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現場》放開那個新電影!蘇致亨VS.王君琦,談新電影以外的台語電影史
對談: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作者) 王君琦(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 一般人大概難以想像,1950至60年代,距二二八事件發生10年之後,台語電影曾經經歷一波高峰。...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82》重回日治時期!享用美食,欣賞萌翻的百合戀情
與大家分享OB辦公室最近的熱門討論:如果有時光機,你會想要穿越到哪個時候呢? O編想解開恐龍滅絕之謎,B編說想回到日治時期看電影、聽唱片,通通編也想回日治時期吃美食、欣賞美景,... 閱讀更多
末日物語・邱常婷》致岩井俊二:四月小豬
四月曾經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叫做阿武,不過他六歲時病死了,四月不小心聽到大人說,阿武作為男性出生就沒有雞雞,還不如死了好。四月的父母顯然不這麼認為,阿武出生時就有先天的疾病,... 閱讀更多
現場》譯者關首奇vs.小說家高翊峰:翻譯《2069》,翻譯台灣
撰文/李岱樺(新經典文化編輯) 作家高翊峰的小說近年陸續售出英、法版權,其中法語版譯者關首奇(Gwennaël Gaffric)可說是將作品引入法國的重要推手。2017年《... 閱讀更多
末日物語・陳逸勳》致岩井俊二:彩色的學期末
離畢業典禮只剩三天了。海倫老師在第三節課,發下針筒,開始染血的操作手法。前排同學傳來一根小指寬的東西給雷班娜。此時老師正把針尖插進手肘的靜脈中,示範如何安祥地,注射自己。... 閱讀更多
書話》鋼鐵與特權交融的神話,讀《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
西螺人李雅容(1947–),65歲開始書寫西螺之書。奮力追索多年,最近出版《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為台灣地方史增補了一片厚牆,也為庶民書寫與家族回顧另立典範...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81》創作和生活緊密連結,與山林為伍的岩村和朗爺爺
通通編最近追蹤了日本繪本大師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的twitter,除了舉辦講座的消息,也看到很多美術館的「生態觀察報告」,像是「在第二停車場前的油菜花田盛開了!」、「山茶花樹長出新葉了呢」,... 閱讀更多
末日物語・蕭詒徽》致岩井俊二:一隻蟑螂找到自己兩次
張大春在他的科幻小說〈傷逝者〉裡借用了《莊子》裡的名字,支離疏,來命名其中一個角色:核戰過後,部份人類突變,成了和(意象上的)蟑螂一樣打不死的生物,在世界邊陲與(實際上的)蟑螂住在一起。這群「... 閱讀更多
末日物語・言叔夏》致岩井俊二:呼吸
貓離開的那一天,屋子裡充滿鐵的味道。只是一個晚上的時間,貓的身體就變得很硬。硬到無法放進紙箱裡。即使只是把他的前腳彎曲起來,都會發出樹枝折斷的那種喀啦聲。貓為什麼會那麼快地冰冷下去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