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現場》人為的制度就具可逆性:皮凱提《平等的反思》新書分享會 feat.苗博雅、楊智強
只要將這本書從書店櫃上取下,讀者第一眼就會看到三行黑色的字,清清楚楚地印在以白色為底的書腰上:「貧富差距逐步擴大的今日,反而是百年來最平等的一刻?」 這樣的疑問句,正是法國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 閱讀更多
現場》簡潔是對複雜的沉思,聶永真操刀台中綠美圖視覺識別系統,穿梭在圖書館是一種沉浸
既是圖書館,也是美術館!「臺中綠美圖」是全臺首見兩館交融共構的新型態文化場域,也是坐落在全臺最大都會公園「中央公園」的世界級地標建築。這是「建築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99》姑婆養了會咬人的貓狗
三個禮拜前,通通編跟著走讀活動的第三場「走讀支亞干:耕吧樹洞餐桌」來到花蓮萬榮的支亞干部落(西林村)。Apyang介紹周邊植物提到姑婆芋時,通通編就反射性地找附近的咬人貓跟咬人狗。... 閱讀更多
報導》在圖書館聊電玩:徐昌隆談《金庸群俠傳》的開發故事 feat. 徐人強
90年代的台灣,可謂本土遊戲產業的黃金年代:《軒轅劍》系列、《大富翁》系列、《仙劍奇俠傳》、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每年都有穩定的台灣本土遊戲上市。... 閱讀更多
現場》美好食光中的Truku故事:Apyang(程廷) ft. 郭熊「走讀支亞干:耕吧樹洞餐桌」
在太魯閣族Truku的傳說裡,過去曾有個極為高大的巨人Mawi,他一腳就能從這座山跨到那座山,座落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便是被巨人踩踏而形成的平原。8月24日正午時分,...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曾經投身社會運動,也以社運為主題撰寫論文的她,為什麼選擇變成寫小說的人?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最終留下什麼樣的成果?本期封面人物許恩恩說:「我覺得寫小說是比較自由的。」小說,不需要受限於文獻和研究框架... 閱讀更多
報導》陪伴身為個體的我們,翻轉出絢爛的生命之花:江鵝×蕭郁書《憂鬱與創造》分享會側記
➤當思維與色彩合作,回應召喚的陪伴 「請完全不要用大腦來使用它。」江鵝如此描述《憂鬱與創造》。 研究人類圖的知識,帶給江鵝思辨與細節驗證上的樂趣。她形容自己的讀者,... 閱讀更多
英美書房》武則天操控機器人的科幻大戰!亞裔加拿大作家趙希然以《鐵寡婦》榮獲雨果獎最佳新人「驚奇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2024年雨果獎得主揭曉,亞裔加拿大作家趙希然(Xiran Jay Zhao)破例三度角逐最佳新人「驚奇獎」(Astounding Award),順利獲獎平反去年冤屈。...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97》你放在辦公桌上的精神支柱是什麼?🔍
辦公桌的布置似乎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工作狀況和喜好,通通編暗中觀察過同事們的桌面,可以發現許多貼合個性的療癒小物,諸如天然石柱、公仔模型、扭蛋或者偶像的一張美照,配上幾本待讀的書籍,讓自己每天要待8小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