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書.人生.游旨价》當文字的存在模糊了現實的邊界:橫跨虛構與現實的植物
「我是不是曾經來過這裡?」 在中國西部的山間旅行時常有這樣的感覺,那彷彿來自靈魂深處的恍惚,在見到王之百合時浮現過,也曾在瓦屋山青翠的冷杉林裡漫步時感受過。然而,雖然有點難以說清,於此同時,...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8》雲門教室執行長謝明霏/身體是一部歷史,閱讀身體,閱讀肢體的文化差異
由林懷民創立的「雲門舞集」曾對現代舞的東方性進行深思,創造出屬於台灣的現代舞。舞者如何看待屬於東方的舞蹈以及肢體教育?以推行律動教育為宗旨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設立即將滿25年,... 閱讀更多
專訪》創作者的時間差,音樂改編和對詩意的挑戰:夢田執行長蘇麗媚談《滾動的詩》
由夢田影像出品,以現代詩為核心的音樂紀實節目《滾動的詩》,近日已在公視、台視、三立都會台與夢田影像YouTube上映,紀錄15組台灣獨立音樂人以詩入歌的創作過程,以影像呈現當代文化的豐沛能量。... 閱讀更多
書.人生.李偉文》無需皇冠桂冠或永留青史,請給我一本書
我在自己的牙醫診所裡設置的社區圖書館,提供民眾免費借閱的書本數量比現今90%以上的獨立書店還多,而且在行動上網盛行之前,每天到診所來看書借書的民眾比看診的人多。 住家的藏書也不輸診所,... 閱讀更多
人物》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承認我們在婚姻中受了傷? 專訪李欣倫《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距離《以我為器》雖已是5年前的事,然時至今日,提及女性如何剖開自己,直面生產當下乃至產後的磨難與偶發的喜悅,讀者恐怕還是難以忘記那本書中銳利的形容。是故有些人可能會問:關於女性書寫,...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陳智德》一百一十箱漂流之書
書籍首先出發,繼而是我,淘空了書房就像淘空了心房,我就如此空蕩蕩地離開了香港。文字的撇捺阻斷硝煙,霧散,遺下一座離亂的城。在機場離境大堂只有母親與哥哥送別,母親含淚遠望閘口,我勉力笑著揮手,... 閱讀更多
話題》文藝的無用之用:關於葉老的記憶,及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觀後
2002年秋天,我興高采烈地進入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就讀,成為第二屆研究生。在課堂上,原先只在書裡看過面容的研究者,竟然都真人現身在講台前,徐徐講述台灣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有如願望成真。... 閱讀更多
書.人生.曹疏影》文字是豎在我與世界的鏡之橋
人生中第一本書,是我兩歲的生日禮物。時為1981年,母親送我一本厚厚的純文字版《365夜》上集。轉年,又送我下冊做3歲的生日禮物。 那時代書印得節省,字粒相較如今很是緻密,... 閱讀更多
現場》用作品寫出理想台灣人的樣子,從報刊冊頁開出玫瑰:台灣歷史作家陳柔縉紀念展座談側記
陳柔縉畢業於台大法律系,在台灣解嚴前一年(1986)進入《聯合報》擔任政治記者,1989年至《新新聞》任專題記者,後轉為自由作家。本次座談多位與談人皆是陳柔縉舊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