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緬甸的古典詩歌傳統

2018-06-11 13:50
圖片來源:pixabay

過去我們對於緬甸的認識,多集中於政治與旅遊。關於緬甸的當代文學,台灣的出版品相對稀少。近日由遠流出版公司推出的《緬甸詩人的故事書》,介紹了17位橫跨不同世代的當代緬甸詩人,每位詩人皆有各自的專訪與精選詩作。

由於世代的跨度廣大,讀者從詩人的訪問中,也可讀到在地人對緬甸政局的第一手見證。他們的寫作,涉及了被迫害的記憶與寫作的技藝。Openbook閱讀誌邀請專家從政治及詩歌歷史等不同面向為文,並有緬僑的閱讀分享,邀請讀者一同認識緬甸與其現代詩。

緬甸文字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2世紀的「妙齊提碑」,這是公元1112年蒲甘王朝(1044-1289)的亞札古曼王子為悼念他過世的父王建立佛塔時的刻石記文。

1886年學者在蒲甘以南的妙齊提佛塔附近發現此石柱,1904年又在蒲甘發現同樣內容的另一石柱。最特別的是,這兩根石柱的四面分別用緬文、驃文、孟文與巴利文四種文字對應刻成,其中古驃文已經失傳,學者就是透過這個碑文的其他三種文字對照,才得以重新認識理解驃文,堪稱與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羅賽塔石碑」東西遙相呼應。

「妙齊提碑」除了反映出緬甸文字起源的時代是一個多種族、多語言的王國之外,也讓我們意識到世界上大多數的語言、文字和文學,其實都是在某種「多語並存」的環境下存在與發展。

緬甸最早的詩歌也可以追溯到蒲甘王朝時期,僅有少數詩篇流傳下來,不過作者大多已不可考。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短詩〈翠湖頌〉,約寫於公元1207年前後,全詩如下:

碧波水寒
源自山間
粼粼閃爍
脈脈清泉
幽幽芬芳
婷婷玉蓮
磐石岸邊
妙語聲喧
百鳥棲止
仙境神潭

〈翠湖頌〉以「四言詩」(每行四音節的詩體)形式吟詠蒲甘王室在都城東南郊修建的翡翠湖,不但格律工整,所述景物有靜有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意象皆備,更將湖岸邊「妙語聲喧」的貴族們與百鳥、玉蓮、清泉等自然意象以譬喻並列對照,代表緬甸「四言詩」的寫作已相當成熟。

緬甸語在語言學分類上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基本上是一種單音節的聲調語言,在大多數情況下,每一組子音與母音構成的音節都具有獨立的意義的「單字」。緬甸古典的「四言詩」則多半採取「爬升韻」(climbing rhyme)的格律,以下以信摩訶拉塔拉的〈九章〉中的一段為例:

za-ti pon nya 
gon ma-na-hpyin 
than-pa hon-son 
hpet-me kyon-tha 
a-thon htaung-hta… 

×××1
××1×
×1×2

×××2
××2×
×2×3…

也就是每段3行,每行4音節,第1行第4音節的母音與第2行第3音節和第3行第2音節的母音押韻,第3行第4音節又跟下一行的第2音節押韻。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一種「爬升」的押韻效果。

其後的彬牙王朝(1313-1365)、阿瓦王朝(1301-1538)與東吁王朝(1488-1588)時期,在「四言詩」的基礎上又發展出相當多的詩歌格式。重要者有「埃欽」(搖籃曲、啟蒙詩),專為年幼的王子、公主歌頌王朝歷史,激發愛國的自豪感;「茂貢」(記事詩),記述王室的大象、宮殿、御舟、佛塔與戰爭等主題;「多拉」(山水詩)描繪的自然美景,多帶有佛教意涵;「比釉」(佛教長詩)闡述佛陀本生故事;以及「雅都」(季節時令詩),描寫田園山水、季節時令、宗教、征戰、愛情等綜合體裁。這些詩歌的格式在後來各時代都有持續不斷的新發展。

除了上述這些宮廷文學的詩歌之外,到了良淵王朝(1587-1797)時期,也出現不少描述平民生活的詩歌。例如摩訶德瑪亞札底勃帝王(1733–52在位)麾下的大臣巴德塔亞札發揚了描寫庶民生活、農村風貌的「德耶欽」(樂歌),寫下了如〈農夫〉、〈爬棕櫚樹人〉、〈貨船主人〉、〈趕馱人〉等詩歌。

