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書.人生.蔡穎卿》誰道人生無再少,書中自有不朽村
疫情期間,我的閱讀生活起了一個很大的改變;原本,每個月至少有好幾天可以跟小朋友或比我年輕的媽媽們一起從生活進入閲讀,又從文本探討生活的機會被迫取消了。 記得第三級警戒開始的那一天,... 閱讀更多
對談》花開少女如何成為親愛的共犯—從性別到類型的小說之旅:陳雪vs楊双子
文字整理/郭如梅(北海道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專攻表現文化論講座博士生) 國立中興大學自2021年起設立「川流台灣文學駐校作家」,首任邀請作家楊双子擔任。4月下旬,... 閱讀更多
書.人生.洪震宇》我們都是光的孩子:疫情陰影下,自我社交的可貴
疫情打亂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以往,工作與日常生活往往是分開的,工作壓力讓宅在家成為無所事事的放鬆,現在,居家生活與工作成為每天的日常。 過去的生活似乎只是配角,常常是臉書、社群媒體的展示品,... 閱讀更多
書.人生.葉怡蘭》終於,電子書
還記得,大約10年前,剛剛決定重新整修居家之初,苦於書量太大房子太小,委實不知如何容納,遂找來一位室內設計師舊友商量。 結果,他一進門來,見滿坑滿谷從架上滿堆地上繼之氾濫全屋各處的藏書,... 閱讀更多
人物》是時代把你實現了:訪《我香港,我街道》系列主編鄧小樺
OB:《我香港,我街道》剛出版時,您曾在Openbook閱讀誌的Podcast節目「閱讀隨身聽」中提到,這系列書寫原是「香港保育運動」計畫的一環。到了續集《我香港我街道2》製作及出版時,... 閱讀更多
書.人生.焦元溥》幾多唱片幾多書
「書和音樂就是我人生的兩個最大關鍵。」村上春樹這樣說,想想我也是這樣,近年來連購物都聚焦於此,幾乎只買書和CD。是的,不管串流如何風行,我還是買CD,新貨二手都買。同理,我偏好紙本書多過電子書。... 閱讀更多
專訪》給自己:張惠菁談《給冥王星》
「這本書獻給所有經歷過生命中意想不到變動的人。」 曾出版於2008年的《給冥王星》,記錄了張惠菁在2006年所歷:地表上的移動,生命狀態的移動。初版〈後記〉中有這麼一句獻詞,... 閱讀更多
書.人生.阮慶岳》夢裡苔無痕:從《將軍族》到《繁花聖母》
我自幼就不是專注學業的小孩,課外閱讀尤其一直吸引著我的內在脈動,我也縱容自己這樣的人生任性態度。一直是到了我從外島馬祖服役回來,發覺大學所熟悉的好友,都正在(或已經)做著出國留學的安排,...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4EP10》MC JJ /莎士比亞翻台語與盲人戲劇解說,活體台語翻譯機的舞台人生
Openbook閱讀隨身聽第4季,聚焦各種跨界的創作,每位來賓都有著各種斜槓人生,在興趣中豐富生活。本集是本季最後一集,邀請到的來賓是嘉義阮劇團創團元老之一的MC JJ。...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