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與兒子對話,尋父親的答案:高翊峰、高於夏訪談
2019年10月底,高翊峰久病的父親在一次跌倒後突然離世。在這之前,父親的健康狀況下滑已久,高翊峰以為自己已有心理準備,沒想到,會被震擊得失去重心。 「喪禮時,我趴伏於地,面向父親的遺像,... 閱讀更多
書.人生.林芳玫》新人生、旅行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旅行
台灣開放觀光的第一年,父母就讓我們幾個姊妹參加遊歐洲的旅行團,那時我才20歲,也因此展開之後無數次的自助旅行。第一次去歐洲的人,大概都會被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世界級的博物館震懾,...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9》音樂時代楊忠衡、灣聲樂團李哲藝/故事如何改編成音樂?資料到詩意的接力賽
故事如何改編為音樂?生於西方的古典音樂如何與台灣在地對話?閱讀隨身聽邀請到「音樂時代」音樂總監楊忠衡與「灣聲國際」音樂總監李哲藝接受訪談。兩人近期恰好都有作品上演,分別為音樂劇《四月望雨》和《... 閱讀更多
以文學為認同發聲I》從語言、性別到族群 ft. 楊佳嫻、李琴峰、Apyang Imiq(程廷)
楊佳嫻: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楊佳嫻。歡迎參加「夏日耳朵閱讀節」的第一場活動。今天的主題是性別,活動非常特別,因為我們是三地連線,除了我個人在台北之外,還有在花蓮的程廷Apyang,... 閱讀更多
以文學為認同發聲II》多重弱勢中,摸索賴以為生的奇蹟ft. 楊佳嫻、李琴峰、Apyang Imiq(程廷)
➤家,對同志而言,是要被逃離的,還是容身之地? 楊佳嫻:接下來,我們進到跟兩位的作品都有關的議題,也就是「性別」,因為兩位的作品都寫到了同志的處境。比如在異性戀主流社會當中的偽裝;... 閱讀更多
以文學為認同發聲III》創造更理想的社會共同體 ft.楊佳嫻、李琴峰、Apyang Imiq(程廷)
➤學習部落文化時,要找到舒服的狀態很重要 楊佳嫻:Apyang的書有提到Gaya,意義很複雜,簡單來說可以指「禁忌」。你覺得部落裡面的Gaya,是可以挪動的嗎? 會問這個問題,... 閱讀更多
書.人生.游旨价》當文字的存在模糊了現實的邊界:橫跨虛構與現實的植物
「我是不是曾經來過這裡?」 在中國西部的山間旅行時常有這樣的感覺,那彷彿來自靈魂深處的恍惚,在見到王之百合時浮現過,也曾在瓦屋山青翠的冷杉林裡漫步時感受過。然而,雖然有點難以說清,於此同時,...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8》雲門教室執行長謝明霏/身體是一部歷史,閱讀身體,閱讀肢體的文化差異
由林懷民創立的「雲門舞集」曾對現代舞的東方性進行深思,創造出屬於台灣的現代舞。舞者如何看待屬於東方的舞蹈以及肢體教育?以推行律動教育為宗旨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設立即將滿25年,... 閱讀更多
專訪》創作者的時間差,音樂改編和對詩意的挑戰:夢田執行長蘇麗媚談《滾動的詩》
由夢田影像出品,以現代詩為核心的音樂紀實節目《滾動的詩》,近日已在公視、台視、三立都會台與夢田影像YouTube上映,紀錄15組台灣獨立音樂人以詩入歌的創作過程,以影像呈現當代文化的豐沛能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