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齊東詩舍的台北舊社區裡,開發自清代的蜿蜒小巷中,日式建築和台式公寓交錯林立。文史作家陳柔縉的工作室位居其間,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走入室內又是另一番風景,明亮簡潔的裝潢,細處可見巧思。極少的家飾,細緻的杯具,廚房的冰箱顯得格外具現代感。在新舊不同的空間切換,物品自身印記著不同的時代痕跡,恰如她書中慣常的主題。
初次見面,陳柔縉即讓人感受到十足的溫暖。從下樓開門時的笑容,到進入工作室後的張羅和招呼,她自然地化解了生疏的緊張,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是她的重要特質和能力。
陳柔縉曾在受訪時談到,她經常在車上和計程車司機聊天,聊到孩子都受不了。提及此事,她笑說現在還是如此。前一日的運將與她分享的是:以前的流氓慣用長皮夾隨身夾藏扁鑽,所以從外觀就能一眼辨別誰是道上兄弟……
從絮叼閒話間,便能輕鬆逗引並捕捉住談話對方的生命故事;在短暫時間內便能建立起人與人、人與故事,以及故事與時間的聯結。唯因陳柔縉具備這樣串聯人物、事件和時光的技藝,才能自什麼文字也沒有的集印簿中,從一個個簡單的紀念戳章,交織出這本精采動人的《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日治時期的紀念章盛世
台灣和日本是少數隨處可見旅行紀念章的國家,台灣紀念章的發展史,可上溯到日治時期。從早期的郵戳和鐵道紀念印章,到30年代陸續出現觀光、旅遊、參拜地的相關紀念章,民眾帶著《集印帳》出遊蔚然成風。而1935年台灣博覽會的50天會期,更是紀念章的盛世,舉凡餐廳、電影院、照相館、書店、文具店、菓子店,甚至皮鞋店、藥局、布店、旅館、市場、廟宇、神社等等,全都推出自家紀念章。
當年,木匠楊雲源遊走市街,收集了三百多枚紀念章。這些珍貴的民間紀念戳章,是官方紀錄中所未見的,琳琅精緻的圖樣,展現了當時令人驚嘆的美學與工藝技術。而更令人讚嘆的是,整整80年後,在後人的悉心保存下,這本未經水害或日曝,沒被人為丟失的集印冊,因緣際會遇見了歷史寫作者陳柔縉。
數百枚色澤依然飽滿的紀念章,經過陳柔縉的辨識、調查、考究,輔以生動的軼聞時事後,遂成這本《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如繁花錦簇的圖章不僅令人嘆為觀止,亦令人領略到日治時代的工藝美學,窺見當年的觀光行銷與商業手法,以及彼時的風土人情。
新書前言記錄了陳柔縉初遇這本集印簿的層層機緣巧合,讀來像極一則幸運的都市傳奇。這部跨越時空的傳奇作品,不管是80年前楊雲源走遍台北城的踏查收集,或者80年後陳柔縉的用心盡力費時考證,兩者缺一不可,「有時候會想,這本書是不是一直在那邊等著我?一想到就覺得要更認真的去回應楊先生的熱情。」
陳柔縉形容這場機緣「像中了大獎」,然而,若沒有敏銳的眼光,絕無法在滔滔如海的資訊河中迅速辨識出珍貴的史料所在;沒有對於台灣歷史長年的鑽研,無法串聯起這「幸運」的人脈;沒有深厚的識見,也無法判讀出古舊文物背後的意義。若非陳柔縉,這三百多枚印章,或許只能躺在歲月的封存中,靜靜沒入時間之河。
▉記者本色
「我本來沒有打算把這些紀念章寫成書的,」陳柔縉說,見過這本集印冊後,她最初只希望推薦給出版社,看看有沒有什麼文創之類的應用機會,或者頂多為每個紀念章寫一兩行簡介「復刻」發行。
「因為我真的不是很喜歡寫東西的人。」陳柔縉笑說:「我每次這樣講都沒人相信。」從小她就沒有什麼寫作的志向,更未曾懷抱作家夢。大學唸法律系,畢業後原本想進外交系統,因為當時女性不能考外交官而改考新聞人員。她將履歷寄給《聯合報》,誤打誤撞開始了新聞之路。採訪與寫稿都是記者的工作,這些專業訓練,是她寫作的起點。
雖然喜歡和人聊天,陳柔縉自言並不外向,甚至有點「自閉」。一對一的聊天很有趣,但要到一堆人的社交場合,她就渾身不自在。在競爭激烈的新聞第一線待了幾年後,她更確認這項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性格。趁著加入《新新聞》的機會,她從即時採訪轉到報導寫作,不再追著新聞跑,而是自己規畫題目,擁有較大的空間深入專訪。也在這時候,她開始接觸到日治時期的台灣。
1999年,陳柔縉將過去的報導匯整成專書《總統的親戚》,這次的過程與經驗,是她創作轉變的關鍵。書成之後她收到各種讀者的回饋,也開啟了她專注於日治時期台灣史的寫作之路。
這個定位一方面是出於知識上的好奇,想弄清楚那個時代台灣的樣貌。另一方面,陳柔縉認為,對台灣過去的知識缺口,會阻礙我們對現代的理解。時至今日,「台灣道路的街景,充滿著來自日本時代的深遠影響。」若不了解過去,便無法體會日常景色的潛藏意義。