旱季過,雨綿綿。
恩愛夫妻,雙雙去下田。
手挽手,喜心間。
裙衫雖破,頭巾紅色艷。

身無蔽體衣,雨淋感微寒。
幼兒懷中抱,煙斗口中銜。
耙平田一方,蟹穴處處顯。

(以上節錄自〈農夫〉)

此外也出現了著名的女詩人信寧梅使用民歌體的「噯欽」(全聲調),每每以「可愛的朋友,我的好搭檔」這樣平易近人的開場白,寫下亂世中百姓服兵役勞役,生活困苦的抗議之聲,像是〈聽說要打仗〉、〈沒錢沒勢的人〉等等。 

可愛的朋友,
我的好搭檔!
別人的郎,
聽說要打仗,
裝做有病躲一旁。
小妹的郎,
聽說要打仗,
挎上金刀跟上隊伍向前闖。
缺吃食,少糧餉,
雨霖霖,急且涼。
莫不是要過丹兌去,妹的郎?
戰場上,
是否會娶回個比妹更白的小姑娘?
戰場上,
是否會找到個比妹更美的清邁娘?

(以上節錄自〈聽說要打仗〉)

貢榜王朝(1752-1885)時期的佛教僧侶,同時也是詩人、劇作家的吳邦雅,則擅長使用散文、韻文交雜的書信體「密達薩」。「密達薩」源於阿瓦王朝,本是僧侶根據佛法向君王進諫或提出請求的文體,又擴大應用到私人書信,後來成為一種書信體的文類。例如某次有位施主獻給他一桶廉價的煤油,卻說是貴重的香艾草油,於是吳邦雅以「密達薩」的形式寫了一篇詼諧的〈香艾草油〉回函嘲諷這位施主: 

香艾草油,在世不長。
死後輪迴,費人思量。
變成煤油,投生世上。
吾師不識,亦未提防。
佛陀一尊,心中敬仰。
善心施捨,香油奉上。
斜捧油桶,直澆佛像。
可憐我佛,其味難當。
只好縮頭,無法評講。
緊鎖雙眉,強忍此樁。

到了貢榜王朝後期,緬甸被英國不斷侵逼,國勢日墜,最後終於被英國殖民統治(1885-1945)。此時出現了愛國詩人「阿秋坦」塞耶佩,「阿秋坦」是牢房的意思,據說他曾因寫詩辱罵英國總督而被英國人逮捕拘禁,因此得到這個稱號。

塞耶佩曾任職於貢榜王朝的宮廷,因此在1885年貢榜王朝覆滅後,他不願被英國統治,拋棄家庭流亡到山區的撣邦,就此隱居終老。塞耶佩將「德塌」(連韻詩)的格律運用到淋漓盡致,以此寫詩痛批時事,例如〈哀孤兒〉、〈金錢至上〉以及以下這首〈痛罵〉: 

緬甸人違紀不守法,
亡了國家。
找個新靠山,
小人卑鄙奸詐。
不要親生父母,
沒人性的殘渣。
在緬甸人面前狂妄無比,
強盜蟊賊式的惡霸。
洋鬼子要侮辱母親,
卻躲起身來一語不發。
為非作歹幹壞事,
繼父所為卻裝聾作啞。
真可謂史無前例的「創舉」,
經典上難尋的「佳話」。
奴顏媚態卑躬屈膝,
搖尾乞憐寄人籬下。
見此景恨之入骨,
我失聲痛罵。

連韻詩「德塌」是一種十分複雜的格律,全詩共18行,每6行一段,其押韻格式如下: 

××××1
××1×2
××××2
××2×3
××××4
××4××××3
××××5
××5×3
××××3
××3×6
××××7
××7×××6
××××6
××6××8
××8××9
×××9
××××9
××9×××lei

(×代表一個音節,數字代表押韻的音節,结尾以「lei」音结束)

從古典「四言詩」到「德塌」,可以看出緬甸詩歌以「爬升韻」為基礎格律發展到非常繁複的地步。然而詩人仍能運用繁複的格律,撰寫時事主題,發揮口語傳播的媒介效果,反映出緬甸語文音韻豐富的特性。

