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生活書決選評審團,左起:吳慧敏、朱逸恆、馬世芳、溫若涵、鄭美里
這本日記記述我的世界的流轉,由春至冬,在家,在野外,在我腦中。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這本日記記述我的世界的流轉,由春至冬,在家,在野外,在我腦中。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這是決選會議上我們討論的第一本書。作者的第一句話,也像是掀開生活書的提示:「生活」不只是模糊的風格標籤,而是每一個「我」與世界的關係展現。評審過程中,我們跟隨這次入選的52本書,目睹時間作用於生命,深入難以抵達的場域,也像是密集補綴了52種獨特的人間體驗與心靈活動。
2020年以來,大家熟悉的「美好生活書」獎已改為「年度生活書」,名稱的轉換反映了Openbook團隊破除「美好」招牌可能帶來侷限的用心,轉而希望以「活得更好」為目標,將生命的紛雜面向含納其中。
入圍作品概覽下來,深刻的書寫往往帶有不堪、除魅的成份,某些作品甚至懷抱向死而生的力道,也讓討論過程多了些來回——紛雜帶來美麗,也帶來難以均值評判的標準。
可以確信的是,最動人的生活書寫,往往是發自作者深切的紀錄與反思。與其說是評審,不如說我們五人帶著不同生命經驗前來,藉由閱讀,密集體驗了這些作者們的世界,試圖導讀出其中深刻的面向。以下是我們的感受。
對喜愛自然書寫的讀者來說,今年也是豐收的一年。
幾本書都讓人愛不釋手:成長於加拿大卑詩省伐木家族,《尋找母樹》作者從林業現場寫出獨排眾議的觀察與感應,以學識與自身的追尋驗證樹木間的情感、陰性力量的宏偉,擴及萬物共生的美麗感悟。《鰻漫回家路》隨著追尋「鰻魚到底來自哪裡」的千古之謎,也回歸作者自身與父親的關係書寫,從看似專一的主題寫出了歷史的、生態的廣袤趣味與詩意。
出版時作者年僅16歲,《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如同知覺放大器,將花草樹木溪河泥土之細微處寫出火花,彷彿擁有一顆與土地連動的心。評審之一、任職於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同時身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的吳慧敏,平日也參與實地童軍訓練,她談及作者的自閉症背景,對映其描繪一草一木如宇宙遼闊的能力,展現了作者生命的獨特視野。
許多作品都帶領我們開啟感官。2017年曾以《樹之歌》拿下美好生活書的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這次帶來精煉小書《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法》,從童年七葉樹的回憶漩渦,跟隨月桂、橄欖在廚房散發與人類文明交織的豐饒氣味,寫到森林大火時「呼吸等於哀悼」的神傷。本土書也有《不知道的都叫樹》,經由作者古碧玲之眼,我們才終於看見了台灣土地上那些熟悉卻不得其名的大小植物,讀完會想多在日常裡駐足,試圖喚出它的名。
何欣潔《植物芬芳的日常異想》可以是精油與植物香氣的引路指南,也是讓我們學習如何將嗅覺連結情感的啟發之書。現為大安、萬華等社區大學人文學術類講師的評審鄭美里,分享此本中文書寫之難得,在於將氣味的難以言喻、植物走入生命的抽象故事用優美文字表達出來,成為人人皆可感知融匯的媒介。
自然廣袤,從加拿大溫帶林底下的苔蘚菌類,無法界定疆域的歐洲鰻原鄉馬尾藻海,年輕心靈筆下的英國陰霧環繞,再到台灣民常風景,大自然以其豐富的面向回饋予人類,使每本書都長出獨特切角,反映了作者們各自性別的、文化的各種觀察與感受。他們寫下自然的獨到,也在自然裡寫出了自己。