「我常常在想,我們這一輩人生活的童年,其實有很多事物都是從日本時期留下來。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國都,但成長背景的親近,或許是我們能彼此友好的原因,那是跨越國家的。」
從《總統的親戚》到探索台灣早年生活樣貌的《廣告表示:___》,陳柔縉的作品曾囊獲開卷年度好書獎、聯合報十大好書獎及多次金鼎獎的肯定,幾已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庶民生活史的代名詞。
儘管著作甚豐,也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但陳柔縉說:「我一開始都沒打算要寫成書。會寫出來,是因為我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事物,想要找個方式,讓別人也知道。」她收集大量的史料,重建出一個邁向現代化的台灣文明圖像,將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饒富趣味的部分,化成一本一本精采著作。
出版了那麼多文史作品,人們常忘了陳柔縉的記者本色。即使是書寫歷史,「挖掘」仍是她最喜歡的部分,努力要找出「獨家」。
「我當記者的時候,『獨家』是很有重量的,可以看出記者的功力。新聞是要去『挖掘』的,能挖到獨家是一件大事。」所以,「當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先知道了,再告訴別人,這樣最好玩。」寫作,只是呈現挖掘結果的必要手段。
▉小商家大歷史
在出版社的建議下,陳柔縉還是將集印冊中承載的故事,寫成了《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2015年出版《廣告表示:___》時,她已處理過相關史料,很多紀念章於她已是熟悉的「老朋友」。所以她原以為,三百多枚紀念章的故事約莫半年即可完成。不料真正著手後,才發現有好多謎題需要解答,每枚紀念章都有各自的「獨家」。
這一挖掘就欲罷不能。陳柔縉先以地圖,再用電話薄,並比對商家名錄,用盡各種方法,層層檢核,一轉眼就花了兩年的時間。
在這些紀念章中,她最喜歡的是「三生堂」,那是一枚由獵犬和皮革項圈構成的店章。「我很喜歡和人說起這個章,大家先是看到狗狗的圖案會很驚訝,然後再聽說是『槍砲店』,便會發出意想不到的『喔喔喔』的驚呼。」說這話時,陳柔縉臉上的笑容,像是搶到了一條「獨家」的快樂。
「民間商家的活力常不見正式大歷史,卻真真實實影響大眾的生活與見識。」她於書中寫道,也透露出她自己的關懷。近幾年,商號、店家成為陳柔縉寫作的主題,與她的成長背景有關。小時候家裡經營小店舖,她常幫忙看店,對這類型的題材感到格外親切。
陳柔縉的寫作特色是涉及大量史料的調度,她自言受益於許多數位資料庫的開放,包括研究台灣史必不可少的文獻《台灣日日新報》。但即便如此,她仍維持某種「手工業」的溫度。她定期跑圖書館,也還持續使用名片大小的小紙片來註記重點。
從桌上拿起一疊小紙片,熟練地把玩著,雖然同輩文字工作者多數都已改用電腦來執行記錄的工作,但陳柔縉還是喜歡卡片。她不抗拒科技,但喜歡實物握在手上的感覺,並藉以「拼貼」出某樣事物。「《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寫作的過程,我也一直都在剪剪貼貼,我喜歡那種具體的感覺。」
她話語間總透著謙遜,舉重若輕,許多旁人覺得很了不起的成就,她都輕輕帶過,希望自己以及作品受到的矚目能永遠只有30℃。雖然反覆強調不喜歡寫作,但陳柔縉文字的魅力,往往令學院出身的研究者感到羨慕,更是許多人望塵莫及的。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書裡,紀念章當然搶眼,但隨附的解說文字,舖陳出每個圖章的身世和來歷,更是全書的精華。類似的主題,多數人可能會條列寫成一本枯燥的印章辭典,陳柔縉卻把它敘說成一千零一夜般興味迭起的故事。這又回到了她記者的訓練,「從以前寫報導,我就會去想像讀者讀到這篇文字的感覺,去猜想他們想要看什麼。」
這是一種將心比心的神入能力。身為寫作者,陳柔縉強調,你必需對什麼是枯燥、什麼是豐富有「感覺」,然後依著那個標準去寫,寫到自己讀起來都能覺得「開心」,那你的讀者一定也會有類似的感受。
她將寫作的目的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展示」,一種是為「傳達」。以展示為目的者,常把文字經營得很華麗,而一旦選擇以傳達為目的,文字的風景就會不同。陳柔縉屬於後者,她視自己是「中介者」,負責將日治時期的台灣傳遞給當代的讀者。
