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的技藝IV》對童書藝術形式的省思:黃麗《外婆家的馬》和張寧《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2020-03-30 12:00

左:中國兒童圖畫書作家黃麗(吳致良攝)右:中國兒童圖畫書作家張寧(張硯舟攝)

兒童節將至,在這專屬兒童的時刻,我們不妨重新思考:童年意味著什麼?兒童的內在需求為何?重視幼兒主體性的作品和其他書有何不同?因為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波隆那童書展停辦,本刊帶領讀者回到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現場,一同探索童書的技藝。

2019年Openbook閱讀誌刊登「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指出繪本不僅是創作的一環,更是國力的象徵。台灣與中國的童書發展,已出現顯著的消長,海峽對岸不僅官方與出版社均在快速累積能量,圖畫書作家對童書的內容形式的省思與製作技術的精進,也都有明顯的躍進。

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的中國作家黃麗與張寧,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兩人對童書的藝術形式、文學性與兒童觀,均表現出獨有的省思。

黃麗早於2010年的《安的種子》便囊括各大書獎,包含2010年的開卷好書最佳童書、第一屆豐子愷獎等等。時隔10年,由她繪製、兒童文學家謝華原著的《外婆家的馬》再獲豐子愷獎,黃麗可說是中國繪本製作技術上的推浪者。

投身童書創作的過程中,黃麗閱讀廣泛,不僅研讀圖畫書、兒童心理發展等相關著作,甚至涉獵文學寫作、電影、導演與創作歷程。她會花很長的時間鑽研經典繪本,重繪書中的圖像、抄寫文字,用緩慢的速度,以好幾天的時間分析同一本書。等到越來越熟練後,她將經典繪本列印出來,全數攤開,再一張一張逐步分析。

「2015年到19年,我開始帶領公司的畫家,一起精讀圖畫書,每次花2小時讀一本書,分析構圖、色彩、色彩心理學、故事結構,找尋文與圖的縫隙。」黃麗說。


dscf1094_1200.jpg

中國兒童圖畫書作家黃麗(吳致良攝)

她發現,許多優秀的圖畫書中,不管是構圖或角色動作,所有細節都是為了服務故事內容與情感而做的縝密設計。她提到:「每一本優秀的圖畫書,都是創作者搭建的一座內在情感通道,讓讀者在閱讀中,一步步自行感受和建構。這個通道,是創作者運用精心設計的文字、畫面語言、敘事方式還有文圖關係等等圖畫書的語言建立起來的。」

經過如此漫長的研究,黃麗認為圖畫書創作者首先必須認識「兒童」,其次是創作素養,第三則為感受生活,沒有生活便沒有故事。

翻開黃麗歷來受訪的相關報導,會發現她十分強調慢工出細活。《外婆家的馬》便是她蓄積了10年對圖畫書的探索,花了3年時間打磨而成的作品。

「為什麼我們花這麼長的時間去做?因為在中國,原創圖畫書其實大家都不會,都在邊緣探索,所以我們必須去探索一條對的路,也許能給來者有所借鑑,這才是我們花如此長的時間做一本書的意義吧。」黃麗如此說道。

p3250756-018_1200.jpg


p3250763-020_1200.jpg

翻攝自《外婆家的馬》

另一位作家張寧同樣出手準確,2016年首部兒童圖畫書《烏龜一家去看海》,甫出版便獲得第5屆豐子愷獎佳作;2018年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再下一城,獲得第6屆佳作,兩書均以拼布為主要媒材。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引人注目之處在於,王小波的原著已相當知名,而改編更是絲毫不流於窠臼,圖像語言和兒童的視角,巧妙呼應了「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的核心,是名著改編中極為成功的案例。

張寧表示,她是家中有了孩子之後,才開始創作兒童圖畫書。她觀察到,孩子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唯有了解這個「需求」,才能做好圖畫書。


dscf0985.jpg

中國兒童圖畫書作家張寧(吳致良攝)

《烏龜一家去看海》描繪烏龜一家緩慢地向海邊前行的過程,透過不停地問路,探索對大海的想像,最終體驗到截然不同的風景。張寧說:「記得我小時候,面對這個世界經常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當大人跟我說話時,我不知道怎麼回應。那種對世界的陌生感、恐懼心理,隨著我們漸漸長大,會慢慢變小,然後慢慢消失。可能成年人已經忘記了,但是孩子其實對世界是有那麼一種恐懼的,好像世界是一隻大怪獸。」

因為對兒童心理與需求的觀察,她為孩子做了一本緩慢行走到大海的故事。

談及《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的創作初衷,張寧則提到「因為我的孩子長大了」。有一天,小孩突然問她:「媽媽,我老覺得身體裡面有一個小人,他在控制我,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也這樣?」張寧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也時常會想:「我是誰?我怎麼會有這麼多感覺?這個世界這麼大,我在這個世界上,處在怎樣的位置?」

當兒子提問這個問題時,她突然了解到,孩子都有這麼一個階段,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不再是小寶寶了。觀察到孩童這個階段的思考與需求,她於是創作出一個不甘心別人為他安排生活的小動物,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在處理藝術構成時,張寧回顧東方和西方的早期藝術史,像是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與古希臘的藝術作品,她認為民間藝術沿襲了早期藝術的特點,以簡化的手法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以這類資源為基礎,她再度運用拼布技法,裁剪出高度概括畫的圖形。

「王小波的文字,其實有一些東西是不可說的。但文字的不可說,可以在圖畫裡表現出來。」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書中,除了黑豬之外,其餘的人和動物,都有一層白邊。當她與不同孩子分享這個故事時,幾乎每次都有孩子能指出,那白邊是對身體的束縛。

張寧自承她在「線條的表現力」上曾琢磨許多,譬如唐代吳道子的畫作和表現主義經典、孟克的《吶喊》,都是藉由簡化有力的線條,表現出「更加真實的世界」。她認為美只是世界的一個面向,世界有醜也有美,而王小波文字的力量感,需要用簡潔的方式表達。

p3250731_2-013_1200.jpg


p3250743_2-015_1200.jpg

翻攝自《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至於她作品中對動物姿態和農村生活的理解,也是其來有自。她回憶過去在《漢聲》雜誌的工作經驗,與台大建築系師生一起到雲南鄉下採集時,真的見過「跑得比狗快的豬」。對於民俗藝術和農村生活的素養,她有過紮實的田野經驗。

「有了小孩之後,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原來我自己的世界觀、審美觀是狹隘的。」作為母親,她希望學習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長,對美的思考也隨之產生變化。

無論黃麗或張寧都顯示了,對此刻的中國圖像創作者而言,繪圖的技術已是基本功。她們有系統地回溯西方的藝術成果,同時在中國的雅俗藝術中擷取出獨有的資源,花大量的時間在歷史與生活現場田調,希望創造出足以與國際對話的中國繪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