在新竹以「或者書店」及其系列場域深耕在地文化的評審朱逸恆,除了社會學訓練,也見證在地書寫的蓬勃之於一地的啟發。他觀察到此次入選書單裡「自我民族誌」書寫豐富,相較於傳統民族誌強調客觀、不介入當地的記錄姿態,自我民族誌更強調與揭露作者「在場」時對於在地的影響,書寫者在當地的感受、情緒與文化背景,也是重要的一環。
除上述《尋找母樹》《鰻漫回家路》的深刻自剖,還有林昱樹《兩輪江湖的真相》寫外送行業的所見所感、謝嘉心《我的黑手父親》寫一個知識分子走入父親的藍領工作場域後,擺盪於兩種文化背景的思考。林楷倫《偽魚販指南》則從魚販之孫、魚販之子寫到自己成為魚販,藏家族之苦於日常輕描,有評審認為,這樣的文字能夠鼓勵更多人書寫自己的生命。
許多作者以旁人近乎不可能有的視野,寫下自身的獨特經驗。
《沙漠。詩集。書店》記錄埃及第一間現代書店的誕生,看似遙遠的埃及近代史、與性別不平等裡的掙扎,因而立體了起來。非洲大陸上還有《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作者蔡適任以女子之身在高度父權的社會裡護樹、護綠洲,記錄不可能的挑戰,因而浪漫。另有林念慈《女,走往身體的朝聖》,寫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腳下,以布衛生棉社會事業關照當地女性與自己。
平視是珍貴的——《憂鬱者之歌》走入精神病院現場,透過同為病患的作者之眼,看見其他患者的日常喜樂悲苦。《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的年輕作者江婉琦以節制、不煽情的筆真誠面對自己的好奇,透過真正深入的交流建立起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感,讓他們不再只是被悲憫、責怪的,而能看見他們生命的積極選擇。
作家、廣播人馬世芳點出《菊花如何夜行軍》的秀異與深刻:鍾永豐以人類學家的眼,配上文學家的筆,記錄下台灣從農村社會劇烈轉入工業時代的心靈軌跡,也將音樂可以如何震撼一個人的心、改變一個社會,做了透澈且詩意的描繪。無論出生世代、成長於城市鄉村,都能深深與此共感,彷彿藉此更了解了台灣,也更了解自己。
回顧此類書寫,儘管每個人的經驗都珍貴無比,成書後是否能有效感動各種生命經驗的讀者,也考驗寫作者的技藝。討論過程中也提及此類型創作的普遍誤區,一是反思性不夠深刻,或回溯自身時仍有隱藏。二是編輯操作將豐富的生命經驗窄化成奇觀式的出版作品,甚為可惜。
書單中另一大類,是充實我們對日常所見的知識。有了知識,眼前風景才能深化成讓我們過得更好的踏實養分。
《食托邦》作者彷彿博物學家,把我們每日進行的吃喝行動連結至萬象,進而提倡以飲食為核心的永續社會公約。《世界是什麼顏色》則深入色彩的歷史與文化,作者同時身兼藝術史學者及主播兩種身分,結合出這本好讀、有趣的美感知識系統架構。上述兩本豐滿的書行文都有驚喜,總能讓人多認識世界一些。
多元主題並陳,朱逸恆提及作者們針對單一主題的挖掘,為好奇的讀者導讀出明確的路徑:《囤積癖》專注於慣性囤積的人與消費文化的關係;《翻轉首爾》是城市的另類觀光指南,為想了解韓國文化另一面的讀者另闢蹊徑。
破除迷思是另一種書寫基調:也許,我們都還不夠認識自己的身體,或為此焦慮著。
《天生不愛動》也許看起來像是我們這些不愛運動的人自找藉口,但讀來還真的頗有收穫與道理。《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像是我們都該擺在家(或買給爸媽讓他們放在家)的實用生活書,針對日常疑難雜症個別下藥,說明簡潔好懂。《成分迷思》則以幽默的方法進行健康資訊科普,也像是陪著識讀Line各種「小心!」訊息的好隊友。