從另一角度來說,陳柔縉更像一位走入日治時期台灣的記者,跨越時空隔閡,為當代讀者蒐羅資訊、進行報導。所以她沒有學院的僵化,也不是帶著文史癖好的藏家。當她向Openbook採訪團隊分享最近在日本挖掘到的古籍,以及新書用到的史料時,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壞文物,她反而一派輕鬆。「資料是用來傳達內容的媒介,我不會很在意珍本與否或收藏的問題。」對她來說,做為記者文獻上記錄的「獨家」,可能比古物本身更有價值。
▉拍案叫絕的日常故事
「出書就是要快樂!」先前合作的編輯說過的這句話,陳柔縉一直謹記在心。這句話不僅反映在她寫作的過程,也展現在書籍內容裡。人們談起歷史,尤其是台灣歷史時,話題總難免沉重,但陳柔縉筆下的歷史少有悲情,不管主題為何,總是充滿蓬勃的生命力。
這並非刻意安排的結果,而更接近無意識間的表現。首先是個性使然,陳柔縉自言「哭點很低」,容易陷入情緒裡,所以總是選擇較為正面的題材。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讀者讀完她的書之後可以是開心的,因為先民也不是每天都生活在愁雲慘霧裡。
與其說是選擇的不同,這更像是看待生命的態度。人生起落有時,端看我們以何種態度去面對;歷史也一樣,社會的前進除了要從過去汲取教訓,也應該在過去之中找尋活力。在歷史的悲情之外,挖掘出日常裡的笑容,這或許是陳柔縉替讀者覓得的最大獨家。
關於日治時期,陳柔縉還有好多題目想做。訪談中她提到一個個感興趣、待寫作的主題,每個題目都令人聽得津津有味。她忍不住感嘆,雖然市面上己有不少相關的書寫和研究,但人們對日治時期的認知依舊佈滿盲點,將那50年的台灣視為一空洞的整體,既看不到中間的變化,更見不到蘊藏其間的豐富能量。
不過,完成《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之後,陳柔縉動念想轉換書寫的跑道,「因為太熱鬧了。」這個領域已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各類資料庫的開放也使得「挖掘」這件事不再困難。千山獨行的性格使然,她因此想嘗試另一條較少人走的路。
人們往往害怕「轉變」,不願放下手上的積累從頭開始。但對陳柔縉而言,「轉變」似乎是她最舒適的樣貌。從政治記者走向歷史寫作時,友人曾勸她不要弄這些「瑣碎的東西」。十幾年過去,她在新天地已耕耘出燦爛的花朵,一旦跨越到新的書寫領域,會帶來什麼樣的成果呢?寫作之路總是寂寞,但我們可以想像,不管面對何種主題,陳柔縉總會願意耐住寂寞、謙遜地花下大量時間,厚積薄發。
問陳柔縉希望讀者讀完《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之後,會有怎樣的反應?她安靜了片刻,突然用手拍了下桌子,說聲「哇賽!」然後大笑起來。「大概就是像這樣覺得好好玩喔,然後拍桌按讚吧。」●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作者:陳柔縉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850元【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陳柔縉
台大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記者,現為專欄作家、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
主要著作有《總統的親戚》(1999)、《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05)、《宮前町九十番地》(2006)、《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2009)、《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2011)、《舊日時光》(2012)、《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2013)、《廣告表示:___。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2015)等。 |
Tags:
