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曾經有過雲豹嗎?有過的話,現在還有沒有?還有的話,會在哪兒?沒有的話,有辦法帶牠回來嗎?
在台灣,雲豹是個謎樣的生物,是魯凱族的神獸、排灣族的聖物,是生態研究者心中的夢幻物種。這次,在吳明益新書《苦雨之地》的〈雲在兩千米〉一文中,雲豹成了主角循著雲端裂縫漏洩的線索,深入雲沉降為霧的潮濕森林裡樹冠上苦苦追尋的「獵物」。
近20年來,台灣多種野生哺乳動物的族群量回升,一些物種從罕見變成常見,一些從不少變成被覺得太多。但就只有雲豹和水獺,始終沒再現身。
2015年,台灣雲豹被正式宣布滅絕,這項宣告是基於相關學者多年田野調查所得為數可觀的「零發現」紀錄。在宣布的同時,學者也由目前山區雲豹棲地的適宜性及獵物數量的角度評估,認為再引入雲豹是可行的。甚至有其他學者認為,以山林中野生動物數量回升的趨勢來看,如果雲豹沒真的滅絕,應該很快就要露面了。
台灣野生動物數量的變動、群聚組成的更迭,在考古和歷史文獻裡有記載。在我沾到邊的40年間,也目睹了野生動物們際遇的幾番波折。
大學年代,華西街還有好幾家蛇店,逛夜市不時看到籠中待宰的野味,中藥店裡裡外外堆放著各式骨啊鞭啊乾的,茶藝館用獼猴頭骨當擺飾,屋角還有幾箱要賣到國外。每個月從山產店買回一堆飛鼠來解剖的學長,偶爾會分幾隻讓我們烤來吃。
研究所時,介紹台灣野生動物的課堂上,教授說野生梅花鹿已經滅絕,要看長鬃山羊得爬到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碎石坡,還多半只能看到一堆堆的排遺。等到我自己進山觀察獼猴時,牠們總以為我舉起的望遠鏡是獵槍而閃躲奔逃……
那幾年裡,躋身亞洲四小龍的台灣錢淹到了腳目,街市上一隻隻老虎被剝皮分屍,台北一度成為全球紅毛猩猩密度最高之處。之後,國際媒體和動保人士來了;之後,美國祭起了培利法案(Pelly Amendment);之後,我們制訂並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育法。搭配在此之前開始設立的國家公園、在此之後宣布實施的天然林禁伐令,從此,泰半山林還給自然,其餘任人揮灑。
那麼,自此野生動物與人該可各自安居結界了……吧?
並沒有!
應該說,並不會!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把這些法當回事。這倒還好,因為這些法也不真的認真把人當回事。關鍵的是,人與自然其實無法如此切分,無法互不相干地維持平衡。人始終在自然裡,也一直影響著自然,自然界其他成員的命運因此而和人的命運糾結纏繞著。
以哺乳動物為例:珍稀的放著可能多到不再珍稀,例如台灣獼猴;瀕危的圈地保護卻仍走向滅絕,例如雲豹;需求特別點的你想都沒想到,就搗毀了牠的家園,例如水鼩;還有一些就是緊鄰著聚落農地討生活,例如石虎或金門的水獺。光是這些已經把相關部門團體必須循多條火線救火的少數人力操到焦頭爛額,一旁還有原住民過去被強行剝奪的權益待清還。
上述種種,是台灣保育工作這些年走過的路,也是國際保育思潮演變的脈絡:從棲地與物種的保育和復育,到全面且期盼永續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到更接地氣和系統性思考的社區保育、人與生物圈保留區、里山倡議、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的韌性等。
除了這些,這幾年國際上還開始規劃及推動再野化計畫。此時,基於再野化的想法,雲豹再引入的提議再起:2018年10月,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主辦了一場雲豹再引入國際研討會。
「再野化」,字面意思是重新回復過去自然荒野的狀態,希望透過復育或引入特定物種,回復被人破壞之生態系的原有功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自1990年代起推動的灰狼再引入計畫,被認為是經典的成功案例。黃石國家公園的再野化是透過頂級掠食者灰狼的再引入,重建食物鏈的洩流(瀑布)效應,由上而下地調控各營養階層物種的分布與數量,以恢復生態系的原貌。
在此之後,國際間爭相推出(或推動)不同的再野化方案,採行的策略有:復育或再引入晚近滅絕的原生關鍵種,或以與前者生態功能相近的其他物種來取代,或只是單純地降低人對生態系的干預與破壞,或讓自然過程接管生態系的運作等。
在這過程中,生技界也來插手,提議利用遺傳工程技術去滅絕化:再現百年到十餘萬年前滅絕的生物,或創造具特定功能的基改生物,以達再野化的目標。
等等!這些再野化計畫的目的,到底是想打造侏儸紀公園,還是想用自然照顧自然,以重建並維繫生態系的功能?換言之,再野化的重點到底是要帶我們回到過去,還是要幫我們面對未來?台灣呢?學界此時重提雲豹再引入構想的期盼與目的又是什麼?