吳慧敏提到,從這些迷思的主題書可以看出大家對健康資訊的迫切需求,在如今資訊爆炸、混亂的環境,「破解書」的出現像是定心丸。但儘管好書出版,恐怕這樣的焦慮還是會繼續,加上研究結果不斷迭代、即使醫師之間對同一議題也可能有不同看法,難以就單一資訊來源下定論。評審們的沉思也包含:這樣龐大的問題,也許本就不可能藉由一本書來解決。
即使如此,還是要生活。本次書單,有些裝備我們的身體,有些則裝備我們的心靈。
像是《街頭的哲學》,讀來就讓人振奮。哲學家們陪你回答「另一半偷看我手機,有關係嗎?」「考不上理想志願怎麼辦?」「如何度過分手情傷?」——後面這題,作者請出尼采與你分享。哲學回歸落實在生活的思辨,如同作者在結語所說:哲學沒用,因它本就不是為了有用而存在,而是「有價值」——有用能讓你找到工作,但有價值讓你活得接近美好。
《性的正義》同樣是性別議題的進修書,作者分析性的權力運作,將性與社會各種議題糾纏的網梳理開來,包含女性主義不同陣營的思考脈絡,都在作者掌握之中。於是能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舒展左右互搏之術,讓你無論站在性別陣營哪一端都可能有所警惕,也都有所收穫。
儘管有些問題無法解決,閱讀帶著我們進行思辨,找出屬於自己生活的答案。
生活本就不只美好,生活充滿折磨,而有些書寫選擇直面。
馬世芳談到馬尼尼為《多年後我憶起台北》的獨樹一幟,直言:沒有把生活活到骨髓裡的人,是寫不出這種書的。那些日日為了和諧隱忍的凹折、應當服從的潛規則,作者明確將恨意表達得淋漓盡致,是絕不逃避的書寫。但從夾縫處,卻又能見她不透過愛字寫在乎的一切,無畏而奇特。
《紅線》的坦誠也同樣觸動人心。作者寫自己的墮胎、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工作、約會暴力、性侵害,也寫左派社團運作及她在各處低薪打工的遭遇。在那些高談「理想」的人嫻熟運用語言與權力構築私利的慣犯結構裡,許多第一次在當下讓人不知所措,而寫下這樣的不知所措、隱忍、憤怒及反思,是曾被消音的人能有的,恆常又充滿生命力的抵抗。
郭強生的《用青春換一場相逢》則是文學大家的舉重若輕,坦誠面對自己的過去,也側及當時的台北風景,靜水流深裡有性別幽暗的啟蒙,淡寫卻深刻。
這也是告別的一年。
《退休的貓侍衛》日記般記述貓咪離去前的陪伴,每一個準備面對死亡的日子,即便多希望度日如年,卻又不得不明白過程其實是給予自己的課題。林小杯《再見的練習》從狗狗的走失作為告別的「練習」,最終迎向不可避免之終局時,呈現了節制又強烈的情感,所有人都為之動容。圖畫、文字、裝幀無一不精,展現了圖像小說的普世性與藝術性。
《斷食善終》作者畢柳鶯以身為醫生的知識體系、子女對長輩的生命理解,陪伴高齡、已想離開人世的母親以斷食方式走最後一程。那一段路,也因為家族對此有共識,而充滿了感恩與深刻。在走向高齡化、強迫延命的痛苦與孝道觀念糾葛不清的台灣社會,這該是一本實用書——讓那些對我們來說無比重要的人,走得更隨心,更有尊嚴,擁有對生命的選擇權,才能顯現生之意義。
一本珍貴的告別之作,往往讓我們對生命有新的理解,新的想像。願遠行的家人們和自己都能沒有遺憾,為此,每一日生活也都是練習。
年度生活書裡見識的生活風景各色各樣,從解嚴之初就任職《婦女新知》雜誌主編的鄭美里,分享30年來性別書寫的姿態轉換,或許也終於見證了社會價值的逐漸開放。如今已有許多書寫並不以性別議題自我標誌,卻寫出深刻的性別風景——像是以漫畫呈現的《不要忘記我》,寫與阿茲海默阿嬤的公路逃亡之旅,同樣是告別親人之作,但作者對於自身性向的摸索,在敘事裡占據重要的轉折意義。
