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電訊報9》淘金熱或泡沫化?——日本條漫新創熱潮最前線

「wolfenstein的日漫電訊報」為CCC追漫台連載專欄,作者wolfenstein深度剖析日漫現場,從不同角度呈現產業現況,探索商業模式轉變。Openbook閱讀誌特別與CCC追漫台合作轉載,將精彩內容與讀者分享。

2021年起,許多日本企業先後投入所謂「條漫」(Webtoon)形式的漫畫領域。從傳統漫畫出版公司,到YouTube短動畫、遊戲等其他娛樂產業的公司,甚至到幾乎沒有關聯的電子商務公司,就連Amazon、Apple這些全球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都有所投入。

有些企業是開闢條漫發表管道、開創新的條漫app;有些企業是將既有的頁漫作品改編條漫,更有大量全新的條漫工作室宛如雨後春筍般誕生。有人試圖將日本參與條漫的企業、品牌整理成勢力圖,在2022年初還只有約40家,一年半之後已經有超過120家企業品牌了。(註1

我們已經在前幾回專欄回顧過傳統漫畫出版社在這段時期帶動整體出版界爆衝的事蹟,但是同一時期日本的條漫製作並沒有什麼受人矚目的事蹟出現,突然出現這麼大批的條漫事業投入令人十分不解。

不過,如果觀察整體業界發展,有一間企業或許帶來了鼓舞:韓國企業Kakao日本分公司在2016年創設的漫畫app「Piccoma」,2020年4月宣佈旗下韓國條漫作品《我獨自升級》的app內單月銷售金額突破一億日圓,之後Piccoma的app安裝數與內部消費金額不斷上衝,至今年上半年已經成為二大app平台——App Store與Google Play的日本地區消費者支出金額第一名,壓過各種課金最熱烈的知名手遊。

頁漫大國日本的條漫時代即將來臨?

條漫早已在2013年由LINE、comico等韓系科技企業引進,也嘗試培養日本本地作品。雖然它完全順應手機閱覽習慣的數位原生閱讀方式、各回連載為單位的販售方法、編繪上色等職務的分工制度、全彩呈現……各種面向都與書本市場建立起來的傳統頁漫系統迥異,讓人耳目一新,但幾年過去並沒有帶來足以撼動市場的成績。

一般業界談論條漫,主要還是放在韓劇、K-POP等「韓流」韓國娛樂事業中的一環,再怎麼發達,也是韓國環境下的成果,不一定能適用日本本地。

如今條漫在日本在地市場出現了令人亮眼的銷售數據,代表確實擁有閱讀需求,產製起來卻不用與頁漫市場上為數眾多的暢銷名作正面競爭,屬於尚待開發的新興市場。各大投資者或許在此看到了商機,紛紛投入淘金。

那個自出版衰退、數位網路興起以來的議題「條漫vs頁漫」在漫畫市場爆衝之後沈寂一段時間,如今似乎又復活了:如果頁漫作為根基的紙本閱讀是不斷衰落的狀態、條漫作為根基的手機閱讀體驗不斷普及下去,那麼頁漫即使盛行一時,遲早也要被條漫所取代。

問題是,條漫的時代是否真的來臨?傳統漫畫出版社真的因為稱霸頁漫市場造成傲慢與怠忽,錯過了這漫畫媒體數位轉型的大好商機?

早在2018年,幾間大出版社已經嘗試過出品條漫創作了。上回專欄〈分進合擊的巨人——講談社漫畫雜誌群的數位轉型〉提及的講談社app「Comic DAYS」在創建之初就曾經推出少量的條漫作品,集英社更是由〈少年JUMP〉在2018、19年舉辦了兩屆條漫創作大賽。但是這些得獎作者,似乎都沒有繼續留在條漫領域。

第一屆冠軍千葉侑生現在正在連載《幼稚園Wars》,第二屆冠軍作品、最近改編動畫在網飛播出的《浪漫殺手》作者新作也是頁漫作品。

雖然後來「JUMP+」也有出現如《縱之國》這樣受矚目的垂直滾動漫畫作品,但其設計更多是奠基於故事內部設定——在垂直筒狀的世界中探險,而不是形式本身有什麼絕對優勢。「JUMP+」主編細野修平表示:「JUMP+過去也曾刊登縱向捲軸作品的連載、創設漫畫獎,但最終感覺這似乎不是JUMP+讀者所要的。」(註2)〈少年Magazine〉現任主編(也是過去《進擊的巨人》責任編輯)川窪慎太郎也坦言:「沒有特別感覺條漫侵蝕到既有漫畫領域、讓漫畫讀者減少或者漫畫家被挖走的感覺。」(註3

是全新藍海或泡沫前兆?