2015年那篇文獻是以復育雲豹為目的,評估山野環境能否讓雲豹食住無虞。2018年的會議則是以再野化的想法出發,討論將亞洲其他地區雲豹引入台灣的可能性,期盼部落族人與研究者心中的里古烙能重返山林,期盼雲豹能制衡數量日增的草食獸族群。看似同一回事,但卻有很不一樣的意義。
我沒參加2018年的會議,但從議程安排和後續報導中,感覺到主事者想牽著魯凱和排灣族人的手,一起回顧過去,再展望未來。時至今日,故事還沒結束,劇情仍在發展中……
回到〈雲在兩千米〉。這故事好真實,裡面許多場景、人物、事件和資訊,都確實存在著或發生過,而且是我熟悉的,部分被我寫在上面的段落裡。至於其他那些我不知道的,或許其實也有所據、有所指——故事中的幾位主角,也或許會因為被如此書寫而成真吧,比如說躲在巨檜裂縫裡的最後那隻雲豹。
我當然希望文字能有魔力,讓被寫出的故事成真。這樣,或許有一天,雲豹真會從樹洞中跳出來,而島上的我們大家也能攜手檢視始終不願認真面對的過去,討論如何建構我們共同的未來。●
Tags:
〈臺灣雲豹〉,媒材:色鉛筆、墨紙,手繪、影像後製:吳明益(新經典文化提供)
〈雲在兩千米〉是妻子在無差別殺人事件被殺後沮喪退休的律師,意外發現小說家妻子未寫成的小說檔案。因此開始一趟追尋雲豹、成為雲豹的旅程。
——吳明益,《苦雨之地》後記
台灣真的曾經有過雲豹嗎?有過的話,現在還有沒有?還有的話,會在哪兒?沒有的話,有辦法帶牠回來嗎?
在台灣,雲豹是個謎樣的生物,是魯凱族的神獸、排灣族的聖物,是生態研究者心中的夢幻物種。這次,在吳明益新書《苦雨之地》的〈雲在兩千米〉一文中,雲豹成了主角循著雲端裂縫漏洩的線索,深入雲沉降為霧的潮濕森林裡樹冠上苦苦追尋的「獵物」。
近20年來,台灣多種野生哺乳動物的族群量回升,一些物種從罕見變成常見,一些從不少變成被覺得太多。但就只有雲豹和水獺,始終沒再現身。
2015年,台灣雲豹被正式宣布滅絕,這項宣告是基於相關學者多年田野調查所得為數可觀的「零發現」紀錄。在宣布的同時,學者也由目前山區雲豹棲地的適宜性及獵物數量的角度評估,認為再引入雲豹是可行的。甚至有其他學者認為,以山林中野生動物數量回升的趨勢來看,如果雲豹沒真的滅絕,應該很快就要露面了。
台灣野生動物數量的變動、群聚組成的更迭,在考古和歷史文獻裡有記載。在我沾到邊的40年間,也目睹了野生動物們際遇的幾番波折。
大學年代,華西街還有好幾家蛇店,逛夜市不時看到籠中待宰的野味,中藥店裡裡外外堆放著各式骨啊鞭啊乾的,茶藝館用獼猴頭骨當擺飾,屋角還有幾箱要賣到國外。每個月從山產店買回一堆飛鼠來解剖的學長,偶爾會分幾隻讓我們烤來吃。
研究所時,介紹台灣野生動物的課堂上,教授說野生梅花鹿已經滅絕,要看長鬃山羊得爬到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碎石坡,還多半只能看到一堆堆的排遺。等到我自己進山觀察獼猴時,牠們總以為我舉起的望遠鏡是獵槍而閃躲奔逃……
那幾年裡,躋身亞洲四小龍的台灣錢淹到了腳目,街市上一隻隻老虎被剝皮分屍,台北一度成為全球紅毛猩猩密度最高之處。之後,國際媒體和動保人士來了;之後,美國祭起了培利法案(Pelly Amendment);之後,我們制訂並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育法。搭配在此之前開始設立的國家公園、在此之後宣布實施的天然林禁伐令,從此,泰半山林還給自然,其餘任人揮灑。
那麼,自此野生動物與人該可各自安居結界了……吧?
