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
書評》閱讀的血與死之歌《印記首部曲:祕密與審判》
也許是從2001年《魔戒首部曲》開始,也許更早,但是架構宇宙,鋪陳善惡,呼應現世衝突,探究人心幽微的奇幻套路漸漸成為熱門。2008年到2019年,漫威宇宙前三階段期間推出23部電影,《...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南韓繪本作家白希那獲瑞典林格倫獎,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素有「兒童文學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美譽的瑞典林格倫獎(The 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在當地時間3月31號公佈本屆大獎得主,... 閱讀更多
4月繪本大師》圖畫書、自然與兒童:說書人岩村和朗的一生心念
在超過百年歷史的倫敦地鐵站裡見到老鼠奔走,可說是司空見慣,但兩隻小老鼠為了爭奪食物碎屑而大打出手的逗趣模樣,卻不常見。英國攝影師Sam Rowley為了捕捉完美的畫面,不顧路人的好奇和側目,...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別讓平庸童書,毀了孩子的童年:繪本藝術的重要性
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影片,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到學校與孩子一起閱讀。在美國,總統都必須做這件事──陪孩子讀書。他們手上拿著哪類的書籍呢?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中,孩子最主要的讀物就是「繪本...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I》如何理解圖畫書中的兒童觀?從童似走向童年
什麼叫做「童似」(childlike)?什麼是「童年」(Childhood)?如果你是位創作者、設計者,或是父親、母親、爺爺或奶奶,無論身分為何,若能掌握「童年」這個概念,必能做出一本好書,...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II》面對議題,面對兒童,創作者的工作是刻劃情感:林柏廷與《一起去動物園》
台灣圖畫書作家林柏廷與劉旭恭同獲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受邀一同出席領獎。一路上兩人聊起了導演李安,那幾日剛好有則新聞,寫到李安即使拿下了金馬獎,其父仍勸他離開電影圈,回來當老師。... 閱讀更多
童書的技藝IV》對童書藝術形式的省思:黃麗《外婆家的馬》和張寧《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2019年Openbook閱讀誌刊登「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指出繪本不僅是創作的一環,更是國力的象徵。台灣與中國的童書發展,已出現顯著的消長,... 閱讀更多
人物》與狗兒一起追尋自由:芬蘭插畫家邁亞拉(Marika Maijala)的風格之路
奔跑,不是狗的天職嗎?那麼《奔跑吧,蘿絲!》還能說出什麼新意呢? 這正是芬蘭創作者瑪麗卡.邁亞拉(Marika Maijala)的魅力——在這部繪本中,她以狗的原始本能「奔跑」...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