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話題》她用日記突破封鎖,在瘟疫中建立新的連結:郭晶《武漢封城日記》
全球第一本武漢疫情紀錄,即將率先在台出版。 2020年1月23日凌晨兩點,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宣布所有公共運輸停止運行,...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78》轉化生活的荒誕,以漫畫勻出一處安身之地
「畫畫會讓我忘記很多不開心,暫停去想過去和未來,不像活在當下,更類似一種麻痺。」 漫畫家Pam Pam近期的新作《癌症好朋友》,記錄她在家人罹癌期間的陪病日記,讀起來酸酸苦苦的,... 閱讀更多
2020臺北文學季》林文義、李德筠 邀讀者川讀淡水河
撰文:張慈芬、整理:黃基銓、攝影:吳景騰 春日,3月7日和風輕撫在微光的午後,2020臺北文學季首場活動,「漫遊淡水河:快樂的出航」啟動。... 閱讀更多
話題》想念自己的時候,就出門走遠路:讀厄凌.卡格《就是走路》
速度是生物政治。兩個人的生活壓力不同,走路的速度絕不會一樣。兩個速度懸殊的人同行,就像是兒童故事中的「快快和慢慢」,一個怪對方慢郎中,一個受不了對方急驚風,同樣苦不堪言。... 閱讀更多
法文有譯思》在一段時間中把它的顏色借給了你:紀德《地糧》翻譯拾遺
「納坦奈爾,我要教給你熱切癡狂。」 「台灣製造」的正體中文新譯版《地糧》,在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誕生一個半世紀後翩然降臨,澆灌文學的豐美麥田。...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77》努力100分,成功不保證:導演廖建華與《狂飆一夢》基層黨工故事
導演廖建華的新紀錄片《狂飆一夢》近期上映,通通編已握好門票,期待來看這齣電影。一般電影或政治活動宣傳,往往主打明星要角,廖建華卻將鏡頭鎖定在幾位台灣民主化運動的基層黨工,他們有男有女,曾經投身選舉(... 閱讀更多
話題》拉丁文不死?談《世界圖繪》再現拉丁文的意義
去(2019)年底大塊文化推出拉丁文-中文雙語百科辭典《世界圖繪》(Orbis Sensualium Pictus),這是17世紀的哲學家與教育家康米紐斯(Iohannes Amos... 閱讀更多
話題》一百多年後,我們從婦女節看見什麼?
佛洛依德曾問:「女人到底要什麼?」女性主義論者茉莉.海斯科(Molly Haskell)回答:「我們只不過想要和男性一樣多元又豐富的選擇罷了。」然而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想望談何容易?百年多來,...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76》浦澤直樹書迷的大腦小劇場
如果要去一個荒島,可以帶上10套漫畫(好貪心,一套漫畫有十幾本,行李箱會塞不下噗),你會選哪10套呢?應該有不少人會選擇帶一套浦澤直樹吧,那會是《20世紀少年》、《怪物》或《危險調查員》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