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世界閱讀日.活動》全臺各地圖書館.響應全球文化盛事
臺北|臺北市立圖書館 4/20~5/4,【2024世界書香日】《縱讀臺北》走讀活動,共5梯次【活動詳情➤】 4/20【臺大校園】椰林醉月─水‧文漫讀|校園專業導覽 4/21【... 閱讀更多
話題》周雅淳談性教育及兒少網路性剝削:請成為值得被信任、讓孩子願意第一時間求助的大人
Openbook:雅淳就讀社會所時,曾以〈不止是受害者──性暴力創傷經驗與自我重建〉為題,訪問多位性暴力倖存者,在碩論中書寫當事人遭遇創傷到自我轉化的經驗。你曾在勵馨基金會工作,...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78》最容易過勞(burn-out)的,往往是鞠躬盡瘁、完全投入的那些人
每個努力都會耗盡我們所有的氣力。我們的工作只是例行的雜務,毫無補償價值。我們會覺得被榨乾了,完全被掏空。 感覺熟悉嗎?這段話其實是《終結職業倦怠》的書摘。... 閱讀更多
對談》小說是延長剩餘的生命?曹馭博X吳明益談《愛是失守的煞車》
➤在觀察的過程,形成面對世界的體系 吳明益:首先要說明,這幾個提問不是質詢、不是質疑,而是我自己在寫作的路上,漸漸形成自己的不穩定看法。也就是說,部分也是我的自我提問、自我猶疑。 其次,... 閱讀更多
話題》陳潔晧談兒童性創傷:關心遭遇性虐待的兒童,請從溫暖、理解與支持開始
2016年,陳潔晧出版《不再沉默》,詳述壓抑了長達30年的童年性創傷記憶,重新建立自我、直面長期以來對自己冷暴力的家庭成員等種種過程。最末章提到遭受性創傷後,以及在自我察覺進而復原的歷程中,...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77》你在的土星現在幾點?
通通編在美而美吃早餐時,電視新聞播報,康老師的橘貓閃現蹤跡了。「好想養牠」,這句話從隔壁桌傳來。會不會有一天,康老師跟她的貓在天王星相聚。 本週Openbook專訪了作家蔣亞妮。她在最新散文集...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76》擲筊請示王爺,為出版業指點迷津🙏 ft. 宋尚緯,還有虎爺
本期閱讀通信,通通編要來分享當跟屁蟲去專訪現場的小故事。 當時採訪團隊拿著從threads蒐集來的疑難雜症,找了一陣子才發現隱身在玻璃窗後的集英王府。原來因為受到都市計畫的影響,... 閱讀更多
話題》清明鬼話特輯:謝宜安《必修!臺灣校園鬼故事考》+臥斧網路漫畫專欄《見鬼》
Q:為什麼臥斧這次會用漫畫的形式談「鬼」?對你來說,「鬼」是什麼樣的存在? 臥斧:畫漫畫是一直都有的興趣。前陣子因慢工出版總編輯黃珮珊談到一個專題企劃,問我有沒有興趣畫,那時算算時間允許,... 閱讀更多
現場》語言學家開講!《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新書活動側記
兩位專業語言學家謝承諭、蘇席瑤聯手合作,蒐羅超過70部影視作品與時事新聞,從多元主題探討社會上的各種語言學現象,出版新書《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新書分享會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