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話題》百年後的百畝森林,《小熊維尼》仍在歡笑
即使走遍全世界,你也很難再找到其他像維尼(Winnie-the-Pooh)這樣的小熊。維尼和幾個好友的故事,象徵無限延長的童年美好時光:他們依隨季節與天候的變化,在百畝森林裡悠遊玩耍,... 閱讀更多
OB短評》#393 另闢新思路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The Art of Charlie Chan Hock Chye 劉敬賢(Sonny Liew)著,黎湛平譯,貓頭鷹出版,910元 推薦原因: 設... 閱讀更多
書評》記得樹木是活的:董景生評渥雷本《樹的韌性》
最會講樹木故事的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又有中譯新書問世。對熟悉他的讀者來說,他筆下的植物,和動物一樣具有行動能力、會思考、能反應(雖然與動物的時間尺度不同),... 閱讀更多
書評》你說的科學,是什麼?評《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你可以想出多少種科學方式,在不破壞物件的前提下,來檢驗一尊宗教塑像是否是純金打造?若非純金打造,又要如何知道內含哪些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物質?」 我在臉書上拋出這個問題後,獲得不少有趣的回答。... 閱讀更多
書評》家屋之內與之外:李欣倫讀平路《蒙妮卡日記》
平路的《蒙妮卡日記》收錄了15篇短篇小說,分為3輯,第一輯的敘事者多為女性,幽幽述說心事與情事;第二輯中,多數的敘事者為男性,以其角度見證世界史和科技史,包括了臺灣經濟奇蹟、複製人;... 閱讀更多
書評》美麗的荒原就在這裡:讀莎莉.魯尼《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
「總算完事了,慶幸一切都結束了」 "Well now that’s done: and I’m glad it’s over." 這是莎莉.魯尼最新小說《... 閱讀更多
書評》我們與惡地的心靈距離:評《台灣惡地誌》
《台灣惡地誌》環繞的主軸在於「惡地」二字,其中包含地球科學也提及人文生態史。身為在學校教地球科學的老師,拜讀完豐富的內容之後,該如何切入評論成為大哉問。是談惡地的形成故事?每次出野外都品嚐的惡地芭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