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首爾書展.現場報導》坎城最佳導演朴贊郁現身書展:我想拍韓江的《少年來了》
【Openbook特約記者阿潑首爾現場報導】 獲獎無數的韓國電影導演朴贊郁是知名的「書蟲」,不僅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比看電影的時間多,包含他的成名作《共同警戒區》和預計今年秋天上映的《無可奈何... 閱讀更多
首爾書展》民間集資的國際書展,獨立價值與創意蓬勃:專訪KPA會長尹哲鎬 ft.開書店的前總統文在寅
【Openbook首爾特派記者林欣誼現場專訪】首爾國際書展(Seoul International Bookfair,SIBF)今(18)日開幕,臺灣館吸引大批韓國民眾參觀。臺灣館策展顧問、... 閱讀更多
人物》鬧鬼嗎?試試用人類學來看:專訪李安如談《女工之死》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一則關於鬧鬼和空間記憶的人類學敘事》年中於台灣出版後,李安如便時常聽人向她說起靈異經驗,有時這些故事會特別透過email的方式,遞送到她的眼前,讓這位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依學院... 閱讀更多
話題》從小說穿越而來的繪本《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還多了前導影片:訪吳明益 ft.林君昵、黃邦銓
從事自然寫作,必然從自然觀察起步。森林、水流、飛鳥、落葉,那些細微的果實,毛絨絨的獸軀,鱗翅在陽光下燦亮著,雲層轟隆隆地來襲,無一不入眼,無一不能繪。沙沙沙拿出紙筆速寫或塗描,... 閱讀更多
人物》走一趟繪本而起的聖山旅程:訪《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作者乜寇.索克魯曼、繪者貓魚
➤發現「東谷沙飛」,說給忘記它的人聽 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在部落成長,是被玉山看著長大的孩子。但他第一次爬玉山是28歲的時候,時值921震災後,部落重建,... 閱讀更多
人物》可book可以放過自己?騷夏的《人生喜事》
這天陽光好到有事,我時間掐太緊,最終得小跑步到咖啡廳。當我為壓線暗自歡呼,作者卻是晚來了,見她穿著三花亮色塊襯衫翩然駕到,腋下液化狼狽的我不禁疑心:我,為何要跑? 然而千萬別誤會,... 閱讀更多
報導》打開天然獨孫女的暗櫃 ft.《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
2014年,就讀高中二年級的范容瑛,為了完成「生命教育」的課堂作業發愁:不知道應該訪談誰才能得到有趣的故事?母親建議她訪問阿公蔡再修,「因為阿公看起來有點厲害。」 「但我不知道阿公厲害在哪裡... 閱讀更多
人物》我已投胎轉世三次,每一世我都是作家:專訪《女戰士》作者湯亭亭
湯亭亭一生獲獎無數,在美國文壇地位甚高,被譽為最具代表性的亞裔美國文學作家。今年3月,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慶祝50週年,便邀請湯亭亭擔任特邀講者。演講中,她回憶起首部作品《女戰士》出版時的困難:「... 閱讀更多
人物》我要刻意冒犯那些不性感的地方: 陳思宏談《社頭三姐妹》
陳思宏的新書,在臺灣的夏日準備開始猖狂以前,正式抵達。 《社頭三姊妹》又熱又鬧,哪怕開篇之初是從一場入秋的霧氣開始寫起,卻不知為何暑氣的黏膩還是死死地沾附著每一個章節——話要說清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