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奇幻之島.漫畫》融合中國和日本,更有在地元素,多元差異與包容,造就迷人的台灣圖像
▇台漫黃金時代,有穿越劇先河,還有豔情科幻 除了文學作品之外,奇幻元素在台灣文化創作上還有哪些成果?1990年代隨著政治因素的解鎖,出現了一批傑出的本土漫畫家嶄露鋒芒,... 閱讀更多
書評》意念之塚・生命之詩:在川貝母《成為洞穴》中指認無以名狀之物
初見《成為洞穴》時,我對一切都感到不安。封面上那詭異的形體、厚重的黑灰色調、紙張上的孔隙,以及其下包覆著不懷好意的色彩,讓閱讀無法理所當然的開啟。而因習慣使然,我先將書衣摘下,攤開後見到了(...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眾志成城:比利時漫畫中心築起的歐漫王國
比利時漫畫中心(Belgian Centre for Comic Strip Art,又稱布魯塞爾漫畫博物館)座落於布魯塞爾市中心靜謐的小巷子裡,不遠處立有藝術家弗朗坎(André ... 閱讀更多
話題》人與上帝的永恆戰爭:《烙印勇士》中的尼采哲學與反宗教敘事
「如果你在上面遇見神,幫我告訴祂……別管我的事啊!」 ──三浦建太郎《烙印勇士》21卷 連載超過30年的黑暗奇幻巨作《烙印勇士》(ベルセルク),因為作者三浦建太郎突然過世,...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漫畫閒聊》看漫畫長大的兩兄弟:漫畫家哥哥NOBI璋與動畫師弟弟黄俊碩
碩:小時候爸媽怕我們在外面學壞,就買漫畫跟遊戲把我們留在家裡,結果兄弟倆都愛畫畫。 璋:我們還是視傳系的學長學弟,漫畫畫完編輯說OK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碩:我最近的成就感是完成「... 閱讀更多
跟著台漫過暑假》讓漫畫成為台灣人的(防疫)日常
台灣Covid-19疫情升為三級警戒已有一段時日,防守疫情擴散的最高原則就是大家都盡可能地「宅在家裡」。原本屬於私領域的空間,如今卻被迫要成為上班、上課的公共空間,加上移動受到限制,與家人互動多、... 閱讀更多
漫射計畫》熬出Cosplay 的台灣味──專訪Cos大神席珍
「台灣最早的Cosplay,幾乎都來自日本。」說起自己從1990年代開始接觸初流行到台灣的Cosplay,並且在同人社團結識同好、成立組織,知名Coser席珍說:「過去的同人們,是在全台各地的『... 閱讀更多
歐美書房》日漫如何攻下法國漫畫市場,從黑白劣質形象到市占率4成
在台灣,日本漫畫的市占率高達九成,日漫的表現形式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不管是以沾水筆線條完成的黑白畫面、圓點組合的灰階網點,或斜格破格的應用,幾乎已成為我們對「漫畫表現」的既有想像,... 閱讀更多
書評》歷史科幻物語,那不曾存在又似乎具體存在的80年代:評賽門.史塔倫哈格「迴環記憶三部曲」
1982年,來自英國倫敦,以主唱Richard Butler和貝斯手Tim Butler兄弟為主體的樂團The Psychedelic Furs特別移師到美國,錄製第三張專輯《Forever Now...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