館
➤將國寶文物發展為漫畫與IP圖像角色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裡的人氣國寶「酷獸」,是春秋時期青銅器,造型奇特、驕傲臭屁。自認完美、是鎮館之寶的他,某天突然發現自己是個殘缺不全的文物,...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遊戲篇》建國大亂鬥,黃虎旗與臺灣民主國誕生史 ft.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民主國的象徵,臺灣文物史上的謎團 2021年日治時期臺灣雕刻家黃土水的作品《甘露水》重新問世,瞬間成為當年藝術圈的重大事件。這座雕刻消失40餘年後再度現身,意義重大,更在不久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