並沒有!
應該說,並不會!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把這些法當回事。這倒還好,因為這些法也不真的認真把人當回事。關鍵的是,人與自然其實無法如此切分,無法互不相干地維持平衡。人始終在自然裡,也一直影響著自然,自然界其他成員的命運因此而和人的命運糾結纏繞著。
以哺乳動物為例:珍稀的放著可能多到不再珍稀,例如台灣獼猴;瀕危的圈地保護卻仍走向滅絕,例如雲豹;需求特別點的你想都沒想到,就搗毀了牠的家園,例如水鼩;還有一些就是緊鄰著聚落農地討生活,例如石虎或金門的水獺。光是這些已經把相關部門團體必須循多條火線救火的少數人力操到焦頭爛額,一旁還有原住民過去被強行剝奪的權益待清還。
上述種種,是台灣保育工作這些年走過的路,也是國際保育思潮演變的脈絡:從棲地與物種的保育和復育,到全面且期盼永續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到更接地氣和系統性思考的社區保育、人與生物圈保留區、里山倡議、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的韌性等。
除了這些,這幾年國際上還開始規劃及推動再野化計畫。此時,基於再野化的想法,雲豹再引入的提議再起:2018年10月,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主辦了一場雲豹再引入國際研討會。
「再野化」,字面意思是重新回復過去自然荒野的狀態,希望透過復育或引入特定物種,回復被人破壞之生態系的原有功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自1990年代起推動的灰狼再引入計畫,被認為是經典的成功案例。黃石國家公園的再野化是透過頂級掠食者灰狼的再引入,重建食物鏈的洩流(瀑布)效應,由上而下地調控各營養階層物種的分布與數量,以恢復生態系的原貌。
在此之後,國際間爭相推出(或推動)不同的再野化方案,採行的策略有:復育或再引入晚近滅絕的原生關鍵種,或以與前者生態功能相近的其他物種來取代,或只是單純地降低人對生態系的干預與破壞,或讓自然過程接管生態系的運作等。
在這過程中,生技界也來插手,提議利用遺傳工程技術去滅絕化:再現百年到十餘萬年前滅絕的生物,或創造具特定功能的基改生物,以達再野化的目標。
等等!這些再野化計畫的目的,到底是想打造侏儸紀公園,還是想用自然照顧自然,以重建並維繫生態系的功能?換言之,再野化的重點到底是要帶我們回到過去,還是要幫我們面對未來?台灣呢?學界此時重提雲豹再引入構想的期盼與目的又是什麼?
2015年那篇文獻是以復育雲豹為目的,評估山野環境能否讓雲豹食住無虞。2018年的會議則是以再野化的想法出發,討論將亞洲其他地區雲豹引入台灣的可能性,期盼部落族人與研究者心中的里古烙能重返山林,期盼雲豹能制衡數量日增的草食獸族群。看似同一回事,但卻有很不一樣的意義。
我沒參加2018年的會議,但從議程安排和後續報導中,感覺到主事者想牽著魯凱和排灣族人的手,一起回顧過去,再展望未來。時至今日,故事還沒結束,劇情仍在發展中……
回到〈雲在兩千米〉。這故事好真實,裡面許多場景、人物、事件和資訊,都確實存在著或發生過,而且是我熟悉的,部分被我寫在上面的段落裡。至於其他那些我不知道的,或許其實也有所據、有所指——故事中的幾位主角,也或許會因為被如此書寫而成真吧,比如說躲在巨檜裂縫裡的最後那隻雲豹。
我當然希望文字能有魔力,讓被寫出的故事成真。這樣,或許有一天,雲豹真會從樹洞中跳出來,而島上的我們大家也能攜手檢視始終不願認真面對的過去,討論如何建構我們共同的未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科評苦雨之地 和科學家來場文學散步】
苦雨之地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作者:吳明益
繪者:吳明益、吳亞庭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吳明益
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
曾六度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創作類年度好書,入圍曼布克國際獎,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獲法國島嶼文學小說獎、日本書店大獎翻譯類第三名、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等。作品已售出十餘國版權。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現場》成為暗箱裡的器械:關於三餘書店的《單車失竊記》吳明益小說科遊展
閱讀更多
話題》在高雄與未來書店相遇:三餘書店的《單車失竊記》吳明益小說科遊展
從年初的台北國際書展開始,高雄三餘書店即不斷透過各種方式,與讀者一起想像「未來書店」可能的樣貌。8月24日即將推出的「《單車失竊記》吳明益小說科遊展」,... 閱讀更多
書.人生.張嘉泓》科學與普及:擁抱群眾的 vs 很難親近的科學家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