最後在20世紀初,另一位愛國詩人德欽哥都邁開始從傳統邁向現代,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開創了許多新的體裁。德欽哥都邁為了針砭時事、喚醒國人,在1914年發表了嘲諷「假洋鬼子」的〈洋大人注〉(Bo Htika),運用註解佛經的傳統創造了「注」(htikas)這種詩歌與論述交錯的新文體,希望以近似通俗戲曲的形式達到對民眾宣傳效果。他的代表作是 1919年的〈孔雀注〉(Daung Htika),以孔雀象徵緬甸,敘述一次大戰後緬甸向英國派出代表團要求自治的始末,期待民族自治,頌揚愛國主義。

德意志人終敗北,
爭自治者喜心間。
古城壕畔笑顏開,
欣喜若狂舞翩躚。

[中略…]

此去國事定成功,
勝利花枝發新芽。
佩,布,新等赴英倫,
令人興奮心境佳。
但願盡除眾災禍,
凱旋返回吾國家。
(以上節錄自〈孔雀注〉)

從「比釉」、「密達薩」到德欽哥都邁的「注」,不只可以看出佛教對緬甸詩歌的深遠影響,也可以看出緬甸的韻文與散文常常彼此交融,展現出靈活的敘事能力並發揮戲劇效果。

相信即便是上述這種非常粗淺的回顧,仍能讓讀者感受到緬甸輝煌燦爛的詩歌傳統,從宮廷詩歌、佛教詩歌到民間歌謠,擁有多變的詩歌格律以及極富音樂性的語言,因應讚頌、敘事、說理等不同的目的,衍生出各種美感形式,真不愧是一個詩歌的國度。

延伸閱讀

  • 姚秉彥、李謀、蔡祝生,《緬甸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 Hla Pe, “Burmese Poetry, 1450-1885: Its Scope and Nature,” in Hla Pe, Burma: Literature, Historiography, Scholarship, Language, Life, and Buddhism,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5, pp.3-19. 
  • Win Pe, trans., Emerald Lake, Yangon: Soʻtā Cā pe, [1973], 1984.
  • Friedrich V. Lustig, ed. & trans., Burmese Classical Poems, Rangoon: Rangoon Gazette Ltd, 1967.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緬甸詩人的故事書 完整專題



 

636595509117447500.jpg

緬甸詩人的故事書
BURMA STORYBOOK
作者:佩特洛姆、柯琳艾禾拉特、欽昂埃 
譯者:罕麗姝、廖珮杏
出版社:遠流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編者簡介:佩特.洛姆(Petr Lom)
1968年生於布拉格。在加拿大成長,目前定居荷蘭。哈佛政治哲學博士,曾在喬治.索羅斯的中歐大學擔任副教授並教授人權和哲學。於2003年成為紀錄片導演和製片,專精於人權議題。得獎影片曾在三十個國家、逾兩百五十個影展中放映,其中包括日舞與柏林影展。拍攝《緬甸詩人的故事書》紀錄片後,於2017年與太太柯琳艾禾拉特、緬甸詩人欽昂埃等編選同名出版品。

柯琳.馮.艾禾拉特(Corinne van Egeraat)
荷蘭的獨立電影製作人、具劇場背景的創意製作人。擅長以言論自由為命題,創作獨立電影。在2011~2012年與年輕的埃及藝術家製作自傳性質的”ANA ANA”(阿拉伯語:我就是我)紀錄長片。這部電影在2014年的IDFA影展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並在荷蘭全國放映。柯琳目前正在製作”Framing the Transition”,是一部與十二位青年緬甸攝影師共同創作的人權影像故事集。

欽昂埃
緬甸詩人。

譯者簡介:罕麗姝
緬甸華人,台大中文所碩士生。喜愛文學。曾參與2018年「赤道二三五‧東南亞文學論壇」讀本翻譯計劃之緬甸讀本翻譯,希望將來能夠譯介更多的緬甸文學作品給中文讀者。

廖珮杏
輔大德語系畢業。陰錯陽差進了德語系,又陰錯陽差踏入自由譯者之途。後來漸漸明白,也許所有的偶然都是在回應生命的渴望。喜歡蒐集各種故事,著迷於光影,習慣在回憶與經驗中找規律。偏好人物、文化、社會議題的書。目前以打掉重練的心情,在工作中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