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自2012年地方性的「鐵玫瑰劇場」,發展成如今有明確的策展主軸,及國內外優秀表演團體共聚一堂的大型藝術節,它所代表的不只是地方對劇場文化的重視,更是一座城市透過藝術反思與自我期許。
➤把觀眾拉回來,重新定位一座城市
自2023年起,鐵玫瑰藝術節由國家兩廳院前藝術總監李惠美擔任策展人。去年她以第三者的身分觀察桃園,藉著展演丟出疑問,摸索民眾的反應。今年,她繼續擔任策展人角色,並邀請長期深耕小劇場的吳思鋒協同策劃,借重他的專長豐富演出樣貌。
李惠美坦言,去年對於民眾的需求及他們對藝術節的期待都是未知,不過她發現桃園是個很年輕的城市,不只容納四面八方的人,同時又能看見傳統與現代的力量在拉扯。
「你可以說它躁,也能說它還很有活力,當下我看到很多的可能性。」李惠美說。
吳思鋒認為現代人的生活,很大一部分都在網路裡,每天睡醒就滑手機,食衣住行都能從小螢幕找到滿足。然而太過沉浸於虛擬世界,經營摸不到的人設,久了反而是一種自我的消失。於是,找回自我變成現代人的重要課題。
「重點是,劇場能不能辦到這件事?我們把人拉回來,回到這個當下。」吳思鋒表示。
兩名策展人從不同角度切入,最後發現「移動」這個詞,不管在生活的城市或虛擬的網路環境中都存在。兩人決定以「移人如梭」為題,邀請民眾從看表演延伸討論,也呼應他們選擇Nomadic為英譯:人遊牧於藝術節中,重新尋找自我定位。
➤城市不是孤立的一座島
藉由這次藝術節的契機,李惠美想提醒大家:桃園是個有趣的地方,很多外來人滋養了這座城市,讓它變得難以定義。如同臺灣這座島被大海圍繞,可是並不孤獨,反而因為人的到來,顯現出多樣的風情。
回應這個想法,音樂家陳明章帶領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端出《2024陳明章撼山河音樂會》,以音樂會的形式,介紹臺灣東部散發澎湃生命力的海洋黑潮文化,豐富多樣的魚類宛如歷史小說《三國志》的多方勢力,譜出獨有的海上傳說。
而桃園在地的敦青舞蹈團及中壢青少年芭蕾舞蹈團,也攜手馬尼拉芭蕾舞蹈團,以世界知名的《仙履奇緣Cinderella》為腳本,用芭蕾舞提出「故事到此結束,然後呢?」的大哉問。促成這場演出的密切國際交流,也是這座城市的特色。
➤不只人在移動,表演的場域也是
李惠美希望人們想到表演時不要局限於場館裡,因此今年藝術節的表演活動不只在桃園展演中心,還包括桃園市立圖書館,甚至中壢中央公園。此外並延伸出實體書展及線上工作坊,打開觀眾接觸表演藝術的多重途徑。
兩位策展人也在思考劇場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尤其在市場分眾的時代,吳思鋒認為表演藝術跟其他領域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現場的身體實踐征服觀眾,並且在演出中與觀眾形成動態的觀演關係。表演是活的,也會慢慢聚集受到它吸引的人。
以狂夢藝術《行走在未知的島嶼之森》的表演為例,這次特別選在桃園市立圖書館內外、周邊進行演出,就是為了讓觀眾成為表演的一環。
「圖書館是一個知識的集合空間,而劇場則是身體實踐的場域。狂夢藝術透過身體表演碰撞知識的空間,你會很直接地感覺到將表演放在室內與室外的差別。創作者這樣做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藝術進行的方式,是很不容易的。」
➤移動的不只是空間,還有心靈
李惠美透過觀察發現城市裡的建築物蓋得很密,人們幾乎比鄰而居,可是身分認同的界線依然很清楚區隔你我。
桃園跟其他城市一樣,有許多新住民。不論是工作、唸書、短期定居或已成為移民第二代,只要是人,都有想被理解的需求。她認為劇場工作者的責任便是透過表演活動,為不特定的人群創造文化相遇的機會。
文化相遇的同時,我們正在重新定義一座城市。吳思鋒談到,沒有一座城市原本就是城市,它是在各種日常生活的軌跡磨痕中疊出現在的樣子,那就更不需要用族群去分類總體。
「我們對一個議題感到陌生,那是很正常的。要是有機會就走進去看看吧,好的壞的都有可能發生,在觀戲的撞擊中感受心靈的移動。」吳思鋒解釋。
