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現場》照片能捕捉文學家深邃的心靈嗎?「鏡頭的盡頭,文學對照集 」ft.攝影師汪正翔
由《聯合文學》與桃園市立圖書館聯合舉辦的週末文學沙龍「鏡頭的盡頭—文學對照集」,邀請不同世代的藝文攝影師進行作品回顧,分享多年來以攝影之眼為台灣文學人物造像,訴說在觀景窗下的作家故事。... 閱讀更多
對談》如果我們終將誤聽:張郅忻、謝子凡談《憶曲心聲》與生命中的歌
➤歌曲是因接觸世界而生的 謝子凡: 先謝謝郅忻,《憶曲心聲》讓我想起許多音樂帶來的美好時光,腦袋叮叮咚咚響個不停,像是按下琴鍵後,震動於空氣中的音符撞擊了各種物件,又分別綻放出自己的音色... 閱讀更多
現場》「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客籍文學家的私房文學走讀路線大公開
➤池畔的文學巨樹:龍潭鍾肇政文學走讀 時間:2022/1/16(8:30~17:00) 行程: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基督教長老教會→龍元宮→龍元路→小家庭客家料理→九座寮鍾家祖祠→...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小野不由美傳遞給我的核心意念
讀物:小野不由美《殘穢》(獨步文化) 讀者:張曜(臺灣蔦屋店員) 「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了非日常的怪異,為了調查那個怪異的源頭,過程中也間接追尋了自己所住的小至一間房子、大至這塊土地過去的歷史...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7EP5》老臺北的半日遊 ft. 台北4間超好逛藝文場館+療癒美食|文化快遞
閱讀隨身聽第5季第2集曾一次邀請4位獨立書店店長受訪,深受聽眾喜愛。本集再度百花齊放,邀請了臺北市4所屬性不同的藝文場館,為聽眾分享老臺北的半日遊,在古蹟建築中遇見當代藝術展覽,... 閱讀更多
報導》從書本躍上螢幕的創造力: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前會,三種立場談創作、媒合到改編
➤要名?要利?還是愛? 一向快人快語的沈育如,以深耕二十多年的編輯經驗,對有志出版創作的新手提出最實際的建議。近年來,蓋亞出版社擴增出版路線,在幻想與超現實的文學作品以外,開闢出新的寫實風格,... 閱讀更多
報導》當台灣影視衝上串流,IP產業還要多久成形?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冬陽的一手觀察
➤別揠苗助長,產業文化決定改編怎麼走 要討論台灣推理小說改編所面對的國際現實、國內現況跟未來發展,也許要從產業端去思考,才比較能觸及問題的痛點。「例如國際現實,我們不能拿歐美日的國際觀來看世界...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7EP4》詩人鴻鴻、學者魏君穎》臺灣獨特性與國際文化交流,臺北詩歌節9/24開展 ft.文化快遞
臺北,不僅是臺灣的首善之都,也是最國際化的城市,而國際文化交流究竟如何發生呢?臺灣有哪些獨特的經驗,令國際友人著迷不已呢?藝文節慶通過那些機制,碰撞出不同國家、創作者之間的藝術火花?... 閱讀更多
現場》對我來說,一切都是寫作:劉梓潔談《化城》
睽違5年,作家劉梓潔於2022年7月推出全新散文創作《化城》,8月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新書分享會,久違地與讀者朋友見面,親自面對面分享這幾年來的寫作歷程。 劉梓潔最早是寫作短篇小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