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閱讀隨身聽S10EP10》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李賢文/解嚴前辦美術雜誌,題材用不完,警總來約談
在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遇到貴人,對許多畫家與愛畫畫的人而言,榮獲今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既是伯樂也是貴人。 創辦了25年的《雄獅美術》雜誌於1996年停刊,... 閱讀更多
人物》有榮必有枯,但求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專訪第48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主李賢文
立秋已過,仍然酷熱的處暑時節,我們與今(2024)年的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主——《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相約在紫藤廬茶館,伴著茶香,聆聽他分享在台灣的出版與美術這五十餘年來的故事。 ➤結束... 閱讀更多
從星盤讀聶華苓.水瓶座》廣袤而繽紛的木星之舞 ft.《桑青與桃紅》
1949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撤退腳步,為數眾多的「外省人」來到臺灣,其中也包含了帶著創辦刊物、散播理念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同年11月,由胡適掛名創辦人、黨政關係良好的雷震擔任實際負責人,標舉自由、... 閱讀更多
專訪》從社運組織者及研究者,變成寫小說的人:訪《變成的人》許恩恩
訪談《變成的人》作者許恩恩之前,我懷著「這是一本關於太陽花運動的小說」的念頭,準備了許多問題。Openbook找我訪問許恩恩,因為我曾經是樂生保留運動的組織者,這場訪談的設定大抵是「... 閱讀更多
編劇書簡S2EP3》這次我們全家都不要這樣算了:《一個近乎正常的家庭》
《一個近乎正常的家庭》是Me too議題片單上不應遺漏的影集,也是小說改編的成功案例。將瑞典暢銷小說改編成六集影集,第一集即展現了漂亮的起手式。長達13分鐘的序場,...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10EP9》台灣血液基金會黎蕾/讓國外學者搶閱的科普童書 ft.《小大人的血液課》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是台灣歷史悠久的法人組織,去年出版了《小大人的血液課》,獲得了202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我們邀請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博士,... 閱讀更多
人物》越渡記憶作為和解的第一步:訪梁廷毓《噤聲之界—北臺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
2017年整理家中倉庫時,意外地翻出一本泛黃、被蠹蟲啃咬過的舊族譜,當時的梁廷毓並沒有預料到,他即將開啟百年原漢族群糾纏的歷史研究,甚至成為一趟自我生命追尋的旅程。 ➤從族譜開始的生命行動藝術...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10EP8》法律白話文運動劉珞亦/看新聞氣噗噗嗎?法普書來幫你 ft.《童話陪審團》
本集節目中,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回顧了自己做法普的初衷,法白如何從出版、社群、媒體多面向地設計出法白的長久運營模式,台灣人買法普書嗎?該如何讓兒童與社會大眾對法律感興趣呢?... 閱讀更多
專訪》安心,安心——這裡是美國牛津大學詩詞社本部 ft.《蟻王要的也不是這種蟻后》
:我台北人,29歲,本名湯博宇。 :等等,我們已經開始了嗎!? 我猜想我沒有很適應小我快10歲的年輕人節奏,比方說,一見面就衝著訪綱的問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