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書.人生.李欣倫》一個母親的誤讀
當我二十來歲、完全不想結婚生子的時候,卻常在書中找尋孩子的身影。號稱童年書寫的暢銷作品《蘿西與蘋果酒》裡,那雙幼年目光所映現之處,折射了甜蜜又驚人的幻彩。我始終沒讀完的《追憶似水年華》中,... 閱讀更多
書.人生.劉梓潔》不是為了放閃
兩個人到底為了什麼在一起?我們是靈魂伴侶嗎? 從臉書情感狀態改成穩定交往,大方放閃曬恩愛,到與雙方家人和樂相處,兩人偶有一日兩日小旅遊,能分享日常以至思想。我一開始胸有成竹,確信萬分,但漸漸,... 閱讀更多
書.人生.白先勇》追憶我們的似水年華:記奚淞與我的文字因緣
算算我跟奚淞結緣已有五十年了,半個世紀前第一次見到奚淞時,他還是個二十剛出頭、神采飛揚的年少書生,那時他看起來眉眼高挑,有幾分孤標傲世的模樣,可是幾句話下來,我就發覺他原是個善解人意、... 閱讀更多
專訪》妳好好一個良家婦女,為何去寫打手槍? ——專訪《幽黯國度》作者陳昭如
「採訪油症案的時候,有位受害者家屬是身障人士,他問我覺得自己跟他有何不同,我想了一下,告訴他:『我不知道。』」長年關注身障弱勢的作家陳昭如,回想初做調查報導時,面對弱勢者時,她總特別留意自己的眼神、... 閱讀更多
專訪》以寫作回應生命的驟雨:專訪顧德莎、顧玉玲姊妹
今年的梅雨季節,至今沒有下過幾場雨。持續悶熱的城市,教人分外期待大雨將至。在這樣渴雨的心情下,Openbook編輯部特別安排顧德莎、顧玉玲對談,聊記憶中的種種突如之雨,以及啟動保護機能的傘。... 閱讀更多
緬甸詩專題III》閱讀讀者:緬甸華僑讀這本詩集,想起了從前
「如果留在緬甸,我現在不是死了,就是變成毒梟。」緬甸華僑俊昇(化名)說。 讀完高中時,俊昇在中緬邊境的賭場工作了好一陣子,後來輾轉來到台灣念大學。離開緬甸前,他仍沒有當地的身分證,「在緬甸,... 閱讀更多
專訪》為台灣雜貨店作畫:專訪韓國地方出版社「南海的春天」
整理:Abigail Q:在韓國,地方出版社的運作相當辛苦,「南海的春天」為何最初會選擇在遠離首爾的統營落腳?成立至今多久時間? 我是在首爾出生長大大的,在首爾上班時,... 閱讀更多
專訪》真相在人們不說真實故事時死去:專訪科幻小說家劉宇昆
華裔美籍作家劉宇昆,其作品曾獲得雨果獎、星雲獎、世界奇幻獎三大獎項,雖然科幻迷們對他並不陌生,但在《摺紙動物園》(新經典文化)出版前,他自己創作的作品卻從未被引介至台灣。... 閱讀更多
狡猾笨蛋的空間永續之道:專訪《大笨蛋造反指南》松本哉
2011福島核災後,東京都一間名為「素人之亂」二手商店,串聯起了1萬5000人的反核遊行,店長松本哉,人稱為抗議天王、打游擊的造反王、窮人藝術家。時隔7年,我們在台北的讀字書店訪問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