鄰近齊東詩舍的台北舊社區裡,開發自清代的蜿蜒小巷中,日式建築和台式公寓交錯林立。文史作家陳柔縉的工作室位居其間,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走入室內又是另一番風景,明亮簡潔的裝潢,細處可見巧思。極少的家飾,細緻的杯具,廚房的冰箱顯得格外具現代感。在新舊不同的空間切換,物品自身印記著不同的時代痕跡,恰如她書中慣常的主題。
初次見面,陳柔縉即讓人感受到十足的溫暖。從下樓開門時的笑容,到進入工作室後的張羅和招呼,她自然地化解了生疏的緊張,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是她的重要特質和能力。
陳柔縉曾在受訪時談到,她經常在車上和計程車司機聊天,聊到孩子都受不了。提及此事,她笑說現在還是如此。前一日的運將與她分享的是:以前的流氓慣用長皮夾隨身夾藏扁鑽,所以從外觀就能一眼辨別誰是道上兄弟……
從絮叼閒話間,便能輕鬆逗引並捕捉住談話對方的生命故事;在短暫時間內便能建立起人與人、人與故事,以及故事與時間的聯結。唯因陳柔縉具備這樣串聯人物、事件和時光的技藝,才能自什麼文字也沒有的集印簿中,從一個個簡單的紀念戳章,交織出這本精采動人的《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日治時期的紀念章盛世
台灣和日本是少數隨處可見旅行紀念章的國家,台灣紀念章的發展史,可上溯到日治時期。從早期的郵戳和鐵道紀念印章,到30年代陸續出現觀光、旅遊、參拜地的相關紀念章,民眾帶著《集印帳》出遊蔚然成風。而1935年台灣博覽會的50天會期,更是紀念章的盛世,舉凡餐廳、電影院、照相館、書店、文具店、菓子店,甚至皮鞋店、藥局、布店、旅館、市場、廟宇、神社等等,全都推出自家紀念章。
當年,木匠楊雲源遊走市街,收集了三百多枚紀念章。這些珍貴的民間紀念戳章,是官方紀錄中所未見的,琳琅精緻的圖樣,展現了當時令人驚嘆的美學與工藝技術。而更令人讚嘆的是,整整80年後,在後人的悉心保存下,這本未經水害或日曝,沒被人為丟失的集印冊,因緣際會遇見了歷史寫作者陳柔縉。
數百枚色澤依然飽滿的紀念章,經過陳柔縉的辨識、調查、考究,輔以生動的軼聞時事後,遂成這本《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如繁花錦簇的圖章不僅令人嘆為觀止,亦令人領略到日治時代的工藝美學,窺見當年的觀光行銷與商業手法,以及彼時的風土人情。
新書前言記錄了陳柔縉初遇這本集印簿的層層機緣巧合,讀來像極一則幸運的都市傳奇。這部跨越時空的傳奇作品,不管是80年前楊雲源走遍台北城的踏查收集,或者80年後陳柔縉的用心盡力費時考證,兩者缺一不可,「有時候會想,這本書是不是一直在那邊等著我?一想到就覺得要更認真的去回應楊先生的熱情。」
陳柔縉形容這場機緣「像中了大獎」,然而,若沒有敏銳的眼光,絕無法在滔滔如海的資訊河中迅速辨識出珍貴的史料所在;沒有對於台灣歷史長年的鑽研,無法串聯起這「幸運」的人脈;沒有深厚的識見,也無法判讀出古舊文物背後的意義。若非陳柔縉,這三百多枚印章,或許只能躺在歲月的封存中,靜靜沒入時間之河。
▉記者本色
「我本來沒有打算把這些紀念章寫成書的,」陳柔縉說,見過這本集印冊後,她最初只希望推薦給出版社,看看有沒有什麼文創之類的應用機會,或者頂多為每個紀念章寫一兩行簡介「復刻」發行。
「因為我真的不是很喜歡寫東西的人。」陳柔縉笑說:「我每次這樣講都沒人相信。」從小她就沒有什麼寫作的志向,更未曾懷抱作家夢。大學唸法律系,畢業後原本想進外交系統,因為當時女性不能考外交官而改考新聞人員。她將履歷寄給《聯合報》,誤打誤撞開始了新聞之路。採訪與寫稿都是記者的工作,這些專業訓練,是她寫作的起點。
雖然喜歡和人聊天,陳柔縉自言並不外向,甚至有點「自閉」。一對一的聊天很有趣,但要到一堆人的社交場合,她就渾身不自在。在競爭激烈的新聞第一線待了幾年後,她更確認這項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性格。趁著加入《新新聞》的機會,她從即時採訪轉到報導寫作,不再追著新聞跑,而是自己規畫題目,擁有較大的空間深入專訪。也在這時候,她開始接觸到日治時期的台灣。
1999年,陳柔縉將過去的報導匯整成專書《總統的親戚》,這次的過程與經驗,是她創作轉變的關鍵。書成之後她收到各種讀者的回饋,也開啟了她專注於日治時期台灣史的寫作之路。
這個定位一方面是出於知識上的好奇,想弄清楚那個時代台灣的樣貌。另一方面,陳柔縉認為,對台灣過去的知識缺口,會阻礙我們對現代的理解。時至今日,「台灣道路的街景,充滿著來自日本時代的深遠影響。」若不了解過去,便無法體會日常景色的潛藏意義。
「我常常在想,我們這一輩人生活的童年,其實有很多事物都是從日本時期留下來。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國都,但成長背景的親近,或許是我們能彼此友好的原因,那是跨越國家的。」