回應心靈移動這個議題,聚合舞Polymer DMT帶來表演《我的名字,Kim》,所有的聲音、影像及口述記錄都包圍著表演者。身兼文本、創作及演出的Khuê Phạm ,本身是德籍越南裔第二代,透過作品檢視自我的認同與價值,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宿。
➤透過表演,我們把文字帶得更遠
今年的鐵玫瑰藝術節為了讓議題延伸出去並被看見,自9月30日起至11月3日止,在合作的圖書館、誠品書店及獨立書店舉辦書展。
兩名策展人也都是愛閱人士。吳思鋒分享年輕時閱讀張愛玲的《半生緣》,讀到欲罷不能;李惠美在閱讀《哈利波特》時經常會想像書中的畫面和表演方式。他們都同時提到,文字看似靜態,其實蘊含著獨有的「身體感」。而表演藝術與文字閱讀看似不同的表達方式,可都動靜皆宜,可見它們存在共通之處。
表演工作者透過閱讀汲取靈感,最後成了創作的養分。吳思鋒舉漂鳥演劇社的作品《兩個月亮》為例,作品部分參考威廉.格林的童話繪本《親愛的小莉》,將這本描寫8歲女孩如何面對離別的作品融入創作,轉化成獨立的表演舞臺。
或是李鋭俊從接觸澳門製衣業女工開啟的紀錄劇場《離下班還早-車衣記》,演出中有大量口述訪談穿插,營造出真實的感覺,當然也包括虛構性的內容。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跟連續劇沒兩樣。但是表演要有劇場性,將想像放到視聽感受,讓人看了會感動。」
或許我們應該問,文學與表演藝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李惠美談到日本表演團體亞細亞的骨帶來的節目《奇蹟的歌舞伎町》。編劇原作林孟寰及導演山崎理惠子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台灣人的歌舞伎町: 新宿,另一段日本戰後史》,呈現二戰後生活在東京新宿的臺灣人自我認同的掙扎,以及穿梭在黑市討生活的行為。
亞細亞的骨《奇蹟的歌舞伎町》 10.19(Sat.)14:30、19:30|10.20(Sun.)14:30
林文中、張堅豪及君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謝宜君創作的《軌・跡》,則引用三位編舞家的生命經驗進行創作,雖然沒有明確的參考文本,但是文字的影響是一種綜合表現。
閱讀的影響力有如滴水穿石,不會立刻作用,而創作必須經過想法的發酵慢慢醞釀,最後兩邊終將相會。如同後世改編莎士比亞的作品,核心概念被留下了,呈現的卻是當下社會環境的氛圍。
「我覺得對創作者來講,不管如何,他都會去想『如何用劇場把文字的想像帶得更遠』。」吳思鋒指出每一位創作者心中漫長等待靈光乍現的一刻。
➤讀劇其實是很私密的體驗
表演的方式本來就有很多種,讀劇是一種結合表演與閱讀的形式。吳思鋒認為多數人習慣「看」書,但其實用唸的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他建議大家試著去唸一段文字並細細地聽,就會發現文字不單是視覺的產物,它也蘊藏著身體感。
李惠美附和這項說法,談到自己小時候讀詩,光是閱讀文字其實抓不到音律的感覺,直到用唸的才知道押韻的魅力,才發現文字其實很美。朗讀更能幫助表演工作者帶入角色的情感。
「所以它其實是很私密的體驗。」
冉而山劇場帶領的《路・Lalan》讀劇行為工作坊,在這次表演清單中獨樹一幟。阿道・巴辣夫・冉而山(Adaw Palaf Langasan)是從90年代至今持續投入劇場的阿美族創作者,協同marang aly李杰設計工作坊內容,結合讀劇、部落文化的分享以及行為藝術的課程。劇本裡面其實也提到許多原住民都市化的現象,都市跟部落、現代和過去以及原民身分的認同,所以參與者在演繹劇本的時候,會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冉而山劇場《路・Lalan》讀劇行為工作坊 10.6-11.3,每週日13:00-17:00|公開呈現11.3(日)19:00
➤藝術節是創造更多合作的媒合平台
不過,更大的挑戰在於,必須想辦法接觸更多潛在觀眾。現今娛樂的選擇眾多,表演藝術雖然可與觀眾現場互動,可是在即時性上仍比不上數位影音或更快的直播。李惠美直言,這簡直是表演工作者的一場惡夢。運氣好的時候,票迅速賣光再加場,運氣不好時找不到觀眾,必須負起票房失利的壓力。
