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宮鬥劇有免疫力。
雖然也看了《後宮甄嬛傳》,不過那是被周遭的人逼到沒談資,才花了幾個半夜,跳著快轉過一遍。宮鬥最大的問題是鬥來鬥去都一樣,來一個黑一個,不論男女老少,到頭來全都成了做作陰狠的心機婊。但這未免也太負能量、太不身心靈了吧!我還滿擁護地球的揚升的。
不過《延禧攻略》倒是無接縫地看下來了,而且越看越嗨,逢人就講,都已經快被鄙夷了。這戲好在哪裡?延粉大概都會提到三個重點:選角、劇速、服化道。
第一次看到魏瓔珞,胸口像刷了一條根:好英氣的女生!這位小宮女從頭到尾板著一張厭世顏,瞪著微凸的大眼睛,心有城府又楚楚可憐,彷彿全天下都對不起她。她的臉有種樣板性,硬邦邦的,像皮影戲,輪廓分外鮮明。單是這個一號表情,就是一種原型。
女主角看起來像傀儡,動起來也像傀儡,這種傀儡演技在其他演員的幫襯之下,顯得格外有張力。她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進擊少女,的確也有點機械性,讓人想起《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中草薙素子和性愛機器人。有趣的是,同時播出的日本晨間劇《一半,藍色。》也有這樣的人偶感,幾乎所有的演員動起來都點到為止,一格一格的,卻依然可以溫柔動人。人機合體而毫無違和感,看來真的是AI時代了。
反過來看,在女主傀儡演技的對照之下,上至太后、皇帝、皇后,下至李玉、太監、小宮女,每個人似乎都特別立體,特別有人性,一掃之前宮鬥劇的一鍋濃稠,糊糊的分不清誰是誰。播放期間,主角配角輪番被推出來圈粉,甚至還有了渾名:白月光、癡情種、初戀臉、綠茶婊……戲外比戲裡還熱鬧,堪稱流水席造勢,一路吃到飽。
小說與劇情同步更新,是增加追劇黏性的又一狠招。快手快腳的網友漏夜苦讀,定時劇透,只為搏君一讚。影音平台愛藝奇還一度因為小說更新超前,「影響觀劇體驗」而停更了小說,導致網上罵聲一片,哀鴻遍野。飢餓行銷至此,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也該寫入教科書了。
如今小說印成書,還沒看過或想重溫的觀眾盡可以慢慢品味,細細比較,不必再湊一窩蜂的熱鬧。不過追劇本來就像看世界盃,圖的就是瞎起鬨的快感,奮身投入茫茫粉絲海,七嘴八舌,嗆來嗆去,趁機把所有做人的委屈全都吐出來,從而完成亞理斯多德的淨化。
這部小說並非原創作品,而是為連續劇服務的。以純文學的標準來要求它,未免過於嚴苛,不過作為劇本小說或網路小說,還是流暢好看。一般說到IP化,是先有小說,再買下來改編為影視或遊戲,不過這裡卻倒了過來,又是另一種模式。文學其實也不必高高在上,放下身段,當個好齒輪,為整個IP機器獻身,何樂而不為?
