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尚未終章的北愛爾蘭悲劇,《什麼都別說》揭露北愛問題的心理創傷和記憶鬥爭

2023-01-11 10:30

幾年前,我在英國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一角,為上世紀60至90年代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所吸引。現場展示的英軍裝甲車、文宣、臂章等物品,充分呈現了當時衝突的血腥劇烈,以及各方情緒的巨大張力。為了更瞭解這段歷史,後來我拜讀由《紐約客》撰稿人派崔克.基夫(Patrick Keefe)的《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Say Nothing: A True Story of Murder and Memory in Northern Ireland),深受這段悲傷歷史所震撼。最近很高興得知,這本全球獲獎及入圍無數的北愛爾蘭問題必讀作品,終於有了中譯本供台灣讀者親炙佳作。

愛爾蘭經歷了20世紀初期長年的爭取與武力奮鬥後,終於在1921年與英國簽定《英愛條約》,確認愛爾蘭島分為南北兩部分,南方建立了一個接近獨立的愛爾蘭自由邦,北方則繼續留在聯合王國的統治下。1996年由連恩.尼遜(Liam Neeson)主演的電影《豪情本色》(Michael Collins)即涵蓋了這個時代背景,也呈現愛爾蘭內部對於《英愛條約》的正反態度而引發了內戰。主導簽署條約的愛爾蘭國家運動重要領袖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因此悲劇性地死在自己同胞槍下——對部分愛爾蘭人而言,柯林斯支持的條約是不可原諒的妥協,也背叛了愛爾蘭的獨立大業。


麥可.柯林斯於都柏林演說(圖源:wikipedia

到了1960年代末期,聯合王國統治下的北愛爾蘭地區緊張程度日益升高,天主教徒為主的愛爾蘭民族派(Nationalist)民權運動幾度遭擁護聯合派(Unionist)思想的激進組織暴力打擊,介入處理的軍警則被認為不公平地偏袒新教徒,因而使得「臨時派共和軍」(Provisional Irish Republican Army)脫離老「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團體,向北愛爾蘭政府與軍警發動武裝抗爭,全心爭取南北愛爾蘭的統一。對於臨時派共和軍的年輕人來說,老一輩的妥協和平手段已證明無用,權利與統一必須要依靠戰爭暴力才能得到,而他們被軍警逮捕時,也都堅持自己應該被當作政治犯,而非一般的罪犯。

直至1998年簽署《耶穌受難日協議》,北愛爾蘭衝突總共造成超過3,500人死亡、47,000人受傷,其中有許多是英方軍警與各派系武裝人員,但也有不少無辜的民眾。這段衝突對於北愛爾蘭人生活造成各方面的影響,有興趣的讀者也可參考影集《北愛少女》(Derry Girls)。


影集《北愛少女》為英國青少年情境喜劇,劇中時常反映1990年代北愛爾蘭的社會情景。

派崔克.基夫記述了這段悲傷的歷史,其書《什麼都別說》充分呈現了北愛爾蘭問題的複雜性與重層性。本書以寡婦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被臨時派共和軍綁架謀殺的案件,以及曾參與倫敦炸彈攻擊的臨時派共和軍戰士桃樂絲.普萊斯(Dolours Price)的一生為主軸,鋪陳北愛爾蘭各種深刻的歷史議題。

譬如,在臨時派共和軍的武力抗爭模式與北愛爾蘭地區的社區劃界中,我們看到臨時派共和軍如何在天主教社區中如魚得水,藉由同情他們理念、也同樣憤恨英軍騷擾的鄉親協助,得以多次驚險地躲避政府追緝,或得到關鍵的軍警動態情報。然而,緊密相連的社區共同體,也導致了不同政治立場或宗教身分的人很容易遭到排擠、懷疑甚至暴力相待。珍.麥康維爾因此受害,10個兒女被迫孤單流浪、遭遇淒慘,街坊卻不聞不問,甚至覺得他們罪有應得。

書中也描寫了英方軍警如何活用在肯亞茅茅起義(Mau Mau Uprising)等海外打擊非政府武裝組織時所學到的經驗,去策反臨時派、布局眼線,甚至夥同親英的聯合派武裝團體謀害民族派人士。而由於臨時派共和軍也積極反制,當中產生了諸多遊走各方的雙面、三面間諜。