從《總統的親戚》到探索台灣早年生活樣貌的《廣告表示:___》,陳柔縉的作品曾囊獲開卷年度好書獎、聯合報十大好書獎及多次金鼎獎的肯定,幾已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庶民生活史的代名詞。
儘管著作甚豐,也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但陳柔縉說:「我一開始都沒打算要寫成書。會寫出來,是因為我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事物,想要找個方式,讓別人也知道。」她收集大量的史料,重建出一個邁向現代化的台灣文明圖像,將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饒富趣味的部分,化成一本一本精采著作。
出版了那麼多文史作品,人們常忘了陳柔縉的記者本色。即使是書寫歷史,「挖掘」仍是她最喜歡的部分,努力要找出「獨家」。
「我當記者的時候,『獨家』是很有重量的,可以看出記者的功力。新聞是要去『挖掘』的,能挖到獨家是一件大事。」所以,「當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先知道了,再告訴別人,這樣最好玩。」寫作,只是呈現挖掘結果的必要手段。
▉小商家大歷史
在出版社的建議下,陳柔縉還是將集印冊中承載的故事,寫成了《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2015年出版《廣告表示:___》時,她已處理過相關史料,很多紀念章於她已是熟悉的「老朋友」。所以她原以為,三百多枚紀念章的故事約莫半年即可完成。不料真正著手後,才發現有好多謎題需要解答,每枚紀念章都有各自的「獨家」。
這一挖掘就欲罷不能。陳柔縉先以地圖,再用電話薄,並比對商家名錄,用盡各種方法,層層檢核,一轉眼就花了兩年的時間。
在這些紀念章中,她最喜歡的是「三生堂」,那是一枚由獵犬和皮革項圈構成的店章。「我很喜歡和人說起這個章,大家先是看到狗狗的圖案會很驚訝,然後再聽說是『槍砲店』,便會發出意想不到的『喔喔喔』的驚呼。」說這話時,陳柔縉臉上的笑容,像是搶到了一條「獨家」的快樂。
「民間商家的活力常不見正式大歷史,卻真真實實影響大眾的生活與見識。」她於書中寫道,也透露出她自己的關懷。近幾年,商號、店家成為陳柔縉寫作的主題,與她的成長背景有關。小時候家裡經營小店舖,她常幫忙看店,對這類型的題材感到格外親切。
陳柔縉的寫作特色是涉及大量史料的調度,她自言受益於許多數位資料庫的開放,包括研究台灣史必不可少的文獻《台灣日日新報》。但即便如此,她仍維持某種「手工業」的溫度。她定期跑圖書館,也還持續使用名片大小的小紙片來註記重點。
從桌上拿起一疊小紙片,熟練地把玩著,雖然同輩文字工作者多數都已改用電腦來執行記錄的工作,但陳柔縉還是喜歡卡片。她不抗拒科技,但喜歡實物握在手上的感覺,並藉以「拼貼」出某樣事物。「《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寫作的過程,我也一直都在剪剪貼貼,我喜歡那種具體的感覺。」
她話語間總透著謙遜,舉重若輕,許多旁人覺得很了不起的成就,她都輕輕帶過,希望自己以及作品受到的矚目能永遠只有30℃。雖然反覆強調不喜歡寫作,但陳柔縉文字的魅力,往往令學院出身的研究者感到羨慕,更是許多人望塵莫及的。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書裡,紀念章當然搶眼,但隨附的解說文字,舖陳出每個圖章的身世和來歷,更是全書的精華。類似的主題,多數人可能會條列寫成一本枯燥的印章辭典,陳柔縉卻把它敘說成一千零一夜般興味迭起的故事。這又回到了她記者的訓練,「從以前寫報導,我就會去想像讀者讀到這篇文字的感覺,去猜想他們想要看什麼。」
這是一種將心比心的神入能力。身為寫作者,陳柔縉強調,你必需對什麼是枯燥、什麼是豐富有「感覺」,然後依著那個標準去寫,寫到自己讀起來都能覺得「開心」,那你的讀者一定也會有類似的感受。
她將寫作的目的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展示」,一種是為「傳達」。以展示為目的者,常把文字經營得很華麗,而一旦選擇以傳達為目的,文字的風景就會不同。陳柔縉屬於後者,她視自己是「中介者」,負責將日治時期的台灣傳遞給當代的讀者。
從另一角度來說,陳柔縉更像一位走入日治時期台灣的記者,跨越時空隔閡,為當代讀者蒐羅資訊、進行報導。所以她沒有學院的僵化,也不是帶著文史癖好的藏家。當她向Openbook採訪團隊分享最近在日本挖掘到的古籍,以及新書用到的史料時,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壞文物,她反而一派輕鬆。「資料是用來傳達內容的媒介,我不會很在意珍本與否或收藏的問題。」對她來說,做為記者文獻上記錄的「獨家」,可能比古物本身更有價值。