朱逸恆點出,《父產科》這樣專注於(居然被忽略這麼久的)男性生殖醫學專書,也擴寫了性別與身體的關注範疇。而《致未來的男孩們》作者同時身為母親、也常擔任性暴力受害者律師,因為見識過性別裡被壓迫的狀態,卻也深切愛著自己的兒子,試圖梳理不同性別的成長經驗,依此展開一個對現實失望的女性主義者可以繼續走下去的日常思考。
許多入選書,若要論其關注的議題,莫不是棘手、巨大的,但優秀的寫作者或能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或能融入個人生命,以自身無可取代的經驗與思考深度寫出具有說服力的感悟,為現象提出想法和解釋。
能將自己的深刻寫出眾人的有感,其中也包含了敏銳的觀察、非虛構寫作技藝的操演、感性與理性的平衡,殊為不易,這也是不少本地寫作者還有磨練空間之處。
自然書寫、自我民族誌的追索裡,許多優秀的翻譯書表現亮眼。馬世芳提到,譯者在語言的平實傳達與詩意中抓取平衡,功不可沒。《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鰻漫回家路》、《尋找母樹》、《紅線》等文字品質都讓評審們印象深刻,特別想提及《鳥事一堆!超崩潰鳥類觀察筆記》裡超難翻譯的諧音與趣味哏,只能敬佩。
期待更多生活書的誕生,那一切期許讓人類過得更好的議題與關照,都以落實在我們四周的方式被書寫、傳遞。彼時,即使不言美好,也一定能讓更多讀者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閱讀更多
Tags:
年度生活書決選評審團,左起:吳慧敏、朱逸恆、馬世芳、溫若涵、鄭美里
這是決選會議上我們討論的第一本書。作者的第一句話,也像是掀開生活書的提示:「生活」不只是模糊的風格標籤,而是每一個「我」與世界的關係展現。評審過程中,我們跟隨這次入選的52本書,目睹時間作用於生命,深入難以抵達的場域,也像是密集補綴了52種獨特的人間體驗與心靈活動。
2020年以來,大家熟悉的「美好生活書」獎已改為「年度生活書」,名稱的轉換反映了Openbook團隊破除「美好」招牌可能帶來侷限的用心,轉而希望以「活得更好」為目標,將生命的紛雜面向含納其中。
入圍作品概覽下來,深刻的書寫往往帶有不堪、除魅的成份,某些作品甚至懷抱向死而生的力道,也讓討論過程多了些來回——紛雜帶來美麗,也帶來難以均值評判的標準。
可以確信的是,最動人的生活書寫,往往是發自作者深切的紀錄與反思。與其說是評審,不如說我們五人帶著不同生命經驗前來,藉由閱讀,密集體驗了這些作者們的世界,試圖導讀出其中深刻的面向。以下是我們的感受。
➤寫自然,也寫自己
對喜愛自然書寫的讀者來說,今年也是豐收的一年。
幾本書都讓人愛不釋手:成長於加拿大卑詩省伐木家族,《尋找母樹》作者從林業現場寫出獨排眾議的觀察與感應,以學識與自身的追尋驗證樹木間的情感、陰性力量的宏偉,擴及萬物共生的美麗感悟。《鰻漫回家路》隨著追尋「鰻魚到底來自哪裡」的千古之謎,也回歸作者自身與父親的關係書寫,從看似專一的主題寫出了歷史的、生態的廣袤趣味與詩意。
出版時作者年僅16歲,《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如同知覺放大器,將花草樹木溪河泥土之細微處寫出火花,彷彿擁有一顆與土地連動的心。評審之一、任職於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同時身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的吳慧敏,平日也參與實地童軍訓練,她談及作者的自閉症背景,對映其描繪一草一木如宇宙遼闊的能力,展現了作者生命的獨特視野。