小說看來和劇本相差無多,故事幾乎是以單元劇的節奏在推進:結實,緊湊,俐落颯爽,追起來如御風而行,一甩傳統宮鬥劇的鬱結凝滯,輕快得不得了。這應該也是未來夯劇的大趨勢。
《延禧攻略》之所以被封為「爽劇」,除了劇速明快之外,也因為女主的人設大反傳統,看似口無遮攔,其實步步算計,敢跟老闆對嗆,又能全身而退,甚至平步青雲,所有人都可以在她身上看到理想中的自己。
小說自然透露了更多的細節與心理過程,不過放在魏瓔珞的身上,似乎又讓她變得太人性了,反而少了前面說的傀儡感。Less is more,吳謹言的詮釋看來更令人捉摸不透,更驚奇,也更神祕一些。這是一個詭點。一旦演員的型對了,演技似乎就其次了。
拜《延禧攻略》之賜,「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這個複合式概念忽然潮了起來。一夕之間,之前不大受重視的美術設計一躍而成顯學,雖然有些歇斯底里,卻極可能是一次美學的小覺醒。
大概是《末代皇帝》之後,清裝戲裡的清裝,就開始異想天開地超展開。行頭越來越多,顏色越來越刺眼,萬眾齊心一直往野台戲傾斜過去,卻又沒有野台戲理直氣壯的天然俗。《延禧攻略》一上線,清裝突然特別清,乾乾淨淨,寒而不酸,是講究過的簡單。上一次被清裝驚艷到,是看到《殭屍家族》裡的貓熊小殭屍和噘著櫻桃小口的母殭屍,那已經是80年代的事了。
對照清朝留下來的照片,這些精緻的衣著似乎還是雅痞了些,摻雜了不少現代的審美觀和腦補成分。不過照片中那種怯生生的拘謹、做張做致的派頭,卻在戲裡很好地再現出來。幾張海報還把劇中人物嵌在畫屏般的背景裡,欲言又止,舉手投足都是戲,很有繡像本的味道。小時候聽阿姨說:「清朝人是很有氣質的。」當時心中蛤了一下,很難懂,看了這戲,又想起來了。
女裝是最容易上下其手的地方,每位娘娘一出場,就足以擔當一場清宮特展,然而要是存心找碴,也不是挑不出毛病來。像高貴妃的造型,紅紅綠綠的,讓人想到劈開來的聖誕樹,不時還掛上腸膜披肩當點綴。又譬如富察皇后的洛神裝,簡直像月餅盒上套色沒套好的嫦娥,故意的吧?一定有人要陷害她!不過這些凸槌的地方也是一種互動,讓觀眾邊罵邊看,秀了聰明又沾沾自喜,更是不能自拔了。
相較之下,滿大人的服飾就沒那麼討喜了。大概也因為看多了西方的諷刺漫畫,一看到頂戴花翎,尤其是那種很像斗笠的夏帽,立刻就覺得顢頇迂腐。不過戲中有一幕傅恆的背影,倒是徹底顛覆了成見:只見他拖著油黑亮的大辮子,衣裝筆挺,虎虎生風向前走去,好像還加了慢動作,完全是秋冬新裝發表會的走秀架勢。
久久.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在這時候重新出場,有種歪掉的趣味。他一輩子住波隆那,畫了一輩子的瓶瓶罐罐和風景,也不大與人來往,算得上是一位佛系畫家。那些摻了灰階的色塊,據說是為了呈現事物的自然狀態,看似一片淡漠,其實滿是色調上的細微差異。這是在色慾橫流的西洋美術史裡面壁禪修了。他應該沒想過自己的名字會成為流行色,應該也沒料到後人會為了那到底是不是莫蘭迪色而吵來吵去。所謂的Fashion,本來就是張冠李戴的把戲。
製作人于正對這樣的結果非常得意,常在鏡頭前滿面春風,細數服化道的各種講究,也不忘放話點評,自我膨脹一下。熱情的網友見獵心喜,馬上就把他的舊作通通調出來,做成懶人包昭告世人:英雄不怕出身低,美學的養成還是需要歷練的。不過能在美術上下這麼大的功夫,給人們一個賞心悅目的清朝想像,到底是功德一樁。他就跟慈禧一樣熱愛cosplay。
再怎麼雅緻的東西,其實都有種做作的俗氣。就像乾隆,本是俗人,俗而要雅,四處蓋章,文明就出來了。
《延禧攻略》就像一場集體嘉年華,嘉年華就是嘉年華,為樂而樂,為爽而爽,其實也沒什麼好幽微的。藝術的本質終究是玩興,大笑瑜珈早就識破了這一點:人一旦懂得自嘲嘲人,真心不騙,立刻就聖靈充滿,開悟了。●
延禧攻略(共三冊)
作者:周末、笑臉貓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10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周末(原著)