對此,吳思鋒坦言創作者不應完全承擔這些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適當的媒介和表演方式。而藝術節就像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礎建設,搭起一個可以持續經營的空間。它是觀眾進入劇場的入口,同時也是表演者反思的觀察點。把握這一點,促成更多的跨界合作與實驗,或許是一注活泉也說不定。
李惠美分享太魯閣族藝術家瓦旦・督喜帶領TAI身體劇場跟吳庭寬、藍雨楨合作的《遷徒之歌》。印尼移工的歌謠或是原住民的林班歌看似沒有關聯性,但創作裡面都有大量人群移動的痕跡存在,歌謠代替文字透過口傳去延續文化,林班歌是即興創作的歌曲,保存了某段時間原住民工作的心情、生活的樣貌及傳達情感,因為這次藝術節有了合作機會。
➤由你來定義一座城市的虛缺號
兩位策展人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作的《虛缺號》。
虛缺號(□)本是用來表現無法辨認或無法查明的字所留下來的格子,可以看成資訊不完整的告示,但也能當成可以自由填入的空格。
一個藝術節能不能回應一個城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其實是表演者與觀賞者一起互動的結果,而且是不斷提出疑問的過程。正如新馬戲在臺灣的發展,從早期的雜技到現在與身體舞蹈的結合,甚至結合戲劇表演,其實也是一個虛缺號,是一個空格,它跟城市一樣都存在著無法預料的特質。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虛缺號》 11.9(Sat.)19:30
如何利用這個符號,去表現現代社會的意象和景觀,並且做出回應,便是創作者的責任。
表演藝術工作者透過劇場帶著觀眾前往沒有想過的地方,透過想像與實踐讓文字符號變成劇場的肢體表演,而最後要為這個城市填上什麼符號和圖像,所留下來的那個空格是所有觀眾的自由心證。
或許可以這麼說,定義一座城市的虛缺號,不如就從參與藝術節開始。●
➤2024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Tags:
照片提供:2024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自2012年地方性的「鐵玫瑰劇場」,發展成如今有明確的策展主軸,及國內外優秀表演團體共聚一堂的大型藝術節,它所代表的不只是地方對劇場文化的重視,更是一座城市透過藝術反思與自我期許。
➤把觀眾拉回來,重新定位一座城市
自2023年起,鐵玫瑰藝術節由國家兩廳院前藝術總監李惠美擔任策展人。去年她以第三者的身分觀察桃園,藉著展演丟出疑問,摸索民眾的反應。今年,她繼續擔任策展人角色,並邀請長期深耕小劇場的吳思鋒協同策劃,借重他的專長豐富演出樣貌。
李惠美坦言,去年對於民眾的需求及他們對藝術節的期待都是未知,不過她發現桃園是個很年輕的城市,不只容納四面八方的人,同時又能看見傳統與現代的力量在拉扯。
「你可以說它躁,也能說它還很有活力,當下我看到很多的可能性。」李惠美說。
吳思鋒認為現代人的生活,很大一部分都在網路裡,每天睡醒就滑手機,食衣住行都能從小螢幕找到滿足。然而太過沉浸於虛擬世界,經營摸不到的人設,久了反而是一種自我的消失。於是,找回自我變成現代人的重要課題。
「重點是,劇場能不能辦到這件事?我們把人拉回來,回到這個當下。」吳思鋒表示。
兩名策展人從不同角度切入,最後發現「移動」這個詞,不管在生活的城市或虛擬的網路環境中都存在。兩人決定以「移人如梭」為題,邀請民眾從看表演延伸討論,也呼應他們選擇Nomadic為英譯:人遊牧於藝術節中,重新尋找自我定位。
➤城市不是孤立的一座島
藉由這次藝術節的契機,李惠美想提醒大家:桃園是個有趣的地方,很多外來人滋養了這座城市,讓它變得難以定義。如同臺灣這座島被大海圍繞,可是並不孤獨,反而因為人的到來,顯現出多樣的風情。
回應這個想法,音樂家陳明章帶領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端出《2024陳明章撼山河音樂會》,以音樂會的形式,介紹臺灣東部散發澎湃生命力的海洋黑潮文化,豐富多樣的魚類宛如歷史小說《三國志》的多方勢力,譜出獨有的海上傳說。
而桃園在地的敦青舞蹈團及中壢青少年芭蕾舞蹈團,也攜手馬尼拉芭蕾舞蹈團,以世界知名的《仙履奇緣Cinderella》為腳本,用芭蕾舞提出「故事到此結束,然後呢?」的大哉問。促成這場演出的密切國際交流,也是這座城市的特色。
