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閱讀通信 vol.288》吳宇實《為了愛上春天》,就像少女漫畫暗黑版的《再見機器人》?!
從小就是電視兒童的通通編,對《皮諾丘》跟《綠野仙蹤》的劇情一直印象深刻。曾在坐在螢幕前,對著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A.I.人工智慧》、布萊德.博德的經典動畫《鐵巨人》淚流滿面。 前陣子進電影院看了《... 閱讀更多
話題》捷克「作家閱讀月」即將啟航,我的行前準備:再認識捷克及其文學
「捷克這個共產國家是由兩個種族共同組成的國家,兩種語言也通行無礙。其一是捷克語,另外一種是斯洛伐克語。」 1984年葉石濤在介紹捷克文學時,開頭是這麼寫的。 為了在「作家閱讀月」...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87》2100年的人聽到黑暗森林法則應該會問森林是什麼
通通編記得第一次看《三體》是國一時,接在海洋驚悚小說《群》之後看的。回頭想想或許是看完《群》意猶未盡,移情之下挑了一本封面長很像的來看(兩書封面都有一個大圓)。 對當時的通通編來說《三體》很難... 閱讀更多
東亞書房》活著是被允許的!河崎秋子獲直木獎後推出首部長篇監獄小說《愚者之石》,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著有《颶風之王》、《對土贖罪》,並在今年初以《同類相殘》贏得直木獎的河崎秋子,上個月底推出獲獎後首部作品《愚者之石》(小學館)。故事始於明治18年初夏,... 閱讀更多
報導》我要寫台灣的推理小說:藍霄《錯置體》20週年座談側記
「推理迷應該都很清楚,霄哥的正式身分是推理圈的鎮圈神獸!」在推理作家藍霄的《錯置體》20週年紀念珍藏版座談會上,主持人路那這麼說道。 20年前的《錯置體》,是日本首部以「亞洲本格聯盟」...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86》寫作書算不算是一種創作的胃腸碇?
關於創作這件事,通通編做過最荒唐的行為是把當時非常厚重的筆電搬到廁所,一邊如廁一邊寫,短暫的時間內也不可能寫出曠世之作,只是對生理和精神上的同時解放感到舒暢罷了。(畢竟當時的產出基本上相同... 閱讀更多
2024 Openbook 年度活動》「島讀共同體」:作家對談、海洋與生態路線走讀、 人文Podcast節目即將登場!
我們總以不同形式觀測或確認島嶼的模樣,文字、照片或影像,寫書、設計導覽路線,甚至是想像一座諾亞方舟的植物園。 10多年前的吳明益在《家離水邊那麼近》寫下他徒步旅行的生態觀察;... 閱讀更多
現場》從身心疾患陪伴者到切身經驗:《憂鬱》、《焦慮》新書講座側記
邁入21世紀的現代世界,知識與科技發展來到空前絕後的境界,人類看似達成了不少進展,卻仍無法摸透諸如憂鬱、焦慮、藥、迷信、愛與痛等困境。左岸文化日前推出從人類學及心理學角度切入的《21世紀的人生難題:...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85》選擇進入婚姻究竟是幸還是不幸?真是一場人生大哉問。
你有跟上前陣子超級熱鬧的「老公怎麼還不去死」討論潮嗎?本期OB的封面故事讓通通編想起個人很喜歡的電影《婚姻場景》,這部瑞典導演柏格曼的作品,以真實到接近殘忍的方式,分析婚姻關係裡的男女。...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