那Piccoma的條漫熱賣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這部作品在2019年已經有了出色的成績,被Piccoma列為當年度閱覽數最高的漫畫榜首。進入2020年,Piccoma更是大量著力網路行銷,在YouTube、Twitter、TikTok、Facebook……各種社群平台持續為旗下漫畫作品投放廣告、吸引新用戶進入平台,進而閱覽長期待在熱門榜上的本作品。

在Piccoma拿手的「等待一定時間後免費」以及「每天閱讀可獲得代幣與優惠」等遊戲化鼓勵機制之下,有效刺激亟欲觀看後續的讀者花費購買。最後疫情帶來的電子出版紅利更補上臨門一腳,讓本作品的單月銷售金額在三個月內爆增4千萬日圓。

雖然作品本身有其優秀之處、故事也符合日本已經風行的「異世界轉生」潮流,但Piccoma平台的大規模促銷、行銷機制,恐怕更是功不可沒。

這問題還有另一個面向:Piccoma碾壓全日本app的超高消費金額,真的只是來自條漫嗎?其實Piccoma、Line Manga這二個日本最多人使用的電子漫畫app,除了條漫之外,更有著大量代理自各出版社的頁漫作品,包含維持原始翻頁與重新剪裁成為條漫的格式。自Piccoma創設以來,這些頁漫一直是促銷活動的主力。

就在宣佈《我獨自升級》月銷量突破一億日圓的10天之後,Piccoma馬上對2019年度閱覽數第二高的作品:連載25年、當時已經完結7年的頁漫《內衣教父》做出大規模促銷,開放前100回限期免費閱讀。

在疫情使大家足不出戶、擁有許多室內閒暇時間的情況下,這部原本已經淡出話題圈的作品竟因此吸引到許多讀者花錢閱讀後續,108集的超長連載規模因而帶來了極大量的銷量,甚至帶動原始出版社「實業之日本社」年度淨利達到歷史新高。由此事蹟更能看出,Piccoma有效吸引消費的電子漫畫行銷系統,並非只能帶動條漫而已。

雖然他們沒有公開頁漫與條漫的銷售金額佔比,但我們可以從其他數值推估:Piccoma員工受訪時公開2021年第一季的銷售金額成長比例,總體成長為1.9倍,而條漫為5.5倍,來自出版社的「出版漫畫」為約2倍。如果條漫佔比越大,總體成長應該越接近條漫的成長比例,但實際上比例反而非常接近多為頁漫的「出版漫畫」,其佔比懸殊可想而知。受訪員工也坦然表示:「看成長率的話,條漫好像是最大的類型,但其實是因為它原本的數量就小的緣故。」(註4

因為條漫不像傳統出版業界已經有完善的銷售統計機制,只要各家企業平台不公開宣佈,我們無法如實得知整個業界的營收規模。不過8月公佈的《日本2022年電子書商務調查報告》透過各種探訪調查,首度推估了條漫作品連載付費的市場規模,大約是520億日圓,約佔整體電子漫畫市場的10%。

新近投入的這麼多企業品牌,能否撐大這個市場呢?目前產出的大量作品都是在模仿既有流行條漫的視覺呈現、類型元素與劇情。長期關注條漫發展的資訊網站Webtoon insight就憂慮,如果企業只是誤以為「條漫很賺錢」而急促出資投入,創造出大量公式化、低品質的作品,最後可能如40年前人稱「Atari shock」的美國電玩遊戲業大蕭條一般,在泡沫崩潰的瞬間拖垮整個業界。(註5

又或許,其中會有少數謹慎而踏實發展的條漫業者,摸索出推出獨特而精彩的熱門作品、利用有效的行銷方式吸引充裕的銷售利潤,創建出足以抗衡傳統頁漫出版事業的穩固條漫商業模式。

……前提是,那即將來臨的真正商機沒有被傳統頁漫出版捷足先登。今年5月,集英社也宣佈將會推出條漫app「JUMP TOON」,先舉辦了條漫大獎徵稿,於10月16日公開第一屆得獎名單。相隔5年,帶著頁漫出版的巨大成功回頭開創條漫事業的集英社,會不會又如專欄第三回〈少年何以成為神話?——JUMP體系的數位轉型(上)〉、第四回〈55年持續向前的創新機器——JUMP體系的數位轉型(下)〉所提到的數位轉型的經驗般,在不惜成本的試誤學習當中率先培養出超級大作呢?


註釋

  1. 參考2022年初的條漫相關品牌觀察文章〈ウェブトゥーン業界カオスマップを作ってみた〉、2023年中的條漫相關品牌觀察文章〈ウェブトゥーン業界カオスマップ2023年6月更新版〉
  2. 細野修平的說法引述自〈タテ?ヨコ?スマホで変わるマンガ表現〉
  3. 川窪慎太郎的說法引述自〈漫画は「読む前から面白い」ものが売れる時代に? FIREBUG佐藤詳悟×『週刊少年マガジン』川窪慎太郎対談〉
  4. Piccoma員工的說法引述自〈韓国発の「縦読み漫画」が業界を席捲…「日本式漫画が駆逐される」は本当か?〉
  5. Webtoon insight的說法引述自〈タイトル : アタリショックに酷似する日本のウェブトゥーン業界の危険な兆候〉

(文章授權轉載自「CCC追漫台」,原標題與連結:〈淘金熱或泡沫化?——日本條漫新創熱潮最前線〉)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