許多作品都帶領我們開啟感官。2017年曾以《樹之歌》拿下美好生活書的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這次帶來精煉小書《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法》,從童年七葉樹的回憶漩渦,跟隨月桂、橄欖在廚房散發與人類文明交織的豐饒氣味,寫到森林大火時「呼吸等於哀悼」的神傷。本土書也有《不知道的都叫樹》,經由作者古碧玲之眼,我們才終於看見了台灣土地上那些熟悉卻不得其名的大小植物,讀完會想多在日常裡駐足,試圖喚出它的名。
何欣潔《植物芬芳的日常異想》可以是精油與植物香氣的引路指南,也是讓我們學習如何將嗅覺連結情感的啟發之書。現為大安、萬華等社區大學人文學術類講師的評審鄭美里,分享此本中文書寫之難得,在於將氣味的難以言喻、植物走入生命的抽象故事用優美文字表達出來,成為人人皆可感知融匯的媒介。
自然廣袤,從加拿大溫帶林底下的苔蘚菌類,無法界定疆域的歐洲鰻原鄉馬尾藻海,年輕心靈筆下的英國陰霧環繞,再到台灣民常風景,大自然以其豐富的面向回饋予人類,使每本書都長出獨特切角,反映了作者們各自性別的、文化的各種觀察與感受。他們寫下自然的獨到,也在自然裡寫出了自己。
➤自我民族誌
在新竹以「或者書店」及其系列場域深耕在地文化的評審朱逸恆,除了社會學訓練,也見證在地書寫的蓬勃之於一地的啟發。他觀察到此次入選書單裡「自我民族誌」書寫豐富,相較於傳統民族誌強調客觀、不介入當地的記錄姿態,自我民族誌更強調與揭露作者「在場」時對於在地的影響,書寫者在當地的感受、情緒與文化背景,也是重要的一環。
除上述《尋找母樹》《鰻漫回家路》的深刻自剖,還有林昱樹《兩輪江湖的真相》寫外送行業的所見所感、謝嘉心《我的黑手父親》寫一個知識分子走入父親的藍領工作場域後,擺盪於兩種文化背景的思考。林楷倫《偽魚販指南》則從魚販之孫、魚販之子寫到自己成為魚販,藏家族之苦於日常輕描,有評審認為,這樣的文字能夠鼓勵更多人書寫自己的生命。
許多作者以旁人近乎不可能有的視野,寫下自身的獨特經驗。
《沙漠。詩集。書店》記錄埃及第一間現代書店的誕生,看似遙遠的埃及近代史、與性別不平等裡的掙扎,因而立體了起來。非洲大陸上還有《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作者蔡適任以女子之身在高度父權的社會裡護樹、護綠洲,記錄不可能的挑戰,因而浪漫。另有林念慈《女,走往身體的朝聖》,寫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腳下,以布衛生棉社會事業關照當地女性與自己。
平視是珍貴的——《憂鬱者之歌》走入精神病院現場,透過同為病患的作者之眼,看見其他患者的日常喜樂悲苦。《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的年輕作者江婉琦以節制、不煽情的筆真誠面對自己的好奇,透過真正深入的交流建立起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感,讓他們不再只是被悲憫、責怪的,而能看見他們生命的積極選擇。
作家、廣播人馬世芳點出《菊花如何夜行軍》的秀異與深刻:鍾永豐以人類學家的眼,配上文學家的筆,記錄下台灣從農村社會劇烈轉入工業時代的心靈軌跡,也將音樂可以如何震撼一個人的心、改變一個社會,做了透澈且詩意的描繪。無論出生世代、成長於城市鄉村,都能深深與此共感,彷彿藉此更了解了台灣,也更了解自己。
回顧此類書寫,儘管每個人的經驗都珍貴無比,成書後是否能有效感動各種生命經驗的讀者,也考驗寫作者的技藝。討論過程中也提及此類型創作的普遍誤區,一是反思性不夠深刻,或回溯自身時仍有隱藏。二是編輯操作將豐富的生命經驗窄化成奇觀式的出版作品,甚為可惜。
➤裝備身體與心靈的百科全書
書單中另一大類,是充實我們對日常所見的知識。有了知識,眼前風景才能深化成讓我們過得更好的踏實養分。
