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閱讀通信 vol.239》順節氣生活,攀樹交朋友!🌳
通通編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為了健康,下班後不趕時間總是努力每天走一萬步再回家,夏天總是汗流浹背到像是天天參加潑水節💧。(糗😫) 讀到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執行長Janny的專訪,文章裡介紹「... 閱讀更多
現場》敘事者的巡航:記「時光,小鎮電廠轟鳴」陳雨航講座
在桃園新總圖六樓的演講廳,陳雨航老師身材高碩,一頭灰髮與深藍牛仔褲相搭。他走進來,往長桌一靠,逕直講起一段地緣故事。那是56年前,也就是1967年,陳雨航從台北來到桃園踢足球。隨著他一貫冷靜、平淡、... 閱讀更多
2023臺北文學季》揭開中研院面紗,追憶胡適大師風采
2023臺北文學季「同城之人,文學與共」系列活動,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規劃執行。今年走讀活動第二場在5月舉辦,以南港中央研究院及胡適為主題。位居臺北東境的中研院是全台最高研究機構,...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38》與土地培養感情的Tips都在走讀活動裡
在求學及求職時期走跳過的各位,應該多少都有過搬家的經驗吧——不管是跨地區、跨縣市或跨海,短時間內切換座標易地居住,與新土地培養感情的經驗。通通編稱得上是搬遷流動戶了,每次到了新地方,... 閱讀更多
包包裡的臺南書》以酸甜苦辣繪製城市地圖
➤陳薔安《菜市.臺南》遠流出版 想在一座城市安頓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入市場。《菜市.臺南》是一門在地市場學,以舊城區為圓心,走訪新貴婦戰場」東菜市、海派氣氛的水仙宮、古味質樸的鴨母寮、... 閱讀更多
現場》在記憶迷宮,爬梳性、愛慾與革命的日常沉積:崔舜華X逆彌談《蓋層紀》
陰雨綿綿的5月初,天色灰暗如《蓋層紀》封面。那是斑駁油漆、雪景、斷壁與人體肌理的抽象綜合,靠近似能聞到灰燼的氣息。推門進入對談現場有河書店,削瘦高䠷、一身深藍與黑的香港作家逆彌,...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37》為什麼玩遊戲?
通通編從小就很喜歡問為什麼。從基本款的為什麼我會出生?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到莫名其妙的為什麼我不能現在就去天堂?為什麼冰淇淋不能加醬油吃?然後就在一些或認真或唬爛的回答中長大。 當自己足夠懂事... 閱讀更多
閱讀通信 vol.236》毒與藥只有一線之隔,用藥源頭可能是痛苦而非娛樂
《報導者》團隊耗時6年完成20萬字的《島國毒癮紀事》近日出版。在這本精湛的第一手報導中,受訪者用藥原因大不相同,有人想要被朋友認同,有人是為了撐起耗體力、高工時的勞動工作必須提神,也有人是娛樂性用藥... 閱讀更多
話題》臺灣近現代藝術先驅:《黃土水與他的時代》後記
2008年春天,我第一次踏上臺灣土地,距離現在已經是15年前的事了。從當初只會簡單的兩三句中文,到現在雖然依然流露出日本人的口音,但在臺灣的日常生活,各種溝通幾乎已沒有什麼大礙。這樣的感想,...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