《延禧攻略》影視劇編劇,原著作者。
笑臉貓(改編)
中國南昌作協會員,愛奇藝文學簽約作者,能駕馭各種題材與類型,尤擅古代小說。已出版長篇小說《三王一后》、《開門見夫》《豔骨》、《恃寵而驕》等。《豔骨》、《阿拉丁神鏡》、《夢魘王座》等多部小說作品已出售影視版權。
|
Tags:
本文圖片提供:新經典傳播
我對宮鬥劇有免疫力。
雖然也看了《後宮甄嬛傳》,不過那是被周遭的人逼到沒談資,才花了幾個半夜,跳著快轉過一遍。宮鬥最大的問題是鬥來鬥去都一樣,來一個黑一個,不論男女老少,到頭來全都成了做作陰狠的心機婊。但這未免也太負能量、太不身心靈了吧!我還滿擁護地球的揚升的。
不過《延禧攻略》倒是無接縫地看下來了,而且越看越嗨,逢人就講,都已經快被鄙夷了。這戲好在哪裡?延粉大概都會提到三個重點:選角、劇速、服化道。
第一次看到魏瓔珞,胸口像刷了一條根:好英氣的女生!這位小宮女從頭到尾板著一張厭世顏,瞪著微凸的大眼睛,心有城府又楚楚可憐,彷彿全天下都對不起她。她的臉有種樣板性,硬邦邦的,像皮影戲,輪廓分外鮮明。單是這個一號表情,就是一種原型。
女主角看起來像傀儡,動起來也像傀儡,這種傀儡演技在其他演員的幫襯之下,顯得格外有張力。她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進擊少女,的確也有點機械性,讓人想起《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中草薙素子和性愛機器人。有趣的是,同時播出的日本晨間劇《一半,藍色。》也有這樣的人偶感,幾乎所有的演員動起來都點到為止,一格一格的,卻依然可以溫柔動人。人機合體而毫無違和感,看來真的是AI時代了。
反過來看,在女主傀儡演技的對照之下,上至太后、皇帝、皇后,下至李玉、太監、小宮女,每個人似乎都特別立體,特別有人性,一掃之前宮鬥劇的一鍋濃稠,糊糊的分不清誰是誰。播放期間,主角配角輪番被推出來圈粉,甚至還有了渾名:白月光、癡情種、初戀臉、綠茶婊……戲外比戲裡還熱鬧,堪稱流水席造勢,一路吃到飽。
小說與劇情同步更新,是增加追劇黏性的又一狠招。快手快腳的網友漏夜苦讀,定時劇透,只為搏君一讚。影音平台愛藝奇還一度因為小說更新超前,「影響觀劇體驗」而停更了小說,導致網上罵聲一片,哀鴻遍野。飢餓行銷至此,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也該寫入教科書了。
如今小說印成書,還沒看過或想重溫的觀眾盡可以慢慢品味,細細比較,不必再湊一窩蜂的熱鬧。不過追劇本來就像看世界盃,圖的就是瞎起鬨的快感,奮身投入茫茫粉絲海,七嘴八舌,嗆來嗆去,趁機把所有做人的委屈全都吐出來,從而完成亞理斯多德的淨化。
這部小說並非原創作品,而是為連續劇服務的。以純文學的標準來要求它,未免過於嚴苛,不過作為劇本小說或網路小說,還是流暢好看。一般說到IP化,是先有小說,再買下來改編為影視或遊戲,不過這裡卻倒了過來,又是另一種模式。文學其實也不必高高在上,放下身段,當個好齒輪,為整個IP機器獻身,何樂而不為?
小說看來和劇本相差無多,故事幾乎是以單元劇的節奏在推進:結實,緊湊,俐落颯爽,追起來如御風而行,一甩傳統宮鬥劇的鬱結凝滯,輕快得不得了。這應該也是未來夯劇的大趨勢。
《延禧攻略》之所以被封為「爽劇」,除了劇速明快之外,也因為女主的人設大反傳統,看似口無遮攔,其實步步算計,敢跟老闆對嗆,又能全身而退,甚至平步青雲,所有人都可以在她身上看到理想中的自己。
小說自然透露了更多的細節與心理過程,不過放在魏瓔珞的身上,似乎又讓她變得太人性了,反而少了前面說的傀儡感。Less is more,吳謹言的詮釋看來更令人捉摸不透,更驚奇,也更神祕一些。這是一個詭點。一旦演員的型對了,演技似乎就其次了。
拜《延禧攻略》之賜,「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這個複合式概念忽然潮了起來。一夕之間,之前不大受重視的美術設計一躍而成顯學,雖然有些歇斯底里,卻極可能是一次美學的小覺醒。