➤不只人在移動,表演的場域也是
李惠美希望人們想到表演時不要局限於場館裡,因此今年藝術節的表演活動不只在桃園展演中心,還包括桃園市立圖書館,甚至中壢中央公園。此外並延伸出實體書展及線上工作坊,打開觀眾接觸表演藝術的多重途徑。
兩位策展人也在思考劇場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尤其在市場分眾的時代,吳思鋒認為表演藝術跟其他領域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現場的身體實踐征服觀眾,並且在演出中與觀眾形成動態的觀演關係。表演是活的,也會慢慢聚集受到它吸引的人。
以狂夢藝術《行走在未知的島嶼之森》的表演為例,這次特別選在桃園市立圖書館內外、周邊進行演出,就是為了讓觀眾成為表演的一環。
「圖書館是一個知識的集合空間,而劇場則是身體實踐的場域。狂夢藝術透過身體表演碰撞知識的空間,你會很直接地感覺到將表演放在室內與室外的差別。創作者這樣做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藝術進行的方式,是很不容易的。」
➤移動的不只是空間,還有心靈
李惠美透過觀察發現城市裡的建築物蓋得很密,人們幾乎比鄰而居,可是身分認同的界線依然很清楚區隔你我。
桃園跟其他城市一樣,有許多新住民。不論是工作、唸書、短期定居或已成為移民第二代,只要是人,都有想被理解的需求。她認為劇場工作者的責任便是透過表演活動,為不特定的人群創造文化相遇的機會。
文化相遇的同時,我們正在重新定義一座城市。吳思鋒談到,沒有一座城市原本就是城市,它是在各種日常生活的軌跡磨痕中疊出現在的樣子,那就更不需要用族群去分類總體。
「我們對一個議題感到陌生,那是很正常的。要是有機會就走進去看看吧,好的壞的都有可能發生,在觀戲的撞擊中感受心靈的移動。」吳思鋒解釋。
回應心靈移動這個議題,聚合舞Polymer DMT帶來表演《我的名字,Kim》,所有的聲音、影像及口述記錄都包圍著表演者。身兼文本、創作及演出的Khuê Phạm ,本身是德籍越南裔第二代,透過作品檢視自我的認同與價值,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宿。
➤透過表演,我們把文字帶得更遠
今年的鐵玫瑰藝術節為了讓議題延伸出去並被看見,自9月30日起至11月3日止,在合作的圖書館、誠品書店及獨立書店舉辦書展。
兩名策展人也都是愛閱人士。吳思鋒分享年輕時閱讀張愛玲的《半生緣》,讀到欲罷不能;李惠美在閱讀《哈利波特》時經常會想像書中的畫面和表演方式。他們都同時提到,文字看似靜態,其實蘊含著獨有的「身體感」。而表演藝術與文字閱讀看似不同的表達方式,可都動靜皆宜,可見它們存在共通之處。
表演工作者透過閱讀汲取靈感,最後成了創作的養分。吳思鋒舉漂鳥演劇社的作品《兩個月亮》為例,作品部分參考威廉.格林的童話繪本《親愛的小莉》,將這本描寫8歲女孩如何面對離別的作品融入創作,轉化成獨立的表演舞臺。
或是李鋭俊從接觸澳門製衣業女工開啟的紀錄劇場《離下班還早-車衣記》,演出中有大量口述訪談穿插,營造出真實的感覺,當然也包括虛構性的內容。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跟連續劇沒兩樣。但是表演要有劇場性,將想像放到視聽感受,讓人看了會感動。」
或許我們應該問,文學與表演藝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李惠美談到日本表演團體亞細亞的骨帶來的節目《奇蹟的歌舞伎町》。編劇原作林孟寰及導演山崎理惠子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台灣人的歌舞伎町: 新宿,另一段日本戰後史》,呈現二戰後生活在東京新宿的臺灣人自我認同的掙扎,以及穿梭在黑市討生活的行為。
林文中、張堅豪及君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謝宜君創作的《軌・跡》,則引用三位編舞家的生命經驗進行創作,雖然沒有明確的參考文本,但是文字的影響是一種綜合表現。
閱讀的影響力有如滴水穿石,不會立刻作用,而創作必須經過想法的發酵慢慢醞釀,最後兩邊終將相會。如同後世改編莎士比亞的作品,核心概念被留下了,呈現的卻是當下社會環境的氛圍。
