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女性書寫的逾越異想,關於罪、欲望、禁忌和試探:葉佳怡X崔舜華X劉子華《SEVEN》新書分享會

2023-08-27 21:00

作家崔舜華(左)與專職譯者葉佳怡。

在洋溢母親節溫馨氣息的5月,南方家園聯手7位台灣女性創作者,出版了從裝幀、攝影到內容都散發不羈氣息,號稱「將讓直男疼痛」的短篇小說集《SEVEN》。

由朱疋設計的書封佈滿網點,七宗罪以芭比粉流線形拉丁文條列出:傲慢(superbia)、嫉妒(invidia)、憤怒(ira)、怠惰(acedia)、貪婪(avaritia)、暴食(gula)、色慾(luxuria)。一女子眼神如刀鋒劃破與讀者之間的空氣,右眼汩汩流出領帶狀的漆黑眼淚。警語似的文字覆蓋女子顴骨:「可以誤食,不能誤讀。可以互愛,避免互傷。可以放任,切勿踟躕。」右手臂橫過書封下半部,有如將彈奏悖德聖樂,亦預告讀者即將迎來飽含女性眾生相,既日常又逾越/愉悅的衝擊書寫。

沈意卿〈當瑪莉遇上莎莉〉寫主角莎莉與丈夫離婚後,和兒子分隔兩地,與女同志戀人瑪莉生活卻屢次備孕失利,暴食發洩的傷心故事。陳莉文〈安靜的轟鳴〉描述對籃球少年一見鍾情的大學女生,因意外遇到對方女友而夢碎陷入怠惰,退化成無機物。張亦絢〈不容易受傷的女人〉刻劃公主宮女位階、關係遊戲的傲慢。何玟珒〈蚵與舞與我們〉有受家務與照護勞動束縛人生的憤怒;黃思蜜的〈Show〉,讓被丈夫家暴的主角、時常受到性騷擾的女性現身,吐露對濫用暴力或權力的男性所滋生的深切恨意,而後迎來激昂的未知結局。

來到基隆見書店進行《SEVEN》最後一場對談的共同作者葉佳怡與崔舜華,各以〈畸胎瘤〉喻示貪婪、〈On the road〉深究色慾。南方家園出版社總編輯劉子華亦來到現場,與讀者談談出版策劃發想及故事源起。

重新解讀七宗罪,談難以啟齒的女性慾望、異想與追尋

SEVEN》並不是南方家園第一本關於女性議題的作品。

2017年出版的翻譯小說話題作《恐怖老年性愛》,每個角色皆面臨關於愛與性的不同掙扎:從彼此嫉妒蔓生的師生不倫戀、對同學性致勃勃但掛心父親病重的年輕人、根據身心狀態進行性事因應與預前部署的65歲以上熟齡性愛,書內收錄的每個短篇故事都情節真實、刻劃犀利。

《恐怖老年性愛》絕版後,通路、讀者仍不斷敲碗。正籌備再版事宜的劉子華苦笑說:「我連NG書都賣出了,手頭剩下正在校稿的那一本。」

2021年,南方家園以電子書形式一連出版作家何曼莊撰寫的「Extended Play(E.P.)三部曲」。首篇《E.P. 1:凍卵篇》探究事業有成的中產單身女性面對傳宗接代的社會期待,猶豫是否要凍卵、《E.P. 2:兼愛篇》著墨於多邊戀(polyamory)社群內的關係信任危機,最後以老黃金單身漢透過約會軟體進行跨國戀引發輿論、兼談疫情時期遠距戀愛的故事《E.P. 3:格差篇》收尾。

此系列的構想始劉子華與何曼莊閒聊到朋友間熱議的凍卵話題。「生育這件事,在現代還是很身不由己。凍卵可能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最後會不會達到你的所需。」劉子華說:「身為女性,我們可以透過書寫去講出面對身體或心靈,我們在乎什麼。我們可以更不顧一切、不顧世俗眼光地告訴大家,在這個社會裡頭不同年齡層的異想、關於各種欲望的看法。」

由此,劉子華和責任編輯達瑞有了共識:將《恐怖老年性愛》和「Extended Play(E.P.)三部曲」的女性議題進一步延續。劉子華強調:「我們想跳脫男性框架,用當代女性視角重新解讀七宗罪裡頭所談的議題。全都不設限,希望呈現比較自由、奔放的靈魂。」顛覆傳統的全新書寫《SEVEN》於焉誕生。


南方家園出版社總編輯劉子華

葉佳怡談〈畸胎瘤〉的貪婪:意圖揭開暴力的內裡

葉佳怡用作品〈畸胎瘤〉回應七宗罪的「貪婪」。

透過橫跨角色生命10年、總計3次的健康檢查,帶出對話如不和諧音般的母女親情攻防。得知巧克力囊腫在女兒小莉體內消長的同時,讀者能從談話了解小莉是雙性戀,交往對象歷經兩任男友,現前有一女友。或許讀者也會留意到,母親聽聞分手後,竟優先考慮女兒分手對象處境的態度、性別意識相對遲鈍的無知提問,如何讓小莉憤而針鋒相對。

