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苦雨之地"相關的文章列表
科評苦雨之地》吳明益回應:「為了小說」
如果有讀者問我,為什麼《苦雨之地》這樣的一本小說,得找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審稿?(註)我會回答,為了小說。 小說創造一個讀者需要懸置懷疑的世界(Umberto Eco的說法),...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生理學者潘震澤:生老病死原是生物的宿命
有位科普寫作同道的妻子是文學評論兼小說家,曾好心送我一本她的小說舊作。我看完後,提了幾個我認為邏輯不通之處,惹得小說家好生不高興,同先生抱怨道:「你學科學的朋友怎麼都提些怪問題?」(顯然我不是第一位...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植物學者董景生:感受冠層流動的風與陽光
生態學概念最初來自德國生物學家,生態學Ökologie是指「家」的「科學」,近代衍生為研究生物與周圍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科學。生態學家側重物種在棲地環境上發生的關係,土壤、空氣、水、...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神經科學研究者黃榮棋:一個「自然者」的鄉愁
讀〈灰面鵟鷹、孟加拉虎以及七個少年〉才第一次知道「灰面鵟鷹」這個名詞,原名「灰面鷲」就耳熟多了,因雄鳥灰臉得名。後來改名為「鵟鷹」,因其體型介於鷹與鵟之間,而非體型更大的鷲或鵰。彰化人稱灰面鵟鷹為「...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生態研究者吳海音:我們的未來裡有沒有雲豹?
台灣真的曾經有過雲豹嗎?有過的話,現在還有沒有?還有的話,會在哪兒?沒有的話,有辦法帶牠回來嗎? 在台灣,雲豹是個謎樣的生物,是魯凱族的神獸、排灣族的聖物,是生態研究者心中的夢幻物種。這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