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閱讀通信 Vol.99》帶著好奇心出發,生活處處是寶藏!
上個月底《椰子的葉蔭》座談會中,譯者蔡思薇提到一句話,通通編覺得超級認同。她說,當今便利的網路讓知識變得隨手可得,卻也讓大家少了探究的慾望。 想想在交通還不是很便利的1911年,... 閱讀更多
話題》窺見創作中的頭腦:曹馭博、郝妮爾、張馨潔、連明偉邂逅《故事如何說再見》
▇ 曹馭博:詞語是靈光的獻禮 【邂逅作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 美國小說家艾美.本德(取自KCRW)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得靠著繕打書摘來平撫我生活上的慌亂。... 閱讀更多
現場》讀博物日誌《椰子的葉蔭》,跟著川上瀧彌遊賞百年前的南洋:吳明益、蔡思薇、董景生對談
1895年,當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隨著博物學者陸續踏上這座小島,正式開啟了日治時期台灣植物研究之門。你我熟悉的台北植物園在同年成立,園內於1924年建立的「腊葉館」,更是台灣第一座植物標本館...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98》在閱讀中看見城市,在生命裂縫中看到光
卡爾維諾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中有個叫狄斯比那(Despina)的城市,座落於大海與沙漠的交界處,當駱駝商隊穿越沙漠前來,迎面的是一艘即將啟航的大船;遠渡而來的水手在無垠海洋線看到的不僅是廣袤的陸地,... 閱讀更多
現場》企盼,自由之夏:在國安法與疫情之間夾縫求生的香港書業
2020年全世界都不好過,香港尤然。「反修例運動」(台灣多稱「反送中運動」)自2019年3月因「陳同佳案」而起,已然超過一年。港府儘管於當年9月宣布撤回修例,中共人大卻於今年6月30日火速通過《... 閱讀更多
現場》yum yum的文學百味!2020年「走讀台灣」夏季活動特搜
■作家與作品,雋永上癮的文學夏天 陳又津與鹹光餅,將追憶出一段啥樣的三重之夜?鴻鴻與酒館裡的mojito,又將誘發詩人什麼叛逃路線?前輩作家王文興的朗朗讀書聲,將陪你一起走過文學的同安街;... 閱讀更多
英美書房》「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因應疫情線上舉辦,及其他藝文短訊
【產業消息】 全美規模最大的「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Comic-Con International: San Diego,簡稱SDCC)今年因疫情轉至線上,於7月22日至26日舉辦「...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97》10年後再畫一次:時間是創作的魔藥
去年大家一陣風靡「10YearChallenge」,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瘋狂曬出自己的10年對比照。通通編在社群上看完一輪照片,也認真地感受到時間是殘酷的(威)。本週,封面故事介紹的是全新漫畫專欄「... 閱讀更多
現場》以虛構無限逼近真實:林新惠&朱嘉漢對談
今年3月,美國一個名為The Chronicles of Now的網站平台創立了,內容多是以新聞、歷史或時事為主的小說。有趣的是,這些小說並非完全的紀實,而是透過虛構,將可能的方向描繪出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