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2023台北國際書展》波蘭主題國驚喜登場,共同體驗閱讀的多重宇宙
2023開春後,台北國際書展將於1月31日至2月5日於世貿一館熱鬧開展。今年書展以「閱讀的多重宇宙」為主題,主辦單位書展基金會與波蘭書協、波蘭台北辦事處共同合作,規劃波蘭主題國場館與活動,... 閱讀更多
年度好書之外》2022各大書店通路與暢銷榜觀察:新書占通路百大3成,疫後實體書店前路多歧
一年將盡,出版有機會維持200億,通路看似逐步擺脫疫情陰霾,但當疫後生活逐步回歸正軌,書業似乎仍前路多歧。 本文架構:一、財政部的統計數據|二、各通路年度百大暢銷榜|三、... 閱讀更多
現場》要純情,要勇敢,要相信文學:《尋琴者》經典版歲末祝福會
從高中開始創作的郭強生,迄今出版過數十本小說散文著作。2020出版的中篇小說《尋琴者》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弦,出版以來屢屢獲得多項文學獎肯定。就在今年,《尋琴者》更踏出華語世界,在頂尖華文翻譯家葛浩文(... 閱讀更多
現場》用故事改變社會集體的恐懼:《愛人的樣子》新書分享會
➤訪談緣起:破解感染焦慮 由於現代醫療的進展,如今HIV感染者定期服藥便可以控制病毒量,病毒量若降至測不到,就不會造成感染,感染者理應可以過著與非感染者無異的生活。然而醫學雖已大幅進展,... 閱讀更多
書店觀察》走過台灣書店30年,接下來的路在哪?資深書店人的回望
1991年我踏入書店這一行時,並不知道20世紀的最後10年,原來是台灣實體書店最後的黃金十年。 ➤台灣實體書店最後的黃金十年 90年代社會解放,經濟持續成長,... 閱讀更多
附錄》羅玫玲的台灣書店史閱讀筆記1895—1989
書店是時代之鏡,每一個時代都有著對應該時代在人文與知識上需求的書店。台灣尚無完整的書店史,但從坊間相關書籍和學術論文中,已約略勾勒出台灣書店百年發展歷程。本文參照《台灣書店歷史漫步》... 閱讀更多
東亞書房》文學是我們共通的語言,9國作家共創短篇小說合集《絕緣》,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日、中、韓、台等亞洲9國作家共同創作的短篇小說合集《絕緣》,今年底由日本出版社小學館發行,並於日本及韓國同步開賣。合輯發起的契機是韓國作家鄭世朗發想的:「希望能嘗試齊聚韓、中、...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14》開書店的現在進行式\(。◕∀◕。)
在與疫情共存的當代,串流影音平台逐漸變成台灣社會的主流娛樂。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21年的調查,76%網友觀看影音串流,54%已付費訂閱,其中3成網友在2021年增加觀看頻率,... 閱讀更多
話題》佩蒂.史密斯《一日一日》譯後記:每一個紀念日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是個反常的人物。 如果尋常(ordinary)意味難以避免的衰老、過時,人的稜角被日子磨得愈來愈鈍,佩蒂自己,就是人生境遇外那個多出來的東西(extra...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