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
4月繪本大師》圖畫書、自然與兒童:說書人岩村和朗的一生心念
在超過百年歷史的倫敦地鐵站裡見到老鼠奔走,可說是司空見慣,但兩隻小老鼠為了爭奪食物碎屑而大打出手的逗趣模樣,卻不常見。英國攝影師Sam Rowley為了捕捉完美的畫面,不顧路人的好奇和側目,...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別讓平庸童書,毀了孩子的童年:繪本藝術的重要性
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影片,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到學校與孩子一起閱讀。在美國,總統都必須做這件事──陪孩子讀書。他們手上拿著哪類的書籍呢?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中,孩子最主要的讀物就是「繪本...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I》如何理解圖畫書中的兒童觀?從童似走向童年
什麼叫做「童似」(childlike)?什麼是「童年」(Childhood)?如果你是位創作者、設計者,或是父親、母親、爺爺或奶奶,無論身分為何,若能掌握「童年」這個概念,必能做出一本好書,...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II》面對議題,面對兒童,創作者的工作是刻劃情感:林柏廷與《一起去動物園》
台灣圖畫書作家林柏廷與劉旭恭同獲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受邀一同出席領獎。一路上兩人聊起了導演李安,那幾日剛好有則新聞,寫到李安即使拿下了金馬獎,其父仍勸他離開電影圈,回來當老師。...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V》對童書藝術形式的省思:黃麗《外婆家的馬》和張寧《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2019年Openbook閱讀誌刊登「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指出繪本不僅是創作的一環,更是國力的象徵。台灣與中國的童書發展,已出現顯著的消長,... 閱讀更多
人物》與狗兒一起追尋自由:芬蘭插畫家邁亞拉(Marika Maijala)的風格之路
奔跑,不是狗的天職嗎?那麼《奔跑吧,蘿絲!》還能說出什麼新意呢? 這正是芬蘭創作者瑪麗卡.邁亞拉(Marika Maijala)的魅力——在這部繪本中,她以狗的原始本能「奔跑」...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疫情中的童書,及其他親子藝文短訊
▉產業動態 歐美地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原訂於3、4月舉行的書展及頒發的獎項接連取消,例如第12屆兒童及青少年票選圖書獎(Children’s & Teen Choice... 閱讀更多
書評》讀一本書,耳中怎麼會盈滿海的聲音:Suzy Lee《海浪》
請閉上眼睛10秒鐘,回想你上一次去海邊的情景。海浪撲打岸邊,潮來潮往沖刷出規律的聲音。眼睛睜開,將腦中影像切換成眼前的繪本《海浪》。海浪聲繼續著,一陣一陣灌進你的耳朵。但,這是紙本書,不是有聲影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