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專訪》不握方向盤時,就握書:台灣大車隊運將大哥的閱讀情緣
不同於坐辦公桌前的上班族,車隊司機的工作型態其實非常接近自由工作者,可以自己決定工作時間和長度,相當有彈性和自主性。也因此,問及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超時工作問題,... 閱讀更多
人物》平凡卻奇幻的世界,訪法國插畫家桑貝與其工作室
不管多大年紀才學會騎腳踏車、是否曾經上課打噴嚏打個不停,或是有不該臉紅的時候一直臉紅的經驗,如果讀過桑貝的書,遇到再窘困的情形都能因為在閱讀中的「預習」,學會心情平靜,不覺得孤單,並幽默以對。... 閱讀更多
人物》老練卻不改初衷:柯金源與江育達的島嶼凝視
柯金源,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也是台灣首屈一指,具國際知名度的生態紀錄片導演。拿過3座金鐘獎,得過許多國內外影展重要獎項,今年更獲頒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日前,他出版《... 閱讀更多
專訪》法商為何贊助台灣文化活動?訪法國巴黎銀行台灣區總經理胡日新(Olivier Rousselet)
法國巴黎銀行台灣區總經理胡日新(Olivier Rousselet) 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Logo(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提供) ▉... 閱讀更多
人物》陳柔縉的時空穿越術:奇作《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是怎樣煉成的
鄰近齊東詩舍的台北舊社區裡,開發自清代的蜿蜒小巷中,日式建築和台式公寓交錯林立。文史作家陳柔縉的工作室位居其間,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走入室內又是另一番風景,明亮簡潔的裝潢,細處可見巧思。極少的家飾... 閱讀更多
伴讀人物》找到真正關心的目標,遇過的鳥事會變成你的養分 ──Esor站長與聞氫哥對談
Esor站長門診第二號,上門的是圖文創作者,聞氫哥,原是一位職場上班族,面對一成不變的辦公室生活,決定華麗轉身,用黑色幽默的圖文創作,正面迎擊社會黑暗面。他和Esor站長都是從兼職開始,... 閱讀更多
伴讀人物》「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Esor站長的時間管理術
歲末年終,走南闖北又一年,究竟是目標一一解決,還是背上又多揹了幾把刀呢?相信你一定嘗試過努力過,但時間總是不夠用。代辦清單一再check,新增了也沒時間刪去。新的一年,一起打拼吧。... 閱讀更多
專訪》女性主義名家與變性父親的和解之旅:專訪《在暗房裡的男人》作者蘇珊.法露迪
2004年,美國知名女性主義者暨普立茲獎得獎記者蘇珊.法露迪(Susan Faludi)收到一封來自她親生父親的電子郵件。在此之前,她和這位暴力強勢又沙文的父親已疏遠了廿多年。... 閱讀更多
對談》不勇敢,沒關係:臨床心理師南琦與作家吳娮翎陪你說說話
「疾病是心靈痛苦創造出來的結果。」醫師許添盛曾這樣說。然而,無論生理或心理,疾病也可能成為一道裂縫,讓人有機會直視生命幽暗之處。 本次專訪邀請到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南琦,以及勵志作家吳娮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