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將哲學帶入日常生活: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專訪
近年來,台灣書市興起一股哲學熱潮,不僅出現了論述力求通俗的大量「哲普」作品,也引介了不少國外哲學教育的文本,是相當可喜的現象。其中,法國文化的精神底韻,... 閱讀更多
6月伴讀 劉叔慧》預告:地球人媽媽的火星生活
「我剛進職場的那幾年,大家願意慢、願意等,一本書可以琢磨十年等待熟成、甚至在檔案室等到適合他孵化的時間到來。現在則是凡事要求即時產出、即時回饋,世代間隔則越來越短,我們這輩有些人無法再追趕、... 閱讀更多
人物》那一年,我遇見150cm Life的高木直子
2003年,東京,池袋,淳久堂書店,三樓,某個角落,我遇見150cm的高木直子。翻讀她的出道作,心裡想著:「啊,這不就是我的故事嗎?」「可以帶回台灣跟同樣150cm的朋友分享... 閱讀更多
5月伴讀 劉霽vs.小子》第五章:不用廢話了,戰!打到你叫我師父。
小子:我可以認同你們說的「當書是贏家,編輯和設計才是贏家」這句話,書的成果也是設計的成果,設計身為創作者絕對也是希望呈現最好的結果,讓書成為贏家。不過今天我們是拳腳上的爭辯,...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詩人篇)》印卡:「世代聲量的差異在結構上就限制了台灣的詩歌發展。」
讀物:《Look》(Graywolf Press ) 讀者:印卡(詩人,藝術評論) 「最近手邊正在讀的詩集是Solmaz Sharif的《凝望》(Look)。...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詩人篇)》許嘉瑋:「戴著薔薇的瑪麗安總也不老,還能陪咱走過新時代呢!」
讀物:《彷彿在君父的城邦》(印刻) 讀者:許嘉瑋(詩人,學界預備從業人員) 相隔近40年後重新印行的詩壇逸/藝品,若只是推出「原裝復古版」,未免顯得半新不舊,淪為仿擬的怪胎。幸好楊澤此番出手...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詩人篇)》蕭詒徽:「讀《親愛的瞇》——不管作者嗑了什麼,最好都不要再給他了。」
讀物:《親愛的瞇》(松濤文社) 讀者:蕭詒徽(詩人) 「據說手機的聲音中,混雜著百分之幾的在『宇宙放晴』時期、一百十幾億年前發出的電磁波。約好出去玩,愛的告白,或者閒聊,...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詩人篇)》陸穎魚:「詩人如花,或許如此,花的命運才能被乾燥成精緻詩句。」
讀物:《浮蕊盪蔻》(水煮魚文化出版) 讀者:陸穎魚(詩人、「詩生活」店主) 喜歡看花,但不喜歡(或不敢)種花,因為無論如何努力栽種,她也逃不過霎眼就枯萎、就消逝的結果,...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