▉拍案叫絕的日常故事
「出書就是要快樂!」先前合作的編輯說過的這句話,陳柔縉一直謹記在心。這句話不僅反映在她寫作的過程,也展現在書籍內容裡。人們談起歷史,尤其是台灣歷史時,話題總難免沉重,但陳柔縉筆下的歷史少有悲情,不管主題為何,總是充滿蓬勃的生命力。
這並非刻意安排的結果,而更接近無意識間的表現。首先是個性使然,陳柔縉自言「哭點很低」,容易陷入情緒裡,所以總是選擇較為正面的題材。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讀者讀完她的書之後可以是開心的,因為先民也不是每天都生活在愁雲慘霧裡。
與其說是選擇的不同,這更像是看待生命的態度。人生起落有時,端看我們以何種態度去面對;歷史也一樣,社會的前進除了要從過去汲取教訓,也應該在過去之中找尋活力。在歷史的悲情之外,挖掘出日常裡的笑容,這或許是陳柔縉替讀者覓得的最大獨家。
關於日治時期,陳柔縉還有好多題目想做。訪談中她提到一個個感興趣、待寫作的主題,每個題目都令人聽得津津有味。她忍不住感嘆,雖然市面上己有不少相關的書寫和研究,但人們對日治時期的認知依舊佈滿盲點,將那50年的台灣視為一空洞的整體,既看不到中間的變化,更見不到蘊藏其間的豐富能量。
不過,完成《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之後,陳柔縉動念想轉換書寫的跑道,「因為太熱鬧了。」這個領域已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各類資料庫的開放也使得「挖掘」這件事不再困難。千山獨行的性格使然,她因此想嘗試另一條較少人走的路。
人們往往害怕「轉變」,不願放下手上的積累從頭開始。但對陳柔縉而言,「轉變」似乎是她最舒適的樣貌。從政治記者走向歷史寫作時,友人曾勸她不要弄這些「瑣碎的東西」。十幾年過去,她在新天地已耕耘出燦爛的花朵,一旦跨越到新的書寫領域,會帶來什麼樣的成果呢?寫作之路總是寂寞,但我們可以想像,不管面對何種主題,陳柔縉總會願意耐住寂寞、謙遜地花下大量時間,厚積薄發。
問陳柔縉希望讀者讀完《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之後,會有怎樣的反應?她安靜了片刻,突然用手拍了下桌子,說聲「哇賽!」然後大笑起來。「大概就是像這樣覺得好好玩喔,然後拍桌按讚吧。」●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作者:陳柔縉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850元【內容簡介➤】
台大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記者,現為專欄作家、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
主要著作有《總統的親戚》(1999)、《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05)、《宮前町九十番地》(2006)、《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2009)、《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2011)、《舊日時光》(2012)、《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2013)、《廣告表示:___。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2015)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3》在這間酒吧看書,不會有人覺得你很奇怪
延伸閱讀
報導》【興亡的世界史】系列套書:挑戰台灣的世界史觀
閱讀更多
評論》最貼近在地生活的歷史敘事:地方學
閱讀更多
專訪》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專訪「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陳建守、吳政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