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閱讀隨身聽S12EP9》小小的豆子藏著豐富營養與布農迪娜們的智慧 ft.《走進彼桑拉返》
近期出版的《走進彼桑拉返:布農的菜園》、《走進彼桑拉返2:迪娜與她的種子》這兩本書,以花蓮卓溪鄉的「布農豆豆班」為核心,透過豐富的圖像和照片,呈現部落長輩的傳統農耕智慧,記錄豆子的文化史,... 閱讀更多
人物》當虎姑婆抵達美國:訪《虎靈寓言》張欣明(K-Ming Chang)
台北時間早上10點,加州晚上7點,我和張欣明在網路雲端上見面。張欣明是加州人,卻在紐約念大學,大學畢業後也在紐約出版業實習。對於成為作家這件事,紐約給了她足夠的訓練和機會。但現在,...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12EP8》以台語寫下海洋的詩意:訪作家廖鴻基ft.《天邊的目眉》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長年記錄、書寫海洋,已累積30本文學作品,包括散文與小說。《天邊的目眉》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台語詩集,以詩、以台語寫下他在海陸之間的觀察、感受與情思,也寫下討海人獨有的勞動語彙與聲腔。... 閱讀更多
人物》怪是多怪?在大安區撿柴燒洗澡水的怪:訪《怪城少女》劉思坊
劉思坊綁著從頭頂延伸至髮尾的雙股麻花瓣,配著一襲黑白格紋、飾有荷葉邊的背心連身裙來赴約。麻花瓣是她為了配合新書《怪城少女》裡的主角劉可可(十一、二歲、國小高年級的年紀),而特意去找人編的。為了這髮型... 閱讀更多
首爾書展.現場報導》坎城最佳導演朴贊郁現身書展:我想拍韓江的《少年來了》
【Openbook特約記者阿潑首爾現場報導】 獲獎無數的韓國電影導演朴贊郁是知名的「書蟲」,不僅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比看電影的時間多,包含他的成名作《共同警戒區》和預計今年秋天上映的《無可奈何... 閱讀更多
首爾書展》民間集資的國際書展,獨立價值與創意蓬勃:專訪KPA會長尹哲鎬 ft.開書店的前總統文在寅
【Openbook首爾特派記者林欣誼現場專訪】首爾國際書展(Seoul International Bookfair,SIBF)今(18)日開幕,臺灣館吸引大批韓國民眾參觀。臺灣館策展顧問、... 閱讀更多
人物》鬧鬼嗎?試試用人類學來看:專訪李安如談《女工之死》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一則關於鬧鬼和空間記憶的人類學敘事》年中於台灣出版後,李安如便時常聽人向她說起靈異經驗,有時這些故事會特別透過email的方式,遞送到她的眼前,讓這位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依學院... 閱讀更多
話題》從小說穿越而來的繪本《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還多了前導影片:訪吳明益 ft.林君昵、黃邦銓
從事自然寫作,必然從自然觀察起步。森林、水流、飛鳥、落葉,那些細微的果實,毛絨絨的獸軀,鱗翅在陽光下燦亮著,雲層轟隆隆地來襲,無一不入眼,無一不能繪。沙沙沙拿出紙筆速寫或塗描,... 閱讀更多
人物》可book可以放過自己?騷夏的《人生喜事》
這天陽光好到有事,我時間掐太緊,最終得小跑步到咖啡廳。當我為壓線暗自歡呼,作者卻是晚來了,見她穿著三花亮色塊襯衫翩然駕到,腋下液化狼狽的我不禁疑心:我,為何要跑? 然而千萬別誤會,...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