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人生"相關的文章列表
書.人生.范欽慧》疫情下的身體聆聽
我拿出小毛(立體麥克風),安置在書房外的小院子錄音。這是台北清晨的周間日常,因為少了人為繁忙的活動,整座城市安靜下來了,這是除了演習之外少有的狀況,巷弄間的鳥兒鳴唱得更清晰明亮,... 閱讀更多
書.人生.廖振富》書牽萬里緣
2020年5月,《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由玉山社出版,這是我試圖走出學院藩籬,與臺灣社會大眾對話的臺灣文史通俗寫作。自序最後註明:「2020年4月21日,疫情方殷之際,寫於鳥聲啁啾的臺中家園」。... 閱讀更多
書.人生.阮光民》飄忽無形的緣份奇妙的接通了
小時候常幻想長大可以坐進駕駛艙駕馭機器人,按右上方的鈕就能發射飛彈,壓著操縱桿上的紅色閃電標誌,機器人眼睛會發射雷射光束,或者是拉起左前方拉桿,腳底就會噴火飛上天。可是我沒料到人生會有那麼一天,... 閱讀更多
書.人生.林孝謙》那些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愛
總覺得書是人生階段的印記,也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愛。不論是對於選書人,還是對於讀書人,實踐書裡訊息的人,抑或是因為一本書踏上旅途的人。 35年前,高雄,5歲的我剛讀幼稚園。... 閱讀更多
書.人生.江鵝》在閱讀的交往上,我是交身體健康的
推薦書籍的文章好像媒人說親,只要從窗縫瞄到有媒人靠近,我會反射性閉眼關耳躺平裝睡死不應門。跟誰交往,我喜歡自己決定。牛角尖國的孤僻人士視交往為大事,事大不在意義,而在耗能。一旦交往,... 閱讀更多
書.人生.伊格言》妙津姐姐的情書
大學時代著迷於《蒙馬特遺書》。當時還在北醫醫學系就讀,過著(自認)悲慘無比的大學生活。說悲慘,至少主觀心情上絕無誇飾──所學不符志趣,課業應付辛苦,痛苦不被理解,與父母關係惡劣,... 閱讀更多
書.人生.楊富民》尋找湯姆
三歲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將我託給阿嬤照顧。阿嬤當時也一起撫養著我的表哥──我智能障礙的表哥。長大後才聽大人們說,表哥是因為發燒燒到腦袋壞掉才變智障。但對三歲大的我,十幾歲的表哥就是我最好的大玩偶。... 閱讀更多
書.人生.徐佑德》海明威、楊牧與我,創傷後的精神共鳴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我尚算不經人事,對地震的恐懼留存在懵懂的空白格裡,但我的世界並未真正因此崩毀。到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我原本以為堅固溫暖的家,一夕間因工廠倒閉而分崩離析。同一年,... 閱讀更多
書.人生.林正盛》小小倉庫間裡的童年光陰
童年天空裡飛機飛過,拉出一條長長的白雲,當年小孩子的我舉目望著,既嚮往又疑惑:「飛那麼高,要飛到多遠多遠的哪裡去啊?」 然而,民國50(1960)年代的小孩子我所能知道、所能想像的「... 閱讀更多