大概是《末代皇帝》之後,清裝戲裡的清裝,就開始異想天開地超展開。行頭越來越多,顏色越來越刺眼,萬眾齊心一直往野台戲傾斜過去,卻又沒有野台戲理直氣壯的天然俗。《延禧攻略》一上線,清裝突然特別清,乾乾淨淨,寒而不酸,是講究過的簡單。上一次被清裝驚艷到,是看到《殭屍家族》裡的貓熊小殭屍和噘著櫻桃小口的母殭屍,那已經是80年代的事了。
對照清朝留下來的照片,這些精緻的衣著似乎還是雅痞了些,摻雜了不少現代的審美觀和腦補成分。不過照片中那種怯生生的拘謹、做張做致的派頭,卻在戲裡很好地再現出來。幾張海報還把劇中人物嵌在畫屏般的背景裡,欲言又止,舉手投足都是戲,很有繡像本的味道。小時候聽阿姨說:「清朝人是很有氣質的。」當時心中蛤了一下,很難懂,看了這戲,又想起來了。
女裝是最容易上下其手的地方,每位娘娘一出場,就足以擔當一場清宮特展,然而要是存心找碴,也不是挑不出毛病來。像高貴妃的造型,紅紅綠綠的,讓人想到劈開來的聖誕樹,不時還掛上腸膜披肩當點綴。又譬如富察皇后的洛神裝,簡直像月餅盒上套色沒套好的嫦娥,故意的吧?一定有人要陷害她!不過這些凸槌的地方也是一種互動,讓觀眾邊罵邊看,秀了聰明又沾沾自喜,更是不能自拔了。
相較之下,滿大人的服飾就沒那麼討喜了。大概也因為看多了西方的諷刺漫畫,一看到頂戴花翎,尤其是那種很像斗笠的夏帽,立刻就覺得顢頇迂腐。不過戲中有一幕傅恆的背影,倒是徹底顛覆了成見:只見他拖著油黑亮的大辮子,衣裝筆挺,虎虎生風向前走去,好像還加了慢動作,完全是秋冬新裝發表會的走秀架勢。
久久.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在這時候重新出場,有種歪掉的趣味。他一輩子住波隆那,畫了一輩子的瓶瓶罐罐和風景,也不大與人來往,算得上是一位佛系畫家。那些摻了灰階的色塊,據說是為了呈現事物的自然狀態,看似一片淡漠,其實滿是色調上的細微差異。這是在色慾橫流的西洋美術史裡面壁禪修了。他應該沒想過自己的名字會成為流行色,應該也沒料到後人會為了那到底是不是莫蘭迪色而吵來吵去。所謂的Fashion,本來就是張冠李戴的把戲。
製作人于正對這樣的結果非常得意,常在鏡頭前滿面春風,細數服化道的各種講究,也不忘放話點評,自我膨脹一下。熱情的網友見獵心喜,馬上就把他的舊作通通調出來,做成懶人包昭告世人:英雄不怕出身低,美學的養成還是需要歷練的。不過能在美術上下這麼大的功夫,給人們一個賞心悅目的清朝想像,到底是功德一樁。他就跟慈禧一樣熱愛cosplay。
再怎麼雅緻的東西,其實都有種做作的俗氣。就像乾隆,本是俗人,俗而要雅,四處蓋章,文明就出來了。
《延禧攻略》就像一場集體嘉年華,嘉年華就是嘉年華,為樂而樂,為爽而爽,其實也沒什麼好幽微的。藝術的本質終究是玩興,大笑瑜珈早就識破了這一點:人一旦懂得自嘲嘲人,真心不騙,立刻就聖靈充滿,開悟了。●
延禧攻略(共三冊)
作者:周末、笑臉貓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10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周末(原著)
《延禧攻略》影視劇編劇,原著作者。
笑臉貓(改編)
中國南昌作協會員,愛奇藝文學簽約作者,能駕馭各種題材與類型,尤擅古代小說。已出版長篇小說《三王一后》、《開門見夫》《豔骨》、《恃寵而驕》等。《豔骨》、《阿拉丁神鏡》、《夢魘王座》等多部小說作品已出售影視版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文學撞IP 精彩追擊
➤PART1 焦點人物
➤PART2 作品力
➤PART3 他山之石
延伸閱讀
書評》遺恨自成傳奇:淺評鍾曉陽《遺恨》的新意
閱讀更多
書評》迎向靈光逝去的武林:讀張北海《俠隱》
閱讀更多
中國書房》IP時代的平台營利模式,網路文學的新「羊毛」從何而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