《食托邦》作者彷彿博物學家,把我們每日進行的吃喝行動連結至萬象,進而提倡以飲食為核心的永續社會公約。《世界是什麼顏色》則深入色彩的歷史與文化,作者同時身兼藝術史學者及主播兩種身分,結合出這本好讀、有趣的美感知識系統架構。上述兩本豐滿的書行文都有驚喜,總能讓人多認識世界一些。
多元主題並陳,朱逸恆提及作者們針對單一主題的挖掘,為好奇的讀者導讀出明確的路徑:《囤積癖》專注於慣性囤積的人與消費文化的關係;《翻轉首爾》是城市的另類觀光指南,為想了解韓國文化另一面的讀者另闢蹊徑。
破除迷思是另一種書寫基調:也許,我們都還不夠認識自己的身體,或為此焦慮著。
《天生不愛動》也許看起來像是我們這些不愛運動的人自找藉口,但讀來還真的頗有收穫與道理。《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像是我們都該擺在家(或買給爸媽讓他們放在家)的實用生活書,針對日常疑難雜症個別下藥,說明簡潔好懂。《成分迷思》則以幽默的方法進行健康資訊科普,也像是陪著識讀Line各種「小心!」訊息的好隊友。
吳慧敏提到,從這些迷思的主題書可以看出大家對健康資訊的迫切需求,在如今資訊爆炸、混亂的環境,「破解書」的出現像是定心丸。但儘管好書出版,恐怕這樣的焦慮還是會繼續,加上研究結果不斷迭代、即使醫師之間對同一議題也可能有不同看法,難以就單一資訊來源下定論。評審們的沉思也包含:這樣龐大的問題,也許本就不可能藉由一本書來解決。
即使如此,還是要生活。本次書單,有些裝備我們的身體,有些則裝備我們的心靈。
像是《街頭的哲學》,讀來就讓人振奮。哲學家們陪你回答「另一半偷看我手機,有關係嗎?」「考不上理想志願怎麼辦?」「如何度過分手情傷?」——後面這題,作者請出尼采與你分享。哲學回歸落實在生活的思辨,如同作者在結語所說:哲學沒用,因它本就不是為了有用而存在,而是「有價值」——有用能讓你找到工作,但有價值讓你活得接近美好。
《性的正義》同樣是性別議題的進修書,作者分析性的權力運作,將性與社會各種議題糾纏的網梳理開來,包含女性主義不同陣營的思考脈絡,都在作者掌握之中。於是能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舒展左右互搏之術,讓你無論站在性別陣營哪一端都可能有所警惕,也都有所收穫。
儘管有些問題無法解決,閱讀帶著我們進行思辨,找出屬於自己生活的答案。
➤袒露與告別
生活本就不只美好,生活充滿折磨,而有些書寫選擇直面。
馬世芳談到馬尼尼為《多年後我憶起台北》的獨樹一幟,直言:沒有把生活活到骨髓裡的人,是寫不出這種書的。那些日日為了和諧隱忍的凹折、應當服從的潛規則,作者明確將恨意表達得淋漓盡致,是絕不逃避的書寫。但從夾縫處,卻又能見她不透過愛字寫在乎的一切,無畏而奇特。
《紅線》的坦誠也同樣觸動人心。作者寫自己的墮胎、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工作、約會暴力、性侵害,也寫左派社團運作及她在各處低薪打工的遭遇。在那些高談「理想」的人嫻熟運用語言與權力構築私利的慣犯結構裡,許多第一次在當下讓人不知所措,而寫下這樣的不知所措、隱忍、憤怒及反思,是曾被消音的人能有的,恆常又充滿生命力的抵抗。
郭強生的《用青春換一場相逢》則是文學大家的舉重若輕,坦誠面對自己的過去,也側及當時的台北風景,靜水流深裡有性別幽暗的啟蒙,淡寫卻深刻。
這也是告別的一年。
《退休的貓侍衛》日記般記述貓咪離去前的陪伴,每一個準備面對死亡的日子,即便多希望度日如年,卻又不得不明白過程其實是給予自己的課題。林小杯《再見的練習》從狗狗的走失作為告別的「練習」,最終迎向不可避免之終局時,呈現了節制又強烈的情感,所有人都為之動容。圖畫、文字、裝幀無一不精,展現了圖像小說的普世性與藝術性。