不幸的是,在此過程中,臨時派共和軍為了確保組織安全,刑求甚至殺害部分被懷疑為政府眼線的同袍。由於這些事件都沒有公告,外界也只能以「被消失了」來稱呼這些人的遭遇,許多受害者家屬也不敢聲張,只因畏懼被臨時派共和軍暴力報復。部分臨時派成員幹這些事情卻心安理得,但也有許多人得不斷嘗試說服自己這是「必要之惡」,或是在多年後因備受良心譴責而內心陰鬱不已。後來桃樂絲.普萊斯對於槍炮攻擊等暴力手段的態度即有所轉變,其親姐妹瑪麗安卻仍相信,暴力是追求目標時最具正當性的手段。

本書相當有意思的是,由於作者選擇長時段敘事,讓我們得以一路觀察臨時派成員從參與武力鬥爭、策劃恐怖攻擊、發動絕食且寧死不從,到部分領袖最終選擇以新芬黨(Sinn Féin)為政治載體,與政府進行妥協談判的曲折道路。

在此過程中,有臨時派共和軍領袖選擇切割、堅決否認自己曾參與武裝抗爭的歷史,以獲得主流民意的認同;然而,其他因絕食而身體健康大大受損、或參與抗爭而入獄多年的戰友,卻有許多因此感到被背叛,認為《耶穌受難日協議》根本就是一個放棄愛爾蘭統一理想的妥協,而自己過去數十年所受的苦難及染上的血腥,都失去了任何意義,只成全了少數民族派體制內人士的政治經濟利益。

這種失落感,讓部分人士不願再堅持「什麼都不說」的組織信條,選擇投書媒體或撰寫文章,來反駁新芬黨想要鞏固的運動歷史敘事,或向由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推動的北愛爾蘭口述歷史計畫訴說個人參與運動的回憶。無論是何種方式,這些出聲的嘗試,有些帶來檯面上人物擁護者對出聲者的暴力侵擾,以致他們被迫帶著家人流浪離鄉;有些則引來了臨時派手下暴力受害者的家屬與政府軍警注意,他們扣下這些錄音和文件來進行刑事犯罪的追究。

這些持續至今的發展,也只是再次證明美國越裔學者阮清越的這句話:「所有戰爭都會打兩次,第一次是在戰場上,第二次是在記憶裡。」北愛爾蘭問題的起伏所帶來的心理創傷和記憶鬥爭,至今仍未畫上終章,甚至近年英國脫歐對英愛兩國所引發的一系列政治紛擾,恐怕只會讓難以完全放鬆的北愛爾蘭人,再度開始擔憂和緊繃。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
Say Nothing: A True Story of Murder and Memory in Northern Ireland
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
譯者:鄭依如、黃妤萱、張苓蕾
出版:黑體文化
定價:6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派崔克.拉登.基夫

《紐約客》編制內撰稿人,著有《蛇頭:唐人街黑社會與美國夢的史詩故事》(The Snakehead : An Epic Tale of the Chinatown Underworld and the American Dream, 2009)、《喋喋不休:揭開梯隊系統監視網絡和全球竊聽的秘密世界》(Chatter: Uncovering the Echelon Surveillance Network and the Secret World of Global Eavesdropping, 2006)、《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2018)、獲得2021年貝利.吉福德獎(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類獎及入圍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商業書獎(Financial Time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的《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Empire of Pain: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Sackler Dynasty, 2021),以及《壞胚子:騙子、殺手、叛徒與無賴的真實故事》(Rogues: True Stories of Grifters, Killers, Rebels and Crooks, 2022)等廣受好評的著作。基夫也製作並主持了8集Podcast 節目《變遷之風》(Wind of Change),討論冷戰時期間諜與重金屬音樂的奇異交集,登上2020年《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Podcast排行榜榜首,在《衛報》網站有1000萬次以上的收聽下載紀錄。

2014年基夫獲頒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特稿寫作獎,2015、2016年入圍美國國家雜誌獎報導寫作獎。此外,基夫也曾榮獲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與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艾瑞克和溫蒂.施密特獎學金(Eric and Wendy Schmidt Fellowship)。在此之前,基夫曾在求學時期獲得英國馬歇爾獎學金(Marshall Scholarship),並陸續於劍橋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進修兩個碩士學位,後來取得耶魯大學法律博士學位。基夫成長於波士頓,現居紐約。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