在這幾年間,小莉亦反覆試探無意間說出祕密的母親,希望親口聽到她定論,當年她嫁給對家人施予精神暴力的小莉父親,是出於某種罪行。一方面,當前的小莉也面臨化驗結果可能是畸胎瘤的新囊腫。葉佳怡不採用逼真駭人的病理刻劃,而是打造華麗夢境,突顯小莉心中畸胎瘤的怪異瑰麗:

她感覺自己步態輕盈,動作俐落,而且所有醫護人員都恭敬地看著她。

......她伸手跟護理師取了手術刀,切開自己,仔細割下那顆圓滾滾的畸胎瘤。

就算沒有醫學專業,她也知道這個畫面裡的細節應該全是錯的。她捧起那顆如同雞蛋的半透明米紅色畸胎瘤,觀賞著裡頭像是鑲著碎鑽的白亮迷你牙齒,還有彩色髮絲如同水晶的晶絲一般遍布其中。她身邊所有醫護人員看著那顆耀眼奪目的瘤,全都熱情地鼓掌起來。

——〈畸胎瘤〉

一旁的崔舜華分享,這段描寫令她聯想到村上春樹《1Q84》的天吾,在父親病床上發現少女繭裡面的「情動」:「那個繭閃閃發光,仿若有聖物一樣。」她詢問葉佳怡為何將殘缺、發育不全的肉塊轉為「水晶般非常透徹」的象徵?

葉佳怡向大家解釋畸胎瘤的成因與樣貌:「它其實像是雙胞胎。媽媽在懷你的時候,有個受精卵因故 長在你的體內。它的存在是殘缺的、類似沒有完整發展成胚胎的受精卵,裡面可能會有一些人體組織,比如牙齒、頭髮,有些還會有些骨骼。可能二、三十歲某天做健康檢查,突然發現它其實隨著你的成長不停地變大,又好像是你自己養出來的一個東西。提醒你的身體,它其實是有這樣(孕育)的功能存在。」

葉佳怡表示,主角小莉是不打算生孩子的女性,畸胎瘤的存在猶如母親在傳統性別觀的期待下,某個隨之成長的「遺憾的印記」,意涵除了對照到畸胎瘤是殘缺不全的生命體,亦具體化了母女之間的連帶。然而,葉佳怡將畸胎瘤「幻化成漂亮的東西」,或許是因為在小莉的心裡,母親對她的期待仍是「生命中重要的印記,並不是糟糕的存在。」


葉佳怡透過故事主角小莉體內可能存在的畸胎瘤,影射被封藏的家族祕密,顯現「揭開暴力內裡」的貪婪。

葉佳怡說:「貪婪最基本的定義,就是你想要一些你並不需要的東西。」然而,讀者恐怕很難馬上辨識出〈畸胎瘤〉人物情節與「貪婪」之間的關係。那麼,〈畸胎瘤〉所指向的「貪婪」究竟是什麼?

「那個時候其實想要寫,一對母女怎麽在跟性別有關的困境裡,想要跟需要的差別這麽大。」現場葉佳怡說得迂迴。

在Podcast節目「南方家園小客廳」中,葉佳怡明確說明了試圖透過小莉展現的貪婪:「當整個家族都把維持和諧的家庭表象,當成某種信仰的時候,(小莉)她的貪婪就在於,她並不想要維持這件事情。她想要把這個暴力的東西——她媽媽所承受的暴力、這個家族所承受的暴力內裡揭開來。所以在別人的眼裡,她是一個自私而貪婪的人。」

➤崔舜華談〈On the road〉的色慾:擁有美好身體,為什麽不能去做美好的事情?

擅長詩與散文的崔舜華,在《SEVEN》裡第一次挑戰短篇小說:「這篇小說確實熬了滿久。我第一個選題,好像是最後一個交稿。」

她思量許久,後來決定不藉由改寫生命經驗去呈現「色慾」主題,而是鎖定「婚姻的結構」:「在婚姻這個框架裡,每個人好像就有個模式必須去遵從。不遵從就會被指責淫蕩、悖德、敗壞,罪名就會纏繞在這些出了軌道的人身上。」

〈On the road〉故事中有兩對夫婦,女主角冪德(按:冪即「覆蓋器物的布巾」)自認是平庸的女子,與丈夫宗明結婚兩年,受到不耐質疑的目光與情緒似乎是家常便飯,可見兩者在婚內關係的權力差異。行文隱約透露出兩人結婚無非是履行義務而已,直到宗明帶冪德前往聚餐,宗明的老同學承思和新婚妻子美信都別具個人魅力,讓冪德初見兩人便沉陷其中。

葉佳怡指出,崔舜華的小說除了有詩的特質,另一特點是所有角色都深具「概念性」,具有「明確的象徵性位置」。崔舜華同意,並表示美信的確以美貌跟語言,開啟了主角冪德的情欲開關:「她從來沒有被任何人打開那個開關過。我相信每個人身體裡面有很多開關,遇到不同情境與人就會被開啟。」被開啟各種開關的時機點是什麽?「就交給未知、機遇、偶然。」


崔舜華相信每個人身體裡面有很多開關,被開啟的時機點是什麽?「就交給未知、機遇、偶然。」

這是我畢生第一次的出軌——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背叛了自己的婚姻。詭異的是,相較於一般情況下應有的內疚或心虛感,我卻更感到某種曖昧的迷惘——烏鴉般的男人和他美艷絕倫的妻,他們倆人的組合,散發出獨特且巨大的魅惑力——我想著那美麗的妻子自慰,並與那英俊的丈夫交歡。這整件事所帶來的不真實感,教我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興奮。

承思離開後,我想著:自己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的人?一個貪戀美色而心懷非分的女人?

——〈On the road〉

出軌被視為是對配偶與婚姻制的背叛。談到背叛的定義,崔舜華不以情愛為出發,而是契約與承諾:「背叛的前提是有一個契約,不遵守契約,就是違約。如果放在一般認知的社會關係裡,你就會覺得被背叛。」誘惑確實可能促使背叛發生,但她認為,比起去確立或免除誘惑和背叛行為的罪責,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每種選擇背後所需承擔的代價。

「我覺得,人跟人之間其實就是不斷地承諾跟毀諾。這是我對人性的看法。」崔舜華說。她想藉由寫作,開展關於愛、自由與成全的思辯:「他們的關係是自由的——我擁有美好的身體,為什麽不能去做美好的事?」不過,她也解釋:「色慾也不完全等於欲望。欲望是非常大的命題,我想還是要回到身體和心。人的心智結構跟肉體結構交錯,並且不斷對話、拉扯、掙扎,然後產生欲望。如果有足夠的自我醒覺,你會感覺到自己體內的張力存在。」

她也在「南方家園小客廳」podcast中,對於自由、身體與心的交織關係進行了申論:「當我感覺平靜或是自由、快樂或是很激情的愉悅時候,我的身體會很敏感地被心所察覺,需要去對話與發出聲音。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是兩面一體。如果身體被癮所綁縛住,我們的心同時也是被枷鎖所控制的。所以,自由這件事情是我們有能動性去選擇。我們是肉做的人,我們要如何去運用血肉之軀去經驗美好或敗壞的事情。」

如同結尾美信在名為「On the road」的爵士咖啡店向冪德說:「如果妳的身體是自由的,妳的心也會自由。」崔舜華延伸傑克.凱魯亞克 (Jack Kerouac)經典作《在路上》(On the Road)的原意:「從生到死,人一輩子都『在路上』。可能一輩子直直一條路走到底,也可能走了20年之後,突然又轉上另一條路。」

➤在特定事件的過程,意識到人與罪的關係

活動最後,葉佳怡提到香港作家黃碧雲1997年出版的經典小說《七宗罪》:「《七宗罪》寫得之好看!她寫資本主義社會裡面的男男女女,怎麽重新用他們的生活回應七宗罪的主題 。」


香港作家黃碧雲及其作品《七宗罪》(擷取自YouTube/Cantonese Reading Academy 粵讀學院

葉佳怡在Podcast中也對於「罪」的概念進行梳理:「最開始道德上的不正確,不完全是人類世界的道德。一開始『罪』的概念是說,某種『人的自私』讓你背叛了對神的愛。你應該愛神,但你沒有愛神,你反而更愛你自己,從這慢慢延伸出其他罪惡的事情。」

真理在人以外,人不過發現真理;還是真理是人所創造的?我以上帝的良心行事。我只能以人的智慧良知來審判。

證人按著聖經發誓。什麼樣的證人都有:說謊的,虛妄的,同謀的,殺人的,偷竊的,作假見證的。他和他們按著聖經發誓,而上帝靜默無言。上帝之罪,在靜默無言。如果有七宗罪,上帝就有七種靜默。人在上帝的靜默之中惘惘爬行。

——《七宗罪》

不過,葉佳怡也認為《SEVEN》有趣之處,正在於不同篇章的創作者重新討論了「罪到底怎麽樣變成一個罪?」,進階的問題則是「我們跟這些罪的關係,怎麼在特定事件的過程中被慢慢地意識?」

收錄於《SEVEN》的每則短篇小說都兼具溫柔與暴烈,讀著讀著,痛楚與解放同時發生,宛如被解開靈魂穴道深處累積多時的痠疼。

黃碧雲在宣揚後殖民女性主義意味十足的《後殖民誌》這樣寫著:「溫柔與暴烈的意思是,如何以溫柔去包圍暴烈。不是征服,是包圍。不是操,是滿足。」


SEVEN》在見書店舉辦的新書分享會(取自見書店 Sea To See Bookafé 臉書)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SEVEN
作者:沈意卿、陳莉文、葉佳怡、張亦絢、 何玟珒、崔舜華、黃思蜜
出版:南方家園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