《斷食善終》作者畢柳鶯以身為醫生的知識體系、子女對長輩的生命理解,陪伴高齡、已想離開人世的母親以斷食方式走最後一程。那一段路,也因為家族對此有共識,而充滿了感恩與深刻。在走向高齡化、強迫延命的痛苦與孝道觀念糾葛不清的台灣社會,這該是一本實用書——讓那些對我們來說無比重要的人,走得更隨心,更有尊嚴,擁有對生命的選擇權,才能顯現生之意義。
一本珍貴的告別之作,往往讓我們對生命有新的理解,新的想像。願遠行的家人們和自己都能沒有遺憾,為此,每一日生活也都是練習。
➤需要議題,也需要生活
年度生活書裡見識的生活風景各色各樣,從解嚴之初就任職《婦女新知》雜誌主編的鄭美里,分享30年來性別書寫的姿態轉換,或許也終於見證了社會價值的逐漸開放。如今已有許多書寫並不以性別議題自我標誌,卻寫出深刻的性別風景——像是以漫畫呈現的《不要忘記我》,寫與阿茲海默阿嬤的公路逃亡之旅,同樣是告別親人之作,但作者對於自身性向的摸索,在敘事裡占據重要的轉折意義。
朱逸恆點出,《父產科》這樣專注於(居然被忽略這麼久的)男性生殖醫學專書,也擴寫了性別與身體的關注範疇。而《致未來的男孩們》作者同時身為母親、也常擔任性暴力受害者律師,因為見識過性別裡被壓迫的狀態,卻也深切愛著自己的兒子,試圖梳理不同性別的成長經驗,依此展開一個對現實失望的女性主義者可以繼續走下去的日常思考。
許多入選書,若要論其關注的議題,莫不是棘手、巨大的,但優秀的寫作者或能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或能融入個人生命,以自身無可取代的經驗與思考深度寫出具有說服力的感悟,為現象提出想法和解釋。
能將自己的深刻寫出眾人的有感,其中也包含了敏銳的觀察、非虛構寫作技藝的操演、感性與理性的平衡,殊為不易,這也是不少本地寫作者還有磨練空間之處。
自然書寫、自我民族誌的追索裡,許多優秀的翻譯書表現亮眼。馬世芳提到,譯者在語言的平實傳達與詩意中抓取平衡,功不可沒。《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鰻漫回家路》、《尋找母樹》、《紅線》等文字品質都讓評審們印象深刻,特別想提及《鳥事一堆!超崩潰鳥類觀察筆記》裡超難翻譯的諧音與趣味哏,只能敬佩。
期待更多生活書的誕生,那一切期許讓人類過得更好的議題與關照,都以落實在我們四周的方式被書寫、傳遞。彼時,即使不言美好,也一定能讓更多讀者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得獎作品如下:
年度生活書 決選評審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Openbook好書獎
來看看超過44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
贊助:
合作夥伴:
閱讀通信 vol.306》台灣也有自己的《侏儸紀公園》喔!
延伸閱讀
2022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年度青少年圖書.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
2022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文學類 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
2022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非文學類 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