「我覺得對創作者來講,不管如何,他都會去想『如何用劇場把文字的想像帶得更遠』。」吳思鋒指出每一位創作者心中漫長等待靈光乍現的一刻。
➤讀劇其實是很私密的體驗
表演的方式本來就有很多種,讀劇是一種結合表演與閱讀的形式。吳思鋒認為多數人習慣「看」書,但其實用唸的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他建議大家試著去唸一段文字並細細地聽,就會發現文字不單是視覺的產物,它也蘊藏著身體感。
李惠美附和這項說法,談到自己小時候讀詩,光是閱讀文字其實抓不到音律的感覺,直到用唸的才知道押韻的魅力,才發現文字其實很美。朗讀更能幫助表演工作者帶入角色的情感。
「所以它其實是很私密的體驗。」
冉而山劇場帶領的《路・Lalan》讀劇行為工作坊,在這次表演清單中獨樹一幟。阿道・巴辣夫・冉而山(Adaw Palaf Langasan)是從90年代至今持續投入劇場的阿美族創作者,協同marang aly李杰設計工作坊內容,結合讀劇、部落文化的分享以及行為藝術的課程。劇本裡面其實也提到許多原住民都市化的現象,都市跟部落、現代和過去以及原民身分的認同,所以參與者在演繹劇本的時候,會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藝術節是創造更多合作的媒合平台
不過,更大的挑戰在於,必須想辦法接觸更多潛在觀眾。現今娛樂的選擇眾多,表演藝術雖然可與觀眾現場互動,可是在即時性上仍比不上數位影音或更快的直播。李惠美直言,這簡直是表演工作者的一場惡夢。運氣好的時候,票迅速賣光再加場,運氣不好時找不到觀眾,必須負起票房失利的壓力。
對此,吳思鋒坦言創作者不應完全承擔這些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適當的媒介和表演方式。而藝術節就像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礎建設,搭起一個可以持續經營的空間。它是觀眾進入劇場的入口,同時也是表演者反思的觀察點。把握這一點,促成更多的跨界合作與實驗,或許是一注活泉也說不定。
李惠美分享太魯閣族藝術家瓦旦・督喜帶領TAI身體劇場跟吳庭寬、藍雨楨合作的《遷徒之歌》。印尼移工的歌謠或是原住民的林班歌看似沒有關聯性,但創作裡面都有大量人群移動的痕跡存在,歌謠代替文字透過口傳去延續文化,林班歌是即興創作的歌曲,保存了某段時間原住民工作的心情、生活的樣貌及傳達情感,因為這次藝術節有了合作機會。
➤由你來定義一座城市的虛缺號
兩位策展人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作的《虛缺號》。
虛缺號(□)本是用來表現無法辨認或無法查明的字所留下來的格子,可以看成資訊不完整的告示,但也能當成可以自由填入的空格。
一個藝術節能不能回應一個城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其實是表演者與觀賞者一起互動的結果,而且是不斷提出疑問的過程。正如新馬戲在臺灣的發展,從早期的雜技到現在與身體舞蹈的結合,甚至結合戲劇表演,其實也是一個虛缺號,是一個空格,它跟城市一樣都存在著無法預料的特質。
如何利用這個符號,去表現現代社會的意象和景觀,並且做出回應,便是創作者的責任。
表演藝術工作者透過劇場帶著觀眾前往沒有想過的地方,透過想像與實踐讓文字符號變成劇場的肢體表演,而最後要為這個城市填上什麼符號和圖像,所留下來的那個空格是所有觀眾的自由心證。
或許可以這麼說,定義一座城市的虛缺號,不如就從參與藝術節開始。●
➤2024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9月繪本大師》來自童年的凝望:超前時代的圖畫書藝術家查爾斯.奇賓(Charles Keeping)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 閱讀更多
話題》給下一個小說藝術冒險家的入行建議:挑選虛構寫作書的三原則
閱讀更多
8月繪本大師》生活就是非凡的藝術:朝著夢想前行的塔莎.杜